原发性泌尿生殖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附12例报告)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boy_z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发性泌尿生殖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诊疗的认识。方法收集了福建省立医院泌尿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2例原发性泌尿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上腺3例、肾脏1例、膀胱4例、睾丸3例、精索1例,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病例发病年龄48~84岁,平均64.4岁,其中≥60岁者9例(75%),男女比例1:1,所有患者临床分期均为I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2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占50%。临床表现不典型,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3例,累及左、右侧及双侧各1例,表现患侧腰部疼痛、乏力、消瘦,1例合并全身症状(又称B症状:发热、出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LDH均升高。原发性肾脏淋巴瘤1例,发生于左肾,表现患侧腰痛伴有不规则低热,LDH升高。原发性膀胱淋巴瘤4例,男女比例1:3,以排尿困难、反复血尿,下腹闷痛伴尿道刺激症状就诊;原发性睾丸淋巴瘤3例,左侧2例,右侧1例,均因患侧睾丸肿大,轻触痛就诊。原发性精索淋巴瘤1例,因发现阴囊根部及腹股沟区肿物就诊。影像学检查多能发现局部肿物,但缺乏特异性。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原发性肾上腺、肾脏、睾丸、精索及2例膀胱淋巴瘤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另外2例膀胱淋巴瘤分别为MALT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免疫组化:均CD20阳性表达。3例原发性肾上腺、1例原发性肾脏淋巴瘤患者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后,采用R-ECHOP或R-CHOP方案全身化疗。4例原发性膀胱淋巴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3例术后接受R-CHOP方案化疗,1例拒绝化疗。3例原发性睾丸淋巴瘤患者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术后采用R-CHOP方案化疗。1例原发性精索淋巴瘤患者行左精索肿物+左睾丸+左附睾切除术,术后采用R-CHOP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均随访6月~7年,平均随访时间4.5年,4例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死亡2例(肾、膀胱淋巴瘤各1例),其中3例患者总生存期(OS)超过80个月。结论原发性泌尿生殖系统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较差,容易与相关部位其他恶性肿瘤混淆,误诊率高,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鉴别诊断,病灶穿刺活检能提供有效病理支持,治疗主张采取手术治疗与全身化疗相结合的方案。
其他文献
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是我国特有的分布较广的红豆杉属植物的一种,它的化学成分研究尚未见报道。自从发现紫杉烷(taxane)类二萜及其二萜生物碱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以来,红豆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报道从红豆杉中分得的两个新的紫杉烷类二萜(Taxagifine Ⅰ和Taxagifine Ⅱ)以及一个已知的紫杉垸类二萜(raxagifine
目的转移性鼻咽癌(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mNPC)异质性大,最佳治疗模式存在争议。尽管在治疗方面进行了许多努力和尝试,但其总体生存结果仍差强人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足量化疗后口服替吉奥(S-1)/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应用于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中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旨在探究这一治疗策略能否为转移性鼻咽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材料和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7年
背景:目前,还没有哪一项权威指南提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金标准术式。近20年经皮内镜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PED)经历了长足的进步,展现了其独到的微创技术与临床疗效优势,研究卓著。而传统显微内窥镜减压术(microendoscopic discompressive laminecto
目的:研究ADP核糖基化因子鸟苷酸激酶1(ADP ribosylation factor guanylate kinase 1,ASAP1)基因对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影响,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胃癌与癌旁组织中ASAP1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相关性。2.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目的:直肠癌患者常先行新辅助放化疗可以让手术治疗取得更好的预后与疗效,但经常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体积会缩小甚至达到肉眼不可见的情况,这使得在腹腔镜手术中难以寻找肿瘤的位置和边界,使得手术切除的范围难以确定。本研究探索直肠癌新辅助化放疗前超声内镜下纳米炭标记是否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创伤以及增加淋巴结的获检率的相关研究。方法:从2017年09月到2019年12月之间,在我院的普通外科,采用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状态对结直肠癌(CR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就诊的连续性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病历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资料及检验资料等。治疗前患者均接受血液标本采集并进行Septin9、CEA和CA199检测。以电子结肠镜活检标本病理或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和分
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是世界第三大因肿瘤导致的死亡原因。环状RNA(circRNA)作为一种没有5’端帽子和3’端ploy(A)尾的环状结构,其具有更好的保守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ircRNA参与了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然而,关于circRNA在胃癌中的作用并未完全阐明。因此,探究circR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学位
在现代职教理念下为实现三全育人,本文选取了覆盖面广的专业核心课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为研究对象,深入理解课程思政内涵,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组织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效明显。
目的:评价青藤碱(SIN)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字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截止至2020年4月),纳入关于青藤碱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对象为RA患者。主要结局指标为ACR(美国风湿病学会)20/50/70和DAS28显效,次要结局指标为总体有效(overall resns
目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发生率最高。本文总结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传统心上径路手术方法与改良无内膜接触缝合技术(Sutureless technique)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从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