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风格、决策时间对道德决策的影响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er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道德的事件无处不在,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也对道德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而其中个体如何做出道德决策是心理学关注的焦点,早期的心理学家认为道德决策完全是对于事件的推理,强调了认知在道德决策中的作用而忽视了情绪与直觉对道德决策的影响,后来Hadit等人开始认识到了直觉在道德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其引入到了道德决策的研究。Greene(2007)则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将情绪与控制性认知进行了整合,提出了道德决策的双加工模型,对道德决策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研究发现个体在道德事件中的决策往往存在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众多。Krebs(1997)归纳了诸多影响道德决策的因素,包括情感状态,时间距离,道德困境的类型,情境的氛围等。而对道德决策的影响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因素,认知风格作为个体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与偏好,一直也是决策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将基于Greene的道德决策双加工模型,探讨认知风格是否会影响到个体的道德决策,同时结合实际,考察当决策时间较少而造成时间压力的条件下以及延长决策时间的条件下,不同认知风格的个体的道德决策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考察认知风格对道德决策的影响。采用2(认知风格:理性/直觉)×2(道德困境:个人困境/非个人困境)混合设计,认知风格为被试间变量,道德困境为被试内变量,道德决策中的倾向为因变量。研究2包括两个实验,实验2a在实验1的基础上,进一步去研究当决策时间较少而造成时间压力的条件下是否会对不同认知风格个体在道德困境中的决策产生影响,实验2b在实验1的基础上,研究当延长决策时间的条件下是否又会对不同认知风格个体在道德困境中的选择产生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认知风格个体在道德困境中的决策倾向性与决策时间存在差异,在个人困境中,理性风格个体更倾向于去做符合功利主义的道德决策,同时耗费更多的决策时间,直觉风格个体更倾向于去做符合道义论的道德决策,同时耗费更少的决策时间。(2)有时间压力下的个人困境中,理性风格个体会减少其功利主义的道德决策倾向,相对于非时间压力会更多的去做符合道义论的道德决策。直觉风格个体则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3)在决策时间延长的条件下,个体不会因为时间的增加而改变其信息加工方式。因此在时间延长与非时间延长条件下,不同认知风格个体在道德决策上的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讨论了目前机车信号应用面临的问题 ,阐述了机车信号记录器设计的必要性 ,提出了记录器设计中的原则 ,提供了机车信号记录器的设计方案 . The problems of locomotive signa
期刊
期刊
在考虑硅原子团簇的尺寸对其俘获半径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模型 ,来描述团簇的退火行为 ,并给出了点缺陷的表面复合速率的表达式 .为了验证此模型 ,给出了动力学蒙
期刊
期刊
介绍了TMS32 0C31DSP的特点 ,及其与AT89C51单片机构成多速率声码器的软硬件设计与调试 .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MS32 0C31DSP, and its hardware and softwa
竞赛是体育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检验训练效果的最佳手段,也是运动员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途径。通过竞赛,运动员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在竞赛中得到锻炼并获得提高。尤其是
毛木耳品种具有口感好的特点,出口外销有一定市场。毛木耳栽培原料来源广泛,容易管理;在望都县有着悠久栽培历史,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途径。一、栽培季节毛木耳属中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