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青线进口高凝原油安全输送方案优选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520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黄青线所输送的原油比较复杂,物性相差较大,本文首先对具有代表性的阿曼原油和阿曼与韦都里混合原油的物性、流变特性及加剂效果进行研究,得出在输送韦都里原油时,掺入的阿曼原油含量占75%为佳,即阿曼:韦都里=3:1,通过混合原油添加降凝剂前后的凝点对比关系可知,阿曼:韦都里=3:1的混合原油的凝点为28℃,而添加60mg/kg的BEM-Q降凝剂后,凝点降低幅度达9℃进行该种原油输送时应选择加剂输送。由于黄青线输部分含蜡原油,结蜡厚度对沿程摩阻、沿程油温以及停输再启动过程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实地测量了温度、压力等有关参数并利用反算法计算了管道的结蜡厚度。由于黄青线沿线敷设情况复杂,尤其还有一段海底管线的存在,且海底管线的外部环境不明,本文对海底管线敷设情况进行了确定,得出了海底管线是深埋在海底的,且管外淤泥的导热系数应该跟陆地段的相似,因此在计算中本文主要按埋地段计算,当然也会考虑裸露在水中的情况。   最后,根据黄青线输油管道的具体情况,对管道系统及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在前面测得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计算研究了阿曼:韦都里=3:1混合原油在管道埋深处地温最低(5℃)、地温最高(21℃)及中间地温(10℃)时的安全输送方案。
其他文献
主动减振系统是精密制造、测量装备实现精度生成的必要保障,精密减振系统要处理的微振动具有频带宽、微幅值、来源复杂的特点,给精密减振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控制设计提出了巨大挑战。被动隔振单元元件与传感器、作动器结合可以构成主动减振装置,但受限于传感器、作动器的体积,对于需要微幅精密减振的小型设备而言,这种主动减振装置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因此,对于需要进行微幅振动抑制的小质量精密设备,设计一种结构紧凑、集成度
为了增加竞争优势,企业必须综合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改善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企业效率。传统仓库管理采用手工记录、人工核算的方式,人工劳动强度高、效率低、不易管理。因此,应
骨骼作为人体的支架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骨骼系统中存在的很多生物摩擦副(关节摩擦副)往往因疾病、创伤等原因受到损伤而丧失其原有的功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应
自2000年来,中石化南方公司加强了川东地区的气藏勘探力度。其中胜利井下公司在该地区测试施工逾50口井,并对该区150多个气层进行了产能分析。对测试问题的研究分析,以及对试
孤北潜山煤成气在前期的试油过程中,存在着自然产能低、压裂增产效果较差、工艺不配套等问题,制约了勘探开发的步伐。为此,对前期试油测试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及储层敏感性室
在传统的煤矿井下掘进生产中,井下巷道加固用的混凝土配料都是人工完成的,配料效率低、配料比精度不高,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结合煤矿井下配料特点,研发一套煤矿井下混凝土自动
低渗透油气田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动用和提高这些低渗透储量的开采效益,对开采技术提出了挑战。压裂水平井由于其增产效益明显,近年来在国内外获得了较快的应
本文以岔河集油田复杂的地质特征、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结合监测等资料,开展了岔河集油田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在总结历年调驱效果的基础上,确定岔河集油田提高采收率用聚合
本文先是对中国油气管道建设进行了总结回顾,接着通过对东临双线输油首站工艺的分析归纳,再根据首站自动化系统的现状,以及东临双线改造工程自控技术规格书的要求,提出了首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