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激光预处理辅助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病理性瘢痕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7792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有效率、复发率以及安全性;比较光动力疗法与激素封闭疗法治疗病理性瘢痕有效率和复发率的差别。方法:选择就诊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皮肤科门诊的60名病理性瘢痕的患者,按照区组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两组:1.ALA光动力组,使用CO2点阵激光处理瘢痕表面皮肤后,外敷10%的ALA,封包避光3小时后,633nm红光照射20min;2.糖皮质激素封闭组,灭菌注射器抽取1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以及1.5m L生理盐水,由瘢痕的底部向周围作点状注射,使皮损部位的皮肤呈现发白。每月治疗一次,共进行三次治疗。每次治疗时,按照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ore,VSS)评分,三次治疗结束后随访半年,记录有无复发情况。结果:经过3次ALA-PDT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93.75%)与激素封闭疗法有效率(分别为89.47%和90.91%)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616;p=0.658)。光动力疗法对于增生性瘢痕的色泽评分下降快于激素封闭组(p=0.000),两种治疗方式对于增生性瘢痕的厚度、血管分布以及硬度的评分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7;p=0.376;p=0.162)。光动力疗法对于瘢痕疙瘩的色泽评分、血管分布评分下降快于激素封闭组(p=0.000;p=0.001),激素封闭治疗对瘢痕疙瘩的硬度评分下降快于光动力组(p=0.000),两种治疗方式对于瘢痕疙瘩的厚度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625)。比较光动力和激素封闭疗法的复发率,其中增生性瘢痕中,光动力组复发0例,激素封闭组复发7例(复发率36.84%),光动力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激素封闭组(p=0.01<0.05);对于瘢痕疙瘩患者,光动力组出现1例复发(复发率6.25%),激素封闭组出现5例复发患者(复发率45.45%),光动力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激素封闭组(p=0.027<0.05)。结论:1.ALA-PDT疗法对于病理性瘢痕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对于增生性瘢痕的有效率为92.86%,对于瘢痕疙瘩的有效率为93.75%,均与传统激素封闭疗法的有效率相当,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疗效呈累积增加。2.ALA-PDT对增生性瘢痕的色泽的改善优于激素封闭组;对瘢痕疙瘩的色泽以及血管分布的改善优于激素封闭组。3.ALA-PDT治疗病理性瘢痕的复发率低,14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随访半年未见复发,16例瘢痕疙瘩患者随访半年出现1例复发。4.安全性:ALA-PDT对病理性瘢痕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疼痛、红肿、结痂以及色素沉着,但均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完全消退,无严重不可逆的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患者在麻醉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中度过恢复期时易发生各种呼吸系统并发症,其中不能及时校正的呼吸暂停事件会导致严重的心脏过缓、心脏骤停、组织缺氧等危险症状。如果能在术后患者进入PACU之前,对患者会在PACU中发生呼吸暂停的可能性进行预测,这将加强PACU中医护人员对该类患者的监护,有利于及时校正呼吸暂停事件。本研究中提出使用临床电子病历数据,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Hydro Morphone,HM)硬膜外腔单次注射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在前列腺电切术后的镇痛效果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患者60例,随机分为PCIA组(
目的:观察并分析Kummell病术前影像学特征与PKP手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病房收治的骨质疏松性Kummell病患者共33名,其中男性6名、女性27名,年龄在53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71.3岁。均行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手术治疗,手术处理病变椎体共40例。患者有或无外伤史,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疼痛病史,入院后行相应部位的X
目的: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致残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率的日益增加,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不仅对于患者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也因为其难以根治等原因也成为了一种社会负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膝关节是关节炎发病的主要位置,膝关节的患病率老年人高于中青年人,女性高于男性。膝关节的结构复杂,在关节炎发生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周围多个组织的病理改变及炎症的发生。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械、炎症和代谢等因素共同作用
目的:比较单独使用TIPS手术治疗的患者与使用TIPS联合曲张静脉栓塞手术治疗的患者之间的分流道功能障碍,静脉曲张再出血和死亡的累计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到2020年11月期间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行TIPS手术治疗患者71人,收集其临床资料。其中行TIPS手术38人,行TIPS联合栓塞胃冠状静脉手术33人,分析手术前后病人血生化指标变化。随访术后支架再狭窄,再出血及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给脊髓损伤的大鼠应用丙戊酸可以促进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丙戊酸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病理生理通路促进这种恢复。但是丙戊酸的这种作用对于炎性小体的影响还不得而知。方法:本研究选取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动脉瘤夹夹闭大鼠脊髓制造脊髓损伤的大鼠模型。应用BBB评分评估实验组及治疗组的的功能恢复差异。通过脊髓的HE染色评估不同组的炎性浸润程度及恢复情况。使用Western blot的
目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临床发病较隐匿,足踝部创伤后症状常被掩盖,若不及早发现并治疗,可进一步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故探究足踝部创伤患者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减少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发生。研究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自2017年9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足踝部创伤患者468例,根据病例对照研究匹配原则,依据患者创伤能量水平高低匹配50例未形成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整理患者
目的:脊髓损伤(SCI)后,如何改善损伤局部微环境,减少胶质瘢痕形成,促进神经元和轴突修复与再生,是治疗SCI的难点。研究发现,硫酸软骨素酶ABC(Ch ABC)可通过介导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CSPGs)的降解,增强轴突的再生和可塑性。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BMSCs-exo)可通过抗凋亡、调节免疫反应、增强神经元再生能力等途径促进SCI的修复。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将BMSCs-exo与Ch
目的:通过对症状不典型及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比较术前先行选择性神经根封闭确定责任节段后,再行有限腰椎管减压手术与传统扩大腰椎管减压手术疗效之间的比较。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症状不典型或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A组(选择性神经根封闭组)术前行神经根封闭确定责任节段再行相应节段的椎管减压手术,共34例,平均年龄56.6岁;B组(传统手术组)按神经学查体及影像学的表现
目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的自体血液分离术作为一项血液保护的新技术逐渐应用于心脏主动脉手术中。目前大多认为其对减少术后失血,降低术后冷沉淀和红细胞输注有一定的疗效。另一方面,通过测量血浆和组织中的IL-6,IL-8,IL-10,TNF-α等炎性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心脏主动脉手术术中和术后的全身炎症。富血小板血浆的自体血液分离术通常在麻醉诱导后肝素化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