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社会学视域下戴乃迭的独译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e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布迪厄的社会学角度研究戴乃迭的独译行为,分析戴乃迭独译时期所处的场域、拥有的资本及其形成的惯习,深入挖掘其从合译转为独译原因,并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场域、资本和惯习对其译作的选材、翻译思想和翻译方法的影响。戴乃迭以和杨宪益的合译闻名,但是除此之外她还独自翻译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接受度较高,而且戴乃迭的独译活动贯穿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这一段特殊时期,值得深入研究。人具有社会性,其翻译活动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受到翻译场域内各个行动者的影响。因此,对译者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译者本身,更要关注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将布迪厄的社会学应用于翻译研究当中,不仅符合当前跨学科研究的趋势,更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得翻译研究更加客观全面。通过分析,笔者发现,戴乃迭的独译与场域、资本和惯习密切相关。在戴乃迭的独译时期,权力场域对文学场域和翻译场域的控制呈逐渐宽松趋势,文学作品变得更具真实性和丰富性,此外,戴乃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不断积累的同时,她的翻译惯习也相应转变。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戴乃迭的译作选材倾向于现当代文学作品,主要翻译了解放区文学、“17年”文学(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乡土文学和伤痕文学,更引人瞩目的是,她后期翻译了一系列女性作家的作品。在翻译思想方面,戴乃迭提倡创造性翻译,因为她具有读者意识、文化传播意识和女性主义意识。在翻译方法方面,戴乃迭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采用了删除、增译、替换以及撰写副文本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对译者研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它能够从社会宏观层面和文本微观层面较为客观地分析译者的翻译活动,以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带来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兴化方言区的入声正在发生演变。就目前来看,现有的研究都是基于单声调声学分析和传统的“专家人耳听辨打分”,对于新派发音人语流中的入声在调值、
在高寒地区,容易出现大风,大雪天气,在生物氧化冶金过程中,温度又是氧化槽内细菌生存的重要条件。氧化槽内的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范畴下最终以对数曲线的形式繁殖,繁殖率较高,活性较大,如果温度不是处于这个范围内,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则是非线性的,甚至会失去活性、停止生长。因此需确保细菌生活在恰当的温度范畴中是非常关键的。氧化槽是微生物生长的关键部分,但是氧化槽内的温度控制比较复杂,尤其对温度的精准控制是比较困
作为话语含义研究的基石,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语言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Grice将交际内容严格地划分为所言和所含两部分使得所言中的语用成分无法得到很好地解释,因此后格莱
随着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技术的飞速进步,数控机床在不断发展以更适应生产加工的需要。而数控花键轴铣床是数控机床中最主要产品之一,对于重型货车卡车的零件加工工厂来说,在传统机床使用中,过于依赖工人加工操作水平,且大质量工件起吊、装夹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因而,根据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一款针对大质量长轴类花键加工的数控机床,可以实现一次装夹,同时完成轴两端花键的加工。节省人力物力
翻译不是简单地用一种语言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在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更能充分体现出翻译对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要求。本次翻译实践报告
《神圣的吐尔基》专题片巧妙结合了传统与创新制作方法,真实记录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吐尔基山过去繁茂的生态环境、灿烂的历史文化、目前的开采情况以
在英语中,被动语态是非常重要的动词语法范畴。对于被动语态的研究,国内外相关语法学家其著述颇丰。先前研究从语法研究的不同流派(如传统语法、转换语法、功能语法和认知语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不只以语法、语音、词汇为教学任务,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话语标记语是交际中帮助说话者组织话语、自由地表情达意的一种语言成分。它没
词汇启动理论多被应用于英语文本,侧重点在于违背启动所产生的修辞或文体效果,将其应用于中文文本,且从句子与篇章双重层面展开的研究极少。本研究主要依据词汇启动理论和语
荀子哲学堪称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综观《荀子》全书,荀子的“一”尤如一条逻辑线索,将荀子哲学体系中诸多看似独立的哲学观点(“群居和一”、“法后王,一制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