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性格与化学学习相关性调查与施教策略 ——以福建莆田某高中高一学生为例

来源 :赣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y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要求每个教师以个性化的教学手段,以学生的差异为出发点,以兴趣与需要为中心,以能力与个性的最大发展为目标,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促使学生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每个老师了解学生性格上的特点,发现学生性格在化学学习中体现出来的相对差异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基于《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福建莆田某高中高一年级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按相应计分键计分确定每位学生的性格类型,获得学生个体差异性信息。结果表明:该校高一年级400名学生中,有12.5%的学生性格属于内向型,52.5%的学生属于外向型,35%的学生属于中间型。这些学生分布在8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学生性格类型分布不均匀,其中内向型性格在8%-25%之间,外向型性格在44%-60%之间,中间型在29%-44%之间。同时,对每位学生进行了化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与其性格类型进行一一对应分析,讨论性格类型与化学学习情况的相关性。利用因材施教策略、鼓励表扬策略和抓两头带中间策略,在各班开展化学教学实践。通过学生的前测和后测,检查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在8个教学班中,每个教学班后测成绩平均分均比前测提高了1-2分,说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微视频所独有的特点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运用微视频教学将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一种趋势。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正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化学实验微课是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微视频和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辅助性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利用实验微课进行辅助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实验效率,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本论文对初中化学实验微课设计与应用进行了研究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