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油田聚合物驱调剖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b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GD油田聚合物驱存在的油井见聚浓度高、窜聚严重等问题,提出了GD油田聚合物驱油藏调剖技术研究。通过分析水驱阶段现场示踪剂资料和聚驱阶段数据资料,对调驱必要性做出判别。通过数值模拟软件,考察了非均质储层水驱和聚合物驱分流规律的区别,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聚合物驱改善分流量的能力有限,调剖效果不理想;针对GD油田现有冻胶配方,进行了冻胶的注入参数优化设计,建立了适用于聚驱油藏调剖冻胶的指标体系。通过调整冻胶体系配方,构建了具有不同成胶性能的调剖体系。本文以GD油田使用的聚合物J135、N162-1和N162-2作为冻胶成胶剂,以冻胶的成胶时间、成胶强度、长期稳定性和成本作为评价指标,在70℃条件下研制出了一系列成胶性能不同的酚醛冻胶配方。对该冻胶体系进行了配方优化,纳米颗粒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冻胶的长期稳定性,把成胶时间、成胶强度和长期稳定性作为评价指标,优化出成胶时间在20 h左右,成胶强度在H级别,60天失水率在2%左右的成胶性能良好的酚醛冻胶体系。对优化出的冻胶配方进行抗剪切性能评价,成胶液预剪切实验表明,纳米颗粒能大大增加冻胶的抗剪切性能。通过多种物模手段,研究了冻胶体系对地层封堵性能的影响。填砂管物理模拟实验表明,构建出的冻胶体系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储层伤害率,确定冻胶的最佳用量在0.3 PV左右;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冻胶封堵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大,冻胶的封堵效果下降。平板可视化模拟实验表明,采用冻胶调剖后,主流线附近区域含油饱和度下降明显,储层的波及面积增加,累积采收率得到提高。微观可视化模拟表明,冻胶调剖后,大大增加了聚合物驱的液流转向能力。综合考虑封堵性能和经济效益,最后确定符合GD油田聚驱油藏深部调剖的最佳冻胶配方为:0.3%N162-2+0.04%中分子量酚+0.04%乌洛托品+0.1%LS+0.2%硫脲+0.2%SW-30。
其他文献
我国大部分油藏在气驱时存在严重的气窜现象,形成气窜通道后严重影响采收率。泡沫驱在油田上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起泡剂吸附于孔道、注入时机、注入方式和泡沫稳定性不好等问题,国内外部分研究人员发现,在泡沫液中加入稳泡剂构筑复合泡沫体系,能够增加泡沫体系稳定性。使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纳米聚合物微球,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得到合成两种粘弹性聚合物微球的最优配方,并对合成的聚合物微球进行表征测试。优选了起泡剂
LP油田注水开发已进入中后期,由于地层压力、温度等条件的变化以及水的化学不相溶性,造成混输管网结垢堵塞日益严重。钡锶垢是一类很难去除的无机垢,油田的管道、各个设备一旦结垢将会很难去除。本文首先对现场提供的垢样进行X射线衍射法分析,发现LP油田的结垢主要类型为方解石(Ca CO3)和含锶重晶石(Ba0.75Sr0.25SO4),其结垢原因是地层中含有大量的含钙物质因此极易生成碳酸钙垢,不同井中的Ba
胜利油田陈家庄373区块主力开发油层普遍厚度较薄(2-6 m),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一般10000-30000 m Pa·s,属薄层特稠油油藏。目前该区块开发已进入多轮次蒸汽吞吐阶段,油藏地层压力较低,周期递减快、含水上升快等矛盾凸显,热采有效率低,稳产难度大,开发矛盾日益突出。为最大程度发掘蒸汽吞吐井的潜力,以陈家庄373区块蒸汽吞吐井为例,根据陈家庄地质生产资料筛选出典型井(组)共计13口井,建立
目前,我国石油库储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为满足石油战略储备库建设的需要,储油罐正逐渐向大型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油库潜在危险性高,一旦发生爆炸火灾,损失十分惨重。近年来,大流量高效灭火设备是消防安全领域研究热点。低温液氮与泡沫混合液直接接触产生氮气泡沫是一种新型的掺混形式,液氮便于大容量储存,容易实现大流量泡沫制备,符合油气储罐灭火时需要大流量泡沫的特点。该新型发生器主要放在可移动消防车上,研究液氮射
为了建立基于连续地震动参数的各类供水管道地震易损性模型,基于供水管道震害率经验统计模型,假设供水管道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的破坏处数满足泊松分布,结合管道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给出了不同管材供水管道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利用双参数对数正态分布函数进行拟合,得到了6种管材供水管道基于PGA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各管材供水管道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均能通过具有95%置信率的拟合优度检验,且基于易损性曲线得到的地震
在油田开发的过程中,如果地层压力保持程度过高,将产生水淹等现象,还会增加注入压力,即增加成本;如果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过低,则不能形成足以驱动油流从油藏中流动到采油井底的生产压差,甚至可能形成三相流动,使地层原油的流动性变差。因此确定合理的地层压力,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以矿场实际数据与数值模拟法为基础,结合渗流力学理论,首先确定能使研究区发挥最大潜力的相关注采参数最优化值,重点针对地层压力对各注
压裂液在水力压裂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压裂施工成败和增产效果。目前国内对压裂液流变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剪切速率等参数对其黏弹性的影响,未考虑压裂条件下高压对压裂液流变性的影响。因此,研究压裂液的高压流变性,有助于全面认识压裂液在压裂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动态特性,为压裂方案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压裂施工的成功率与效率。使用高温高压流变仪测试不同类型水基压裂液的高压流变特性,重点
旋转导向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定向钻井技术,其核心是井下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旋转导向系统最大的优点在于旋转状态下能够实现井眼轨迹的实时导向。目前,国内即将研制出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钻井系统,为了提高该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研制及应用水平,必须对调控机制进行研究,优选出适合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工具的调控方式,来减小工具面调控误差。为了实现该目标,基于相似理论及实验室现有条件,研制出了一套理论与实际均可行的静态推靠
油田注水耗能是油田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油田生产含水的升高,油田注水能耗必将持续大幅增加,油田注水能耗也将持续增加。因此,加强对注水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刻不容缓。目前油田现场采用了多项节能技术这些技术能不能节能?在什么条件下节能多少?针对具体的注水系统采取何种节能措施才能更好地降低注水能耗?效益如何?本文针以上问题,对某油田1#注水系统和2#注水系统效率低的问题,研究了注水系统的注水站节
对于出砂油藏的开采,适度排砂和携砂采油是具有针对性的重要解决方案。固体颗粒在井筒中的流动规律是上述携砂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基础性问题之一,其中的携砂流速则是上述工程问题的主要设计参数。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垂直井的携砂流速研究较多,但对水平井中不同倾角井段的携砂流速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关注较少,同时也忽略了在相同条件下水平井不同井段之间携砂能力的对比。基于上述问题,针对井筒由水平至垂直的全倾角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