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信息物理交互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精细化评估模型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达峰”、“碳中和”的控碳目标出台,对我国能源系统发展有深刻影响。智能电网、灵活电网、透明电网等新概念电网成为电力系统未来发展方向。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computation,communication,control,3C)的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大大加强。物理系统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加深,使得电力系统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信息系统失效将对物理系统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包括故障处理过程。因此,有必要在进行可靠性评估时精细化地考虑信息物理交互过程。针对存量配电网可靠性评估问题,本文首先基于配电网CPS的常见结构,提出系统元件的可靠性模型,尤其是对三类信息物理耦合元件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建立了较为精细的三状态或五状态模型。对信息系统的通信链路建立的考虑拓扑和时延的可靠性模型,且归并到IED的工作特性中,实现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解耦。然后给出符合实际故障处理过程的时间计算方法,并基于满二叉树分析IED元件不同失效场景下的故障处理与故障后果,归纳为适用于所有开环配电网拓扑的信息失效对故障处理时间和故障后果的影响规律,该规律考虑了人机共同参与的故障处理过程和转供容量约束。最后,基于模拟法给出配电网CPS可靠性的精细化评估过程,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详细分析了信息失效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针对配电网规划中的可靠性评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考虑信息物理交互的配电网可靠性显式评估优化模型。首先对配电网的电缆网和架空网给出通用的拓扑抽象模型,然后以停电区域最小化为目标、以系统开关状态和系统虚拟功率流为关键优化变量,提出描述考虑自动化参与的故障处理三个阶段的约束条件,并对非线性约束进行线性化,形成可靠性显式评估优化模型。针对自动化终端自身的误动故障、物理系统故障同时自动化终端发生控制/通信故障、或发生误判/漏判故障这三类故障场景,通过故障场景分析归纳出故障等效原则并给出优化模型的修正约束。最后,利用gurobi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并在37节点系统研究可靠性建模和系统开关配置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在规模不一的6个配电网系统中验证了所提模型通用性和计算速度。
其他文献
牛大力在生产加工后或在食用后会产生大量含纤维素的废渣,科学合理地实现牛大力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水凝胶是一种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可作为重金属或有机染料吸附剂,也可作为活性物质或药物递送的载体等。对牛大力废渣中丰富的纤维素进行充分合理利用,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功能性水凝胶,不仅可以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还可以实现废弃物的高值化应用,提升经济效益。本文以牛大力渣作为原
循环MDS矩阵与double图一直以来是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研究循环MDS矩阵的构造和double图中撞击时间的期望值及相关不变量.一方面,我们研究循环MDS矩阵的构造.循环MDS矩阵不仅在编码理论中很重要,而且在密码学中有许多应用.因此构造循环MDS矩阵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给出了有限域上循环MDS矩阵的新构造.最后给出了特征为奇数的有限域上的一类循环对合MDS矩阵的构造.另一方面,我们
相比于两电平全桥逆变器,多电平逆变器具有输出谐波含量低、器件电压应力低、电磁干扰小、功率上限高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中高压输配电、有源电力滤波器、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等领域。而传统多电平逆变器如二极管箝位型或飞跨电容型逆变器存在开关器件和电容数量多、电容电压平衡复杂等问题。基于开关电容的多电平逆变器具有开关器件复用、电容电压自平衡和电压利用率高等特点,所以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和深入
微带贴片天线因其具有小型化、重量轻及易集成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大量应用。随着低频段频谱资源逐渐被开发完,各国专家学者开始将研究方向放在了毫米波频段。本文以微带天线的毫米波封装技术作为研究课题,重点研究了一种嵌入于天线中的超宽带阻抗匹配结构及其在封装天线工艺中的具体实现形式,并将金属反射背腔嵌入于介质中用于提升天线的辐射性能,最后通过优化设计实现了多款超宽带高增益毫米波封装天线。本论文主要工作如
基于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Metal Oxide Thin Film transistor,MOTFT)所设计的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模块,对于电路增益和噪声都有较高要求的大面积传感器阵列读出电路的相关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可预见的广阔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受限制于工艺和材料,性能匹配且稳定的互补型(P型)MOTFT还无法实现,这为高性
混沌作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混沌理论架起了确定论和概率论两大理论体系之间的桥梁,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并称为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革命。混沌的研究是非线性科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与混沌系统相比,超混沌系统至少具有两个正的Lyapunov指数,因而具有更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和更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关于超混沌的理论及应用激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已成为非线性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Hide和Moroz
以大埔县中心城区为例的静风地区盆地小城市,在城市规模扩张的需求与地理环境限制所导致的建设用地供给短缺的矛盾中,城市空间的建设密度逐渐增大且无序,进一步削弱了本就不理想的城市通风能力。城市建设密度的增大,将导致城市风环境恶化、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空气质量下降,城市微气候问题显著。因此,针对该类型城市的风环境研究与适应气候的空间形态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空间形态量化的研究方法,分析总体研究区域中的容
热电材料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的直接转换,因此有望将低品质余热能源变废为宝,在新能源和智能穿戴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由于目前的热电材料存在脆性较大、热电性能较低等问题,使其推广应用受到限制。Bi2Te3热电材料在室温附近有优异的热电性能,是目前热电材料中唯一被大规模商业化使用的热电材料体系。但是由于N型Bi2Te3热电材料存在各向异性较强等问题,因此其热电性能处于较低的水平。针对这些问题,本
高速公路系统是一个由道路、收费站等设施构成的硬件基础网状系统和由出入于高速路网的动态流量系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复杂交通系统。高速公路是区域城市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在演化过程中的道路层面和交通出行层面愈发呈现网络的异质特性。复杂网络作为分析研究现实系统的理论工具,其基本研究过程是将具有现实背景的系统抽象为复杂网络图模型,以网络拓扑结构为基础,以复杂网络特征算子为载体分析网络属性,再根据研究需求和方向做进
随着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进展的深入,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形式被提出。相比于普通形式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发挥了两种材料的性能优点,在承载力、延性及耗能性能上具有明显提升,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抗侧力构件。其中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是由外包钢板形成的腔体内填混凝土形成,其外包钢板可兼做混凝土模板,免去钢筋绑扎及支模的工作,具有突出的优势。本团队先后提出了三种新型组合剪力墙形式,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