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生物信息个体化确定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风险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_77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依据临床病理因素个体化确定胸段食管鳞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预后的分析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建立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相关的Cox预后模型。材料与方法:对2001年0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1例行根治性手术加三野淋巴结清扫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各观测指标对总体生存、无疾病进展生存、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的影响。结果:241例患者中共有144例患者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阳性,淋巴结转移率为59.8%。全组患者共清扫淋巴结7119个,全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的中位数为27(范围:15-74)个/例;全组共有转移淋巴结数目为562个,阳性患者中平均淋巴结转移数为3.9个;全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中位数为1(范围:0-31)个/例;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的中位数为2(范围:1-31)个/例;全组患者淋巴结转移度的中位数为3.7%(范围:0%-83.8%);全组241例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5%、60.0%、52.4%;单因素分析示脉管浸润、N分期、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的区域数及淋巴结转移的区域分布类型对总体生存、无疾病进展生存、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示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的区域分布类型为总体生存、无疾病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仅淋巴结转移度为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合淋巴结转移度、年龄和性别的预后指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将食管鳞癌术后不同的复发相关的预后群组区分开来。结论:淋巴结转移是胸段食管鳞癌术后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其中淋巴结转移度分为0-4%,4%<~≤10%以及>10%三个级别分类更能准确的反映预后;基于淋巴结转移度建立的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的预后模型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的预防性放疗。2.结合临床病理以及EGFR信号传导途径蛋白表达个体化确定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区域性复发风险的研究目的:研究EGFR及其信号传导通路中的最终作用激酶包括:EGFR、p-EGFR. Erk1、Erk2、p-Erk1/2、Akt1、p-Akt1、STAT3、p-STAT3在食管鳞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对食管鳞癌术后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的影响。联合临床病理因素建立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相关的预后模型。材料与方法:通过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SP法检测EGFR、p-EGFR、Erk1、Erk2、p-Erk1/2、Akt1、p-Akt1、STAT3、p-STAT3在147例食管鳞癌切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对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EGFR、Erk1、p-Erk1/2对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有显著性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示p-Erk1/2为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合p-Erk1/2蛋白表达、淋巴结转移度、年龄和性别的预后模型更大程度上将食管鳞癌术后不同的复发相关的预后组群区分开来。结论:EGFR-ras-raf-MEK-erk/MAPK传导通路参与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预后的影响;其中p-Erk是食管鳞癌术后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合淋巴结转移度及p-Erk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生物因素的综合预后模型对食管鳞癌患者术后预防性放疗更具指导价值。3.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相关蛋白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目的:对术后具有不同预后表型(无瘤生存的,局部区域复发)的食管鳞癌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寻找可用于术后局部区域复发风险预测的特异蛋白。材料与方法:使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结合二维反相液相色质联用(RPLC-MS)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对两组不同预后表型的食管鳞癌肿瘤组织进行分析,并用DAVID、STRING软件对数据进一步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蛋白。结果: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在2组标本中共鉴定得到449个蛋白质。相比于未复发组,在复发组中上调1.2以上的蛋白有14个,下调0.8以上的蛋白有27个。复发组肿瘤组织中核仁素(Nucleolin, NCL)和核磷蛋白(Nucleophosmin, NPM1)的表达高于未复发组。结论:在两组不同预后表型(复发组、未复发组)中找到多个有差异表达的蛋白,较其它蛋白质组学方法找到的蛋白谱范围更广;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核仁素(Nucleolin, NCL)和核磷蛋白(Nucleophosmin, NPM1)可能与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有关,并与EGFR、STAT3之间存在某些联系。
其他文献
我国首台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近日在河北省唐山市研制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煤炭安全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
将石蜡用大铁锅熬化,液体石蜡的温度控制在90℃~100℃。将经过杀虫、洗净后的板栗,用特制的划艮漏勺迅速浸过熬化的液体石蜡,确保每粒板栗完全粘蜡,并防止板栗间互相黏合,然后将蜡
新矿集团翟镇矿研制成功有煤自动喷雾洒水装置,实现了皮带运输自动洒水防尘,实际应用防尘效果显著。翟镇矿原煤系统洒水装置原来采用的是电磁阀控制,但因电磁阀易堵易坏,维修量和
肿瘤细胞对不同的化学相关或不相关的抗肿瘤药物产生不敏感性,即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MDR是造成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产生MDR的原因通常是因为药物失活或
“枣王1号”是平度市灰埠镇东张家村张学峰从梨枣芽变中选育出的一个新品种。此品种萌芽发枝能力强.产量高,果实个大。脆甜,品质佳.晚熟。现将其主要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
甜樱桃的休眠期比桃、杏时间长,且要有充足的休眠。一般甜樱桃经过7.2℃以下低温达到1400h(小时)以上再升温才能发芽整齐,花芽生长发育均匀,从升温到开花的时间约38d(天);如经过7.2℃以
目的:重组构建人源化ING4腺病毒表达载体,并探究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株体内外生长抑制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运用定点突变技术,在已成功克隆mING4(鼠ING4)的
【研究背景及目的】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发病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而手术治疗(肿瘤切除及肝移植)仍是其惟一根治手段。为求根治性切除改善术后生存率,目前肝门部胆管癌手术范
香妃葡萄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1982年以早熟品种“绯红”为父本,玫瑰香&#215;莎巴珍珠的后代73-7-6为母本杂交育成的早熟品种。2003年我单位引入该品种.定植于日光
据李湘利等试验,选取有果柄、无机械伤和病虫害侵染、表面无虎皮病和鸡爪病害的黄金梨,带袋采收,采后立即再套泡沫网状袋后装入瓦楞纸板箱,并立即运往0℃库内预冷24h(小时)后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