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Xene/SiO2结构的忆阻器件及其突触仿生特性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90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主流的冯·诺依曼计算系统存在着功耗与计算效率的瓶颈,制约着以海量数据为中心的人工智能的发展。遵从人脑工作模式的神经形态计算有望突破这一瓶颈,从结构上构建具有低功耗、高能效的存算一体系统。忆阻器被认为是神经形态器件中最具竞争力的候选之一,然而以金属导电细丝为主导的氧化物忆阻器其内在的局限性制约了器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氧化物忆阻器开关阻态具有离散性、开启电压相对较高的问题,将新型二维材料MXene引入SiO2器件中,完成了以下工作:(1)首先对MXene(Ti3C2Tx)进行了调研以探究MXene与SiO2忆阻器在材料与工艺上的兼容性,并对其进行了SEM、XRD、FT-IR等物理表征分析;此外,通过旋涂法制备了厚度约为50 nm的MXene层,并将其引入忆阻器的制备工艺中。(2)采用磁控溅射结合旋涂的方式制备了单一结构的Cu/MXene/SiO2/W与Cu/SiO2/W器件并进行了多项电学特性的测试,通过对比器件特性的差异探究MXene的引入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与SiO2器件相比,基于MXene/SiO2的器件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均一性和数据保持能力,并具有稳定的多阻态;随后通过第一性原理的计算以及Cu细丝生长动力学的分析探讨了器件的导通机理;最后,通过直流和脉冲刺激在开关过程中均实现了具有较好线性度的电导调制。(3)为了实现更低的功耗,进一步制备了阵列结构的Ti N/Ag/MXene/SiO2/Pt器件,该器件在1 n A限流下表现出易失性,并具有0.06 n W的超低开启功耗,其易失性可与生物突触的短时程可塑性对应;在大于100μA的限流下,器件表现出良好的非易失特性,具有大于10~3的开关窗口、超过10~4 s的保持时间以及低于0.2 V的开启电压,可与生物突触的长时程可塑性对应;其次,根据不同限流下导电细丝形态对于器件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易失性与非易失性共存的原因;最后,通过调节所施加脉冲刺激的参数在器件中实现了较好的电导调制和频率依赖可塑性,并模拟了生物突触的短时程可塑性(包括PPF、PPD、短时增强到抑制的转变)、长时程可塑性(包括STDP)以及记忆增强的训练过程。
其他文献
学位
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复杂系统可以表示为网络,例如社交网络、生物分子网络等,网络分析对于理解复杂系统的内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网络分析的重要内容,社区发现引起了各行业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社区发现的效率和准确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网络嵌入方法可以学习网络顶点潜在的低维表示,并且保留网络结构、顶点特征等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社区发现任务,但是仍然存在社区数目未知、准确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本文使用两
如今,随机数在算法、仿真与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如何生成高速率、性能优越的随机数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目前利用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由给定的算法和种子确定。尽管输出的随机数序列能够通过各种随机性检测程序,但原则上该类随机数是可以被预测的,被称为是伪随机数。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发现可以通过量子力学所具有的内在不确定性来生成量子随机数,这种方案被称为量子随机数发生器(Qu
在如今大多事物均以增长和效率为衡量尺度的商业社会,似乎只有在资本加持下的各式“点子”才能让艺术多少显得现代。但即便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还是有一群画家仍能以“才华”和“技艺”向世人显示:“任何人能做的任何东西,绘画都能做的更好”,同时抓住了“转瞬即逝”与“永恒不变”的伟恩·第伯与阿历克斯·卡茨显然位列其中。本文旨在以“消费文化”为切入点,论述两位画家职业生涯中存在涉及本文主题的相关绘画。论文主体章节从
5G已进入大规模商用化部署阶段,但5G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在新频谱、新空口、新业务、新场景、新架构等方面仍存在巨大挑战。因此,基于以上背景,需强化对5G网络的规划研究,最终为5G实际商用部署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重点研究5G无线网络的规划设计理论,并应用规划设计理论对菏泽地区5G无线网络进行工程设计,最终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5G无线网络可以达到建网目标。本文主要工作有:一、为深入探讨研究菏泽市5G无线
估值函数和回报函数是非完备信息博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估值函数对博弈中的不同策略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的结果来判断策略的优良。回报函数是对采取的策略获得的收益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的结果来判断系统是应该受到惩罚还是奖励。机器博弈主要任务就是运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算法来帮助智能体分析当前的局势和未来的局势,选择最佳的步骤。近些年来,机器博弈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基本满足完备信息博弈中的技术要求,但是对非完备信息博
语音转换是语音合成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支,其目的是对源说话人的语音进行转换,使转换后的语音像是目标说话人说出来的,也就是保留原始语音的语义信息的同时又具有目标说话人的个性特征。从训练语料的类别来讲,语音转换方法可以分为平行的语音转换方法和非平行的语音转换方法,两者的区别在于非平行的语音转换方法不需要源说话人和目标说话人的说话内容保持一致,因此非平行的语音转换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更有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深
本文以图像在绘画中的表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画家对图像的运用来阐释画家个体的观看方式。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通过梳理图像的基本概念,来认识图像潜在或已知的作用和力量。第二部分通过列举一些采用日常生活中图像当做素材的知名艺术家作品,如培根、李松松等作为范例来论证、探索图像在绘画中的转换与运用。第三部分借鉴前人的创作方法或审美意识等在个人创作中进行思考和实践,并探索个人绘画语言形成的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绘画表现方式和人们情感表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油画作品中人物肖像的情感表达具有丰富表现力,而作者本人是一个内心情感细腻而丰富的人,能深入挖掘自我感受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很多用文字难以表达的情感,在油画作品中能把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想法表现出来。艺术创作的源泉来自艺术家丰富的情感表达,艺术家丰富的情感经历会成为艺术创作的原始欲望驱动力,把艺术绘画技术和自我情感表达两者结合起来,呈
随着电网新能源占比提高、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电网自身的复杂性和外部环境多变性使得电力系统备用配置问题面临诸多新的挑战。直流送电规模增大和新能源出力占比提高,导致系统转动惯量减小,一旦发生直流闭锁故障将产生巨大的有功缺额,引起系统频率下降,传统发电侧备用容量难以满足大功率缺失下的控制需求。本文考虑将新能源调频、直流调制以及可中断负荷作为电网弹性备用,与传统发电侧备用进行协调配合,提高电网应对大功率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