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移动中继的DTN路由动态切换算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l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TN作为一种新型通信网络,它的提出旨在解决传统Internet无法解决的挑战性网络问题。在当前对DTN网络的研究中,路由算法的研究是重中之重。挑战网络中,节点间的通信机会是由节点的移动来创造的。而城市环境中的节点大多数具有移动性同时运动特点也较为固定,因此在城市环境中使用DTN网络来发送对时效性要求不高同时数据量较大的消息包具有可行性。在整个网络运行过程中只使用单一路由算法的移动中继节点由于不能合理利用节点的缓存资源,因此只能在特殊时刻表现出较好的路由性能,这样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设计并在仿真器中实现了一个面向移动中继节点的DTN路由动态切换算法。首先,本文在对DTN网络的协议体系以及特有的消息传输方式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首先对DTN的经典路由算法进行了原理分析,并对各经典路由算法的适用场景进行了总结。之后介绍了在DTN路由算法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仿真器ONE,并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对ONE中的路由模块和报告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其次,在第二章对DTN经典路由算法原理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在移动中继节点中部署路由算法主要面临的节点缓存资源受限等问题,借助ONE仿真平台对四种经典路由算法在缓存资源受限情况下进行了性能评估分析。指出了限制移动中继节点中DTN路由算法性能的因素。根据这些限制因素提出了一种结合局部缓存资源的路由动态切换算法。该算法从两个方面来对影响节点缓存资源因素进行分析。首先根据不同节点的消息队列不同以及队列里的消息属性值也各不相同这两个因素提出了节点消息价值模型。其次根据网络中邻居节点之间通过消息交互而衍生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因子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对当前节点的负载率和节点消息价值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局部缓存资源的路由动态切换算法。最后,在仿真器ONE中实现了DTN路由动态切换算法。并在相同仿真环境参数下,设计实验对路由动态切换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与经典路由算法的性能仿真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命价赔偿法”即身体侵害赔偿方面的法律,在古代很多民族都曾有过,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习惯法中最为多见,只是叫法不同,属于少数民族法文化中特色突出的一项制度。如藏族的“赔
传统集成电路的晶圆制程在晶体管尺寸方面即将达到极限,3D堆叠技术通过芯片三维堆叠能在单位面积上集成更多的元器件,已成为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三维封装要求硅片厚度更薄
随着司法责任制的开展,检察官责任追究终身制的实施,捕诉分离机制下的弊端日益明显。部分地区检察院试点捕诉合一,以期解决批捕和公诉两个阶段的检察官脱节问题。本文以司法
无线通信技术不断丰富,使得空间环境中存在着多模式、多频段、多标准、双向与单向无线广播通信应用共存的现象,空间电磁频谱愈加拥挤。为了通过跳频、扩频、动态频率分配等技
由于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不断增加,频谱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认知无线电技术因其能够在不影响主用户的条件下动态接入空闲频谱,从而提升频谱的利用率而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技术应用的前提。然而,随着便携移动设备的增加,用户的移动性大大增加了频谱感知的挑战。频谱感知与信号状态、信号覆盖范围及设备的移动性密切相关,仅依靠固定位置的次级用户无法提供有效的感知数据,因此,在动态认知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收入水平提高,居民行为方式逐渐高碳化。而低碳认知会潜在影响居民的居家用能、日常出行和生活消费等日常行为,为居民生活方式转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
密码函数包括布尔函数和向量布尔函数两大类,是流密码和分组密码算法中的非线性部件,其密码学性质好坏决定着整个算法的安全性。为了同时抵抗多种攻击,要求一个好的密码函数同时满足多种密码学性质。本文主要研究向量布尔函数的平衡性和非线性度这两种密码学性质,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给出了一种利用M-M型布尔函数构造半Bent向量布尔函数的方法。通过控制每个分量函数中的φ映射,构造出一类输出维数大于输入变量维数一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由于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自主发光、响应时间短等优点,已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的荧光材料,由于重金属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
利用分数倍频投影光栅相移技术对形貌陡峭变化的物体进行了三维面型测量。这一测量技术解决了倍频投影光栅中因频率跨度过大而无法对折叠的相位进行相位展开导致对物体无法重
为保护动物而立法在国际立法中已经十分常见,虽然现阶段动物福利标准在很多国家的动物保护立法中被普遍适用,但大多数国家在制定相关动物保护立法之初都是以禁止虐待动物为目的。而我国目前在相关立法上,整体还处于缺位状态,虐待动物行为得不到法律合理有效的规制。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人们也越发意识到残忍对待动物的不道德性,也更加关注动物保护问题,制定反虐待动物立法也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