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属传统药物肉桂、桂枝和锡兰肉桂整体质量控制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ongqing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药典中记载的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为常用的温里药。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为常用的解表药。欧洲药典和英国药典收载的肉桂为锡兰肉桂Cinnamomum verum J.Presl的干燥树皮,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妇科疾病。三者粉末外表相似,极易混淆,难以鉴别,但化学物质基础和临床用途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为了鉴别肉桂、桂枝及锡兰肉桂三者异同,保证药材的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本课题针对肉桂、桂枝和锡兰肉桂构建了LC-MS与GC-MS色谱体系进行化学成分表征,建立相关化学成分信息数据库,阐明整体质量控制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指纹图谱的特征专属定性鉴别方法,揭示了三者的差异性成分;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一标多测的多成分同步定量分析方法,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构建了整体质量控制体系,可用于樟属传统药物肉桂、桂枝和锡兰肉桂的质量评价。1、建立肉桂、桂枝和锡兰肉桂化学信息数据库。采用GC-MS技术对肉桂、锡兰肉桂挥发油进行测定,通过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及人工解析研究肉桂和锡兰肉桂精油的化学结构。从肉桂精油中检测出148个色谱峰,鉴定出77个成分,已鉴定成分占肉桂精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5.77%,锡兰肉桂精油中检测出121个色谱峰,鉴定出了73个化合物,已鉴定成分占总精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6.37%。肉桂精油和锡兰肉桂精油的共有成分有32个,分别占精油总面积的83.12%和85.61%。采用LC-MS技术对肉桂、桂枝和锡兰肉桂进行定性分析,总共鉴定了24个化学成分,其中3个黄烷醇类、8个生物碱类、3个简单芳香族化合物、8个简单苯丙素类和2个脂肪酸类化合物。肉桂、桂枝和锡兰肉桂化学成分存在差异,有15个共有成分。通过肉桂、桂枝和锡兰肉桂的化学成分表征,阐明肉桂、桂枝和锡兰肉桂整体质量控制的物质基础。2、建立特征专属定性鉴别方法。运用UPLC技术分别对肉桂、桂枝和锡兰肉桂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采用相似度评价,确保药材的稳定可靠。肉桂和桂枝指纹图谱分别有7个共有峰,锡兰肉桂指纹图谱有10个共有峰。对指纹图谱进行化学成分鉴定,共指认了10个成分,分别是原花青素B2、去甲波尔定、肉桂鞣质B1、香豆素、2-羟基肉桂醛、肉桂醇、肉桂酸、肉桂醛、2’-甲氧基肉桂醛和丁香酚,其中肉桂鞣质B1和丁香酚是锡兰肉桂的独有成分。同时采用PCA、PLS-DA、OPLS-DA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三者的指纹图谱进行综合性分析,快速有效的对三者进行区分,并揭示了三者的差异性成分,主要差异性成分VIP大小排序为:肉桂醛>肉桂酸>2’-甲氧基肉桂醛>肉桂鞣质B1>香豆素,为下一步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的确定奠定基础。3、建立多成分同步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结合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研究的结果,选择了9个差异性和指标性成分,对肉桂、桂枝和锡兰肉桂进行含量测定。建立一标多测含量测定方法,分别以原花青素B2和肉桂酸为内标,同时测定肉桂、桂枝和锡兰肉桂中原花青素类成分和苯丙素类成分。分别通过一标多测(SSDMC)和外标法(ESM)计算16批肉桂、20批桂枝和21批锡兰肉桂的含量,并进行比较,SSDMC/ESM的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验证了SSDMC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是一种科学可行的肉桂、桂枝和锡兰肉桂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肉桂、桂枝和锡兰肉桂含量测定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可以快速有效地区分三者。该方法用于区分肉桂、桂枝和锡兰肉可靠、有效。综上所述,本课题对肉桂、桂枝和锡兰肉桂进行化学成分表征,建立相关化学成分数据信息库;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LC-MS与GC-MS联用分析技术的“一法多评”质控分析策略,同时兼顾非挥发性成分与挥发性成分,建立基于指纹图谱的特征专属定性鉴别方法及一标多测的多成分同步定量分析方法,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制定相关标准,为相近中药的统一整体质量控制体系建立提供示范性研究。
其他文献
熏煮火腿是把畜、禽肉,经过精选、切块、腌制、滚揉、填充、蒸煮、冷却、包装等工艺制作的火腿类熟肉制品。熏煮火腿是肉制品中的主要类型,该种肉制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且食用方便,凭借这些优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目前市售的火腿相关产品含盐量较高,并且经过医学上认证长期高盐饮食对于身体损害极大,会引发一系列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由此本论文将以西式熏煮火腿为研究对象,在降盐的基础上,结合超声波辅助腌制作为
大量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将导致酸雾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工业上常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来净化烟气中的NOX,氨气(NH3)作为还原剂存在脱硝温度高,成本高和氨逃逸等问题。因此,开发新的还原剂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磷(P)和氮(N)是同族元素,因而PH3与NH3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且PH3具有更强的还原性,通常作为有毒气体被去除。本研究
百里杜鹃分布有全球最为集中的野生杜鹃群落,但是杜鹃群落的天然更新非常困难。林窗扰动是森林更新和演替过程的重要干扰类型,为了解林窗扰动对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杜鹃林天然更新障碍的影响,本研究以百里杜鹃普底景区和金坡景区的野生杜鹃群落林窗为主要研究对象。实地踏查进行植物资源调查和样品采集测定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林窗与林下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环境因子进行分析比较,并分析探讨环境因子对
随着经济、科技的日益发展,作业人员性质出现转变,研究学者对于人因学的研究开始转向“人”对于生产作业效率和生产过程质量影响的研究,开始重视并广泛研究生产作业过程中劳作者的疲劳状况对于劳作者自身身体健康、职业作业安全以及作业过程工效学的影响分析。中卫市兴仁镇属于枸杞种植密集区,从事枸杞种植产业的人员众多,中卫以农户自种植加工为主,目前兴仁镇枸杞制干加工方式仍处于较落后状态,自动化水平偏低,手工作业是主
背景: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sd)是一种从柴胡根部提取出来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物分子。虽然柴胡皂苷D广泛的药理作用为人们所熟知,但其对肺癌A549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机理还不明确。在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柴胡皂苷D是否通过JNK信号通路对肺癌A549细胞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为了研究柴胡皂苷D对A549细胞的影响,我们分析了柴胡皂苷D(Ssd)和JNK抑制剂SP600125单独或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是一类有包膜,双链DNA病毒。一般易感染人群从儿童到成人,从呼吸道感染,进入体内,诱发水痘或者带状疱疹等皮疹。VZV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它可以潜伏在神经系统中,部分人群不能完全清除,当再次激活时可以随着神经节传导引发带状疱疹等表面皮肤病或者更严重的神经验证等问题,常伴随神经疼痛的症状,可持续数月或者数年,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很
天麻(Gastrodia elata)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可以治疗很多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如抗惊厥眩晕、镇痛、提高记忆、治疗老年痴呆等。天麻以前主要依赖于野生资源,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人工栽培天麻技术,但是产量仍然很低。因此人们需要对天麻的生长历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提高天麻栽培生产技术。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活性物质,获取天麻素的主要方式有植物提取,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植物提取法存在原材料不足
随着我国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填方工程日益增多,其沉降直接关系到公路、铁路、机场及管线等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然而由于高填方工程的原地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填料性质差异较为明显且填土厚度变化幅度较大,导致填方体及其地基除在施工阶段发生较大的变形外,在竣工后还会在自重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固结变形及蠕变变形,所以其沉降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鉴于此,本文选用了能反映土体蠕变的时间相关性的粘弹性模型,并通过
由于在胺类化合物中引入氟原子会显著降低有机化合物的碱性,从而影响其生物利用度。手性β-氟代胺的合成已经吸引了药物化学家们的持续关注。其中,由于二氟甲基作为氢键供体的特殊性质,含有β,β-二氟乙胺模块的有机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变得尤其引人注目。近几十年来,含β,β-二氟乙胺模块的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并不多见。其不对称研究大多以不稳定的亚胺为底物,获得非对映选择性良好的产物,关于直接对映选择性合成β,β-二
烂泥沟金矿又称为“锦丰金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部,是我国南盘江盆地三叠统复理石建造中一个重要的卡林型金矿床。烂泥沟金矿资源储量大,现已探明储量约109t黄金(平均品位3.83g/t),达到超大型规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烂泥沟金矿地处的黔西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特殊,跨扬子地块和右江造山带两个构造单元,处于特提斯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交汇处,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