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规范约束边缘构件的不同构造对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e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作为抗侧力结构构件,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由于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大的抗侧力刚度,对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对比中美规范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设计中的差异,为中国抗震规范的设计提供建议。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  (1)本文根据最新版中美规范设计了4片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完成了2组剪跨比分别为2.5和2.0的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每组各2个试件,其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和箍筋分别按中国规范的构造要求设计和按美国规范设计。  (2)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拟静力试验结果及试验数据为依据,分别对按中美规范设计的4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研究,深入讨论分析了各试件的承载力、刚度及退化特征、变形与延性、耗能能力等。研究表明:4个试件都是压弯破坏,墙底两端混凝土压坏、箍筋外露、竖向钢筋压曲,但按美国规范设计的剪力墙边缘竖向钢筋拉断;各组2个试件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差别不大,刚度退化规律差别不大;相同位移角且位移角不大于1.5%时,按美国规范设计的剪力墙的等效黏滞系数比按中国规范设计的剪力墙大约20%;按美国规范设计的剪力墙的极限位移角为2.56%,远大于按中国规范设计的剪力墙的极限位移角1.56%。本文对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3)对一按最新版中国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整体结构层次上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分析比较不同侧向荷载的分布方式对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影响。分析表明:在结构楼层较高时,高阶振型的影响不宜忽略;在结构受高阶振型影响较大时,倒三角形的加载方式分析结果与时程分析结果偏差较大;弹性CQC模式的加载方式由于考虑了高阶振型的影响,结果更为精确;在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对于形状规则的结构,可采用相对简单的pushover方法代替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面交通压力日益增大。为了实现城市交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大量地铁等地下交通工程正在兴建。然而地铁地下结构的存在破坏了原有场地的完整性,进
亚硝化颗粒污泥以其致密的结构及突出的沉淀性能,成为目前新型脱氮工艺研究的热点。然而,自养型硝化细菌生长缓慢,导致颗粒形成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严重制约
该论文在前一系列开孔梁试验的基础上针对几种情况下的开孔梁型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与研究.1、进行腹部开圆孔梁在孔边加配环筋形式下的试验研究,并从变化环筋配筋、变化
我国大型工业建筑多位于高烈度地区,结构形式多为钢支撑框排架结构,抗震防线不足。这些结构构造较为复杂,存在先天不足,例如结构上部需布置吊车、煤仓等大型工业设备,导致上刚下柔
该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工程结构地震破坏概率矩阵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计算了按不同设计烈度要求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概率矩阵.在求结构地震破坏概率的表达式时,
该文以南京市中信实业银行大厦和福建泉州市某小区多层住宅结构工程为背景,重点研究了以下内容:针对目前预应力板中钢筋用量较多、施工工序复杂和板上不允许打洞等问题,探讨
网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反映复杂,在控制过程过程中计算量大,很难实现。本文采用双层柱面网壳作为仿真试验模型,用Matlab语言编制了Wilson-θ法程序研究不同控制方法在不同方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施工期竖向荷载作用下,几种不同因素对上部结构受力的影响。建立了上部框剪结构、箱型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的三维空间模型,用模拟施工过程逐层加载法分别研究了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飞速发展,深、大、近、难地铁基坑工程不断涌现,随之带来的地铁基坑施工期坍塌事故也愈发突出,因此,开展针对“地连墙(围护桩)+内支撑”这一主要支护形
软土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覆土体发生移动变形是必然的,但变形量大小则受众多不确定性(随机、模糊)因素影响,它是不确定的.为了建立地层移动预测与控制的模糊—随机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