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w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尝试考察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由此揭示其作为亚文化理论资源和文化研究路径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认为伯明翰学派以“亚文化的风格”作为亚文化理论研究的核心。论文运用文本分析、文化语境分析及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展开论述,通过梳理和阐释伯明翰学派关于亚文化风格的构成、产生原因、抵抗意义、收编方式和美学评价的基本观点,概括出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的特点和价值。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 绪论主要界定“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等重要概念,勾勒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的研究现状。通过考察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认为风格理论是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的核心问题。 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分析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的生成语境。概括出英国的“文化一文明”传统、新左派、二战后的工人阶级成人教育和战后青年亚文化等四个方面对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的产生所起的作用,并试图廓清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资源、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资源和芝加哥学派的越轨社会学资源,概括出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建立之前的亚文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及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的生成过程,着重介绍了霍尔的理论贡献。 第二章主要分析伯明翰学派的风格理论。首先对风格进行界定,然后勾勒出战后无赖青年等青年亚文化在服装、音乐、文学等方面的风格简史,概括出亚文化风格的来源与构成方式是拼贴、同构和表意实践,最后认为作为动词的风格,实际上是对认同的一种追求。 第三章分析伯明翰学派对亚文化风格采取的解码模式。认为伯明翰学派主要采取了“结构模式”来分析亚文化。伯明翰学派认为亚文化不仅仅是代沟的产物,也具有阶级性,和父辈文化分享着同样的阶级难题和体验,二战后英国社会并没有消除社会结构的矛盾以及工人阶级、弱势群体的问题,亚文化是发生在符号层面的对霸权和支配文化的抵抗;分别以光头仔、无赖青年、朋克和混小子等亚文化为例,集中探讨了伯明翰学派对休闲领域和学校领域中的亚文化抵抗原因的阐释,最后概括出亚文化风格的局限性:亚文化的风格是象征性的抵抗,最终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分析伯明翰学派的收编理论。认为伯明翰学派对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的收编探讨在意识形态和商品两个层面上展开,分析出媒体和市场对亚文化风格的抵抗功能的整合和颠覆作用,同时也以麦克卢比、桑顿和费斯克等人的研究成果对伯明翰学派前期对亚文化市场化的忽略做出补充。 第五章分析伯明翰学派针对亚文化风格的美学意味所作出的评价。用“噪音”概括出伯明翰学派对亚文化风格的美学评价,分别从干扰信息传递、拼贴、现成物美学、艺术家和受众的关系做出了论证,认为亚文化的风格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文化的拉锯战”。 最后是结语。认为伯明翰学派以风格为核心,坚持“结构模式”的分析模式,认为亚文化是对霸权和支配文化的抵抗,投射出新左派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并且围绕亚文化的风格、风格的收编、风格的美学评价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命题,建构了重要的亚文化理论。
其他文献
2011年6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已形成初稿,上报国务院待批。据悉,此次入选的十失可再生能源重点工程包括重大水电基地工程、千万千瓦级风电工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各级组织部门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狠抓基层组织、党员队伍、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
期刊
电动汽车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意义重大。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对电力系统尤其是对中低压系统影响的研究也成为日趋紧迫的课题。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作为一种随机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一汽马自达明年推M6系列车今年上半年持续的供不应求,让一汽轿车坚定了在马自达6(M6)的平台上,推出M6的另外两款旅行车WAGON和掀背式跑车。上述跑车和旅行车最早于去年5月份
期刊
针对在计算大气透过率方法中利用经验公式误差大和专业软件复杂低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正则化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水蒸气红外透过率的计算方法。利用BP
电动汽车不仅为减少CO2排放量提供了独特契机,而且对于电力系统而言还具有平衡能力和提供备用服务的功能。结合丹麦电力系统及社会的特点,通过成本效益分析,阐明了具有智能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