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敦乌日勒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视神经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qia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额尔敦-乌日勒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阐明额尔敦-乌日勒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性疾病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研究蒙药额尔敦-乌日勒对Bcl-2,Bax,Fas,Fasl及P53蛋白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的影响,探讨额尔敦-乌日勒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升高眼压法造成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时间段、不同剂量的药物对视网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法、免疫组织化法、Fas/Fasl蛋白检测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大鼠视网膜中Bcl-2,Bax,Fas,Fasl及P53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1.组织病理学改变: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水肿逐渐加重,神经节细胞和内核层细胞数量减少,内外核层密度降低、排列紊乱。48h和72h视网膜明显变薄,水肿减轻,神经节细胞数量稀少,内核层明显变薄。2.相关因子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法的结果:在正常大鼠视网膜中均检测到了Bcl-2表达及Bax和P53蛋白的少量表达,缺血再灌注组各时间段Bcl-2,Bax,P53的表达均比正常组高(P<0.05)。缺血再灌注后Bcl-2蛋白表达在同一时间点的各组间两两比较:模型组比正常组高、低剂量组组比模型组高、中剂量组比低剂量组高、高剂量组比中剂量组高(P<0.01)。然而,Bax,P53的表达在同一时间点的各组间两两比较:高剂量组比正常组高、中剂量组比高剂量组高、低剂量组比中剂量组高、模型组比低剂量组高。免疫组织化法的结果:缺血再灌注后1h,视网膜组织无明显Bcl-2,Bax,P53阳性表达。6h有少量阳性表达,12h阳性表达增多,24h阳性表达到高峰,48-72h阳性表达逐渐下降。Fas/Fasl蛋白检测法的结果:Fas在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缺血再灌注1h开始表达,6h有少量表达,12h表达增多,24h表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延续至缺血再灌注后72h仍有表达。Fasl在正常视网膜组织中低表达,在缺血再灌注1h开始表达,6h有少量表达,12h表达增多,24h表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延续至缺血再灌注后72h仍有表达。额尔敦-乌日勒组大鼠视网膜中Bcl-2,Bax,Fas,Fasl及P53蛋白表达变化规律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似。然而,Bcl-2蛋白的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Bax,P53蛋白的表达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Fas表达在6h、12h、24h、48h组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显著下降(P<0.01)。Fasl表达在12h、24h、48h组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显著下降(P<0.01)。其中额尔敦-乌日勒低剂量组的各观察指标表达最高,其次是额尔敦-乌日勒中剂量组,额尔敦-乌日勒高剂量组表达最低。结论:1.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视网膜中Bax,Fas,Fasl及P53蛋白表达的增高。额尔敦-乌日勒可以抑制其增高,抑制视神经细胞凋亡,可用于临床上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2.额尔敦-乌日勒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视神经细胞凋亡,可用于临床上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3.额尔敦-乌日勒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用于临床上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4.额尔敦-乌日勒高剂量组(0.6g.kg-1)对视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效果较好,为RIRI机制研究中制定药物剂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交替传译过程中,译语的不当停顿是产出流利度受影响最直观的体现,降低了口译质量,是译员的负面表现。本文以“第21届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模拟会议为案例,旨在分析西汉交替传译过程中不当停顿现象的成因,并探讨有效减少或避免译语不当停顿的策略。本文以时间为单位进行统计,超过2s的无声停顿和超过0.3s的有声停顿都被视为不当停顿。分析数据可以发现,无声不当停顿多见于“讲者结束后,译者开始前”,主要是在回想笔
本文是一篇在宁夏大学校史馆的陪同口译实践报告。笔者在宁夏大学担任来自品课公司的美国外教和NIIT公司的印度外教的陪同口译员,以宁夏大学校史馆讲解员的讲解为原材料,向美国外教及印度外教介绍宁夏大学的历史与特点。笔者以此次口译活动为基础,以释意理论为指导,分析在博物馆口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该实践报告包含四部分,包括任务介绍、译者主体性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总结。在任务介绍中,作者介绍了任务背景和参观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基础已经得到满足,进而开始追求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对住宅安全感、独特性、归属感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当代建筑在追求功能性、现代化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继承,部分现代建筑使原本的城市风貌遭到破坏,建筑同质化的现象愈发明显。如何将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在当代建筑中得到延续,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旧的精神与新的技术和需求相结合,从而提升居民
通过对2018外交部-新华社蒙特雷学员口译论坛进行案例研究,本文旨在分析汉英交替传译中的提喻转换现象,以及建立对等和重构文化因素的提喻转换策略。本文所研究的提喻不是传统的修辞手法,而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即能指和所指的部分--整体关系。所有文本和语篇仅用语言表述某个想法的一种典型特征就可以表达整个想法,而不同语言选择表述的特征往往不同。尽管很多口译员熟知释意理论,包括其中涉及到的钥匙孔原则和提喻等
产出性词汇研究一直是二语词汇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往的研究主要涉及浅层次的词汇变量,如词汇多样性和词频,这些特征属于词汇发展的外围属性,是对学习者词汇使用情况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词汇的难度和可学性。然而,为了能够深入和全面地调查词汇的发展趋势,词汇的自身属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本文讨论的具体性,意象性等。此外,词汇的心理语言属性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研究较少。因此,将词汇的心理语言属性用于二语词汇
目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全球经济迈向复苏之路步履维艰。“一带一路”的倡导的确有效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地经济迅猛发展。沿线国家吸收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量稳趋上升。由2003年至今,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总量增长70多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直接投投资战略规划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研究影响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因素,可以指导中国海外投资,提高资本回报率。对于促
著作权是法律赋予作者的一项排他性的权利,权利人可以排除他人未经许可使用其作品。但为了促进科技进步和繁荣文化事业,法律为著作权设立了权利限制制度,合理使用制度便是其中之一。在我国,合理使用主要体现在著作权法第22条中,该条以不完全列举的方式罗列了 12种合理使用行为。其优点是明确具体、便于适用,但也存在立法者对未来预见性有限导致司法机关面对个案时要么无所适从要么大胆突破法条文义范围的弊端,从而不利于
本文是一篇陪同口译实践报告,笔者以2018年10月10日在西部影视城的口译实践为基础,分析总结了影响此次口译质量的因素与口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笔者参考了其他学者对于影响口译质量因素的研究,并对此次口译实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此次口译实践质量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分别为英语口音知识的储备不足、语外知识缺乏及笔记技巧欠缺。基于这三个因素,笔者总结出此次口译产出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陶丽群是一名活跃于21世纪广西文坛的壮族青年女作家,在创作中,她不仅充分发挥女作家自身女性书写的特点,又置身于时代发展的大潮,在关注女性命运和探究底层生存问题的同时,自觉地担起守望乡土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本文将通过对她的小说进行详细研读,结合陶丽群的生活经历,对她目前这十多年的作品进行整体性研究。论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以陶丽群的女性视角和立场的写作进行探析,其作品中尤为注重女性内在情
民事保护令的目的在于人权保障。家暴问题已经侵害到了妇女以及其他在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人员的人权。民事保护令可能是从这个时代出现的最受欢迎和最常用的防治家庭暴力的法律工具。民事保护令的立法目的还体现在它的可操作性上。在刑法领域,美国的《反对妇女暴力法》针对家庭暴力和跟踪行为制定了相应的联邦犯罪法规,还规定了民事救济措施。在民法领域,我国《反家暴法》规定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制度,它具有事先性、预防性和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