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统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me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建构起“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其中自读连接教读和课外阅读,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主要任务。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师对自读课文的教学存在诸多误区,仍表现为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不能发挥自读课文应有的价值与作用。基于此,本文认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利于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的发展。本文尝试将生本教育理念与自读课文教学相结合,寻找二者的切合点,把为教者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学生设计的教育,使学习尽可能地变成发自学生内心的获得。本文在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访谈法、教学实践法,深入了解自读课文教学现状。首先,本文结合名师教学案例和对广东省广州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和喀什地区三所中学的教师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得出当前自读课文教学主要问题表现为:教学目标缺乏单元意识、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学阅读方法的迁移、教学活动设计效率低下、不重视教学评价等现状。其次,针对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和教师访谈结果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得出教师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混淆课型、教学方式单一轻视自读和依据自身喜好随意教学,学生由于阅读兴趣不高和阅读能力不足,这些原因共同抑制了自读课文教学功能的发挥。最后,本文从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教材文本内容出发和学生为落脚点三个角度谋划和设计,提出具体可行的“五大”自读课文教学优化策略,即“多元整合教学目标,促进教读向自读的迁移应用”“联结课堂内外,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1+X课程”“采用合作探究模式,构建学习课堂”“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实现自主阅读”和“巧用教学评价,构建高效阅读课堂”。每个教学策略辅以生本教育理念设计了一份自读课文教学案例,通过课堂实践来验证生本教育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与价值,并进行实践反思,从而进一步指出初中自读课文教学其成效与不足。希望通过这些改进的策略能为统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与借鉴价值,同时也为自己日后从事一线语文教学工作做准备。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学习者的个人因素研究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外语课堂焦虑与元认知策略更受到学者的重视。虽然国内开展了大量外语学习焦虑与元认知策略的单项研究,却忽略对两者之间的交叉研究,且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高校大学生与高中生,对初中生较少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作为定量研究方法,对广州市G学校的315名学生进行调查,同时采用访谈法辅助数据分析。研究问题如下:1)初中生英语课堂焦虑的现状水平;2)
在英语交流中,听懂对方表达的意思是顺利交谈的必要条件。对高中生而言,无论对于他们的学业还是未来的人际间交流,掌握听力技能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英语听力困难的状况在中学并不鲜见。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有得到听力策略的培训,但是听力困难仍然困扰广大师生。在大量的文献阅读中发现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都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但对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只探讨两两变量的
网络亚文化涵盖多元的价值观念,在分割受众属性的同时催生形态各异的亚文化群体,而网红是网络生态中愈发重要的组成部分,表现出明显的亚文化特征。随着文化开放性和社会包容性的延展,网红的指代意义亦呈现出“去污名化”的趋势。文章以亚文化和传播学的视角探寻男性美妆博主对于社会性别的解构与重构。着重从审美和认同方面梳理、分析受众观念及其变迁的历史成因和社会根源。文章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即对研究现状
觉囊派是国家所承认的藏传佛教教派之一,其宗教典籍将其源头追溯于佛陀时代,后流传于传说中的香巴拉国,在11世纪西藏佛教后弘期传入西藏,于14世纪首次传播到川西壤塘地区。现中壤塘乡中壤塘三寺为觉囊派主寺,保持着完整的觉囊派文化与宗教传承。目前在藏传佛教的研究当中,以觉囊派作为研究对象的不多,对壤塘当地的田野调查更为稀少。本文以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知识的角度,结合文献史料、地方县志、个人传记,从觉囊派僧
20世纪80年代起,二语习得研究者开始意识到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外语学习焦虑作为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研究者们逐渐把研究重心从一般外语学习焦虑转向了具体技能方面的焦虑。作为一项复杂的语言技能,写作容易使高中生产生焦虑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进步,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高中生的写作焦虑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对来自P市的180名高二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焦虑问卷调查,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越发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特别是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的落地实施,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黄金时期。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学科,是中职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语文课堂更是培养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重要阵地。语文课堂质量关乎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和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底蕴的厚浅,影响国家艺术文化事业的未来发展。可是,近年来在中职学校的舞蹈表演专业普遍不重视语文学科发展、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新增是新世纪改革最大的亮点,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立足于语文课程基础,综合性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注入新生机与活力的有效途径。尽管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发现,粤北地区初中综合性学习的实际教学情况主要表现为教师课程重视度低且课时安排
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是世界上英语学习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开展对城乡学生的动机差异研究具有极强的必要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采用D?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L2MSS)作为理论框架,研究中国城乡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差异。本研究共有三个研究问题。(1)中国城乡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是什么?(2)哪个动机因素分别与城市和乡村学生的动机行为有相关性?(3)学生
2018年,教育部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强调要办好网络教育,要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并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该行动计划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重点提出了升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丰富职业教育学习资源系统,推动各地以区域为单位统筹建立数字校园并要求提供专门保障队伍,加强职业教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来的一个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者并立的全新的教学内容。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人们对综合性学习的教学逐渐由陌生走向了解,由无措走向探索。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较之小学有明显增加。初中六本教材共计安排了15个综合性学习专题,其中又以跨学科取向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占比最高,居于语文综合性学习三大取向之首。可见,国家对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