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烧结湿烟羽治理工艺研究及示范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la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烧结烟气较其它类型烟气而言含尘量更高且具有黏性,所以烧结烟气湿烟羽中富集有更高浓度的污染物,直接排放不利于超低排放目标的稳定实现;同时钢铁烧结工序往往需要在混合料中添加适量的水,所以导致烧结烟气的含湿量更高,湿烟羽现象更为突出。本论文在国内对烧结烟气污染物排放管控日趋收紧的背景下,对钢铁烧结烟气的湿烟羽治理展开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希望以此提升钢铁行业的节能降耗水平,降低钢铁行业给环境质量带来的潜在风险,从而助力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的战略目标。本研究首先从钢铁烧结行业大气污染的基本特征、排放现状、控制政策入手,介绍了湿烟羽形成机理,搜集了国内外湿烟羽治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进展,同时对CFD软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针对钢铁烧结烟气湿烟羽治理这个细化后的研究领域,基于可选工艺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烧结烟气的污染及治理的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且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钢铁烧结烟气湿烟羽治理工艺系统,该工艺系统能够在有效治理湿烟羽的同时,实现多种污染物的进一步协同脱除。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湿烟羽治理过程中气-液接触传热传质关键参数的计算模型,并对模型的输入、输出值进行了研究。其次,基于CFD软件平台,对喷淋冷凝塔内部的核心构件进行了优化选型、布置。以示范工程为基础对喷淋冷凝塔内气-液两相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喷淋冷凝塔内气-液接触传热传质的数值模拟方法。以示范工程工况为基准,对喷淋冷凝塔内的气-液两相流在给定初始喷淋层布置的基础上进行了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数值模拟过程中气相采用SST k-?模型,液相采用DPM模型。通过对示范工程初始条件下喷淋冷凝塔内的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理清了喷淋冷凝塔内各处温度的分布情况,进而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喷淋层喷淋水的分配方案,通过控制变量将不同烟气负荷下的不同优化分配方式重复模拟,实现了相同喷淋水量的条件下更好的烟气降温效果。最后,以本研究确定的工艺系统、计算模型、模拟结果为依据应用于示范工程的设计、施工,完成了示范工程的建设。通过示范工程稳定运行期间的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计算模型的精准性及工艺系统的烟气降温效果、各类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模拟结果表明:在同样喷淋水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塔内烟气负荷分布的不均性改变每层喷淋水的分配方式,可以使塔内的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且烟气的出口温度较优化前有所下降;同时,可以通过增加上层喷淋水量的方式提高喷淋冷凝塔内的气-液换热效果,进而使烟气出口温度降低,更有利于湿烟羽的治理。在所采用的喷淋方式下,50%负荷下测点烟气温度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2.02%,100%负荷下测点烟气温度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2.25%,两种工况下平均绝对误差均控制在5%以内,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可以较好的吻合。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提出的湿烟羽治理气-液接触传热传质计算模型对于工程计算而言具有较高的精准性:对于冷凝水量的计算,系统50%负荷下最大百分误差仅为3.27%,系统100%负荷下最大百分误差为3.17%;对于降温效果而言,计算模型可以保证监测工况下100%达到预期降温幅度15%且不产生白色烟羽现象。工艺系统结果表明:提出的烧结烟气湿烟羽治理工艺系统具有较好的减排效果:SO2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68.5%,颗粒物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62.02%,经喷淋冷凝塔处理后SO2平均排放浓度降至8.92 mg/m~3,颗粒物平均排放浓度降至3.13mg/m~3;基于冷凝再热技术的烧结烟气湿烟羽治理技术路线可以很好的满足经济性要求,示范工程机组年运行费用在89万元左右。
其他文献
热解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对降低环境风险、实现全球碳中和及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直接热解生成的热解油往往含氧量高、组分复杂,限制了城市固废热解处理的应用。为提高热解油的品质,拓展城市固废热解处理的应用,合适的催化剂亟待开发。碱土金属氧化物和HZSM-5分子筛在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催化热解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联合催化的效果和机理尚不明
学位
人工湿地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在净化尾水的同时实现氮磷资源化利用,具有投资省、成本低、易维护的优点,因此常作为农村生活污水尾水净化单元。传统人工湿地存在占地面积大、复氧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传统湿地植物如蔬菜、禾草生物量小,美人蕉、再力花经济附加值低。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引入大生物量饲草植株作为湿地植物,在强化湿地氮磷资源化的同时带来良好的经济附加值,采用落干式运行模式,强化体系复氧能力、减少占地面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举办大型活动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大型活动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流和车流,交通运行中存在较大风险。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大型活动交通运行风险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交通事故的防控与交通安全的提升,缺少对大型活动交通运行风险整体的分析和研究,也未能在风险评估中凸显大型活动的交通特点。论文基于大型活动交通运行的特性,研究其交通运行多源风险协同评估方法,为大型活动的风险防控提
人类活动的加剧,加快了垃圾的产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焚烧可以有效减少垃圾体积,且可用于发电,而受到广泛应用。但是焚烧产生的易挥发性重金属气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需要采用吸附剂处理焚烧尾气中的重金属气体。Si-Al吸附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Si、Al元素吸附过程中通常会形成硅铝酸盐从而固定重金属。这类吸附剂通常具有高表面积、耐高温和多孔特性,因此本文中制备了2种多孔吸附剂,并在自制的模拟焚
学位
学位
学位
近年来,无线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呈指数级增长,给无线通信系统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数据流量的高速增长,优化内容传输,减少用户服务时延,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云无线接入网(C-RAN)作为5G网络架构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一种高容量、低能耗、低成本的新型无线接入网架构。在云无线接入网络中主动缓存流行内容则能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质量。D2D通信作为一种终端直接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两个邻
为了达到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长期目标,需要大力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以及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而包含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和能够提供多种形式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此外,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综合能源系统具有设备种类和运行工况多样、能源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且动态特性差异较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和负荷需求随机性高等特点,使得其调度问题尤为复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根据综合能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