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水动力驱动下地下水中氮的反应迁移与归趋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ous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机氮组分是当前地下水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长期饮用氮含量超标的地下水会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含有高浓度氮的地下水向地表水排泄还会导致流域内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因此,查明地下水中氮的来源、反应迁移过程和最终归宿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管理意义重大。而水动力条件变化不仅会改变地下水中氮组分的物理迁移路径,还会影响相关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最终改变地下水中氮的浓度分布。目前,水动力过程和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反应耦合作用下地下水中氮的反应迁移机制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强烈的农业活动导致江汉平原浅层地下水中广泛分布有高浓度的铵氮和硝态氮,然而,其来源和迁移富集机制还存在争议。基于上述背景,结合学科前沿和实际需要,本研究围绕“江汉平原水动力驱动下地下水中氮的反应迁移与归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选取江汉平原为研究区,通过收集地质、水文地质背景资料,综合分析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数据,联合溶解性有机质特征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初步判断研究区多级含水层系统中氮的来源和主控过程;采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分子组成,结合沉积物对铵的吸附特征,查明含水介质中氮的主要赋存形式;通过开展室内土柱实验,识别不同地表水-地下水作用模式下控制地下水中铵氮(NH4-N)和硝态氮(NO3-N)浓度分布的主要过程;根据场地多年水位与水化学动态监测数据,识别水动力条件对地下水中氮的反应迁移过程的控制作用;随后构建地下水中氮的反应迁移模型,验证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下氮的反应迁移机制;最后,将实验室和场地尺度获得的氮的反应迁移机理应用于区域尺度,揭示大型河流盆地水动力过程和地球化学过程控制下地下水中氮的储存释放机制。通过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江汉平原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中均分布有高浓度氮组分,浅层地下水中氮主要来自人类活动,深层地下水中氮则来自沉积物中含氮有机质的分解释放。含氮有机质和可交换态NH4-N是含水介质中氮的主要赋存形式。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无机氮的主要赋存形式为NH4-N和NO3-N。垂向上,高浓度的NO3-N主要分布于较浅处(0~10m),且随深度持续降低;NH4-N浓度峰值通常出现在地表以下20~30m处,随后随深度降低,进入深层承压含水层(深度>100m)后,NH4-N浓度明显回升。浅层地下水中NO3-和NH4+稳定同位素组成分布于动物粪便、生活污水来源氮的δ15N特征值区间,且高浓度NH4-N与K+和Cl-的浓度具有较强相关性,指示了农业活动输入氮的过程。浅层与深层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较弱限制了地表来源的氮向深层含水层迁移,深层地下水中高浓度的NH4-N主要来自沉积物中溶解态含氮有机质(DON)的分解释放。浅层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式包括有机氮和可交换态NH4-N。虽然浅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含量很高(~23930mg/kg),但是可生物利用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相对有限(~670mg/kg),溶解性有机质(DOM)中含氮分子(CHON)占比也较低(~17%)。而沉积物中可交换态NH4-N的含量可达240mg/kg。溶解性含氮有机质和可交换态NH4-N均为靠近地表的粘土沉积物中含量最高。2、室内土柱实验表明,不同水化学组成会导致地下水中氮的反应迁移过程发生改变:地表水补给过程会促进硝化-反硝化作用,地下水排泄过程会增强沉积物对NH4+的吸附作用,地表水-地下水频繁交换会同时促进反硝化和吸附作用,从而使NH4-N在沉积物中富集。土柱实验中,分别通过改变DO浓度和改变水化学组成,查明地下水中氮的浓度主要受到硝化、反硝化和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而且,不同地表水-地下水作用模式下,由于地下水的水化学组成改变,NH4-N和NO3-N浓度的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主控过程也随之改变。当含有较高浓度DO的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时,会促进硝化作用和后续的反硝化作用,此时沉积物对NH4+的吸附作用最弱。当NH4-N浓度较高、溶解氧的(DO)浓度较低,同时Ca2+、Mg2+等阳离子浓度较高的地下水向地表排泄时,会抑制硝化-反硝化作用,此时沉积物对NH4+的吸附作用增强。当地表水和地下水频繁交换时,不仅反硝化反应增强,而且沉积物对NH4+的吸附作用达到最强。3、在浅层含水系统中,NH4-N和NO3-N浓度的时空变化主要受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过程控制,地表水与地下水作用带内的水化学组分的动态改变,诱导了硝化-反硝化和NH4-N的吸附-解吸过程的转变。地表输入的NH4-N有一部分迅速被地表附近的粘土沉积物吸附。进入地下水中的NH4-N在有氧条件下被转化为NO3-N,导致较浅处NO3-N的富集。沿水流路径上DO会被不断消耗,进入厌氧环境后,生成的NO3-N可能会发生反硝化和硝酸盐异化还原为铵(DNRA)反应,由于DNRA反应速率较低,研究区主要的NO3-N还原机制为反硝化作用。深层地下水中高浓度的NH4-N与沉积物中DON的分解过程相关。研究区沙湖监测场季节性水位波动会导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发生频繁交换。地表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会使地下水中DO浓度升高,促进硝化作用,使更多NH4-N被氧化为NO3-N,造成地下水中NH4-N浓度降低,而NO3-N明显富集,同时沉积物中吸附的NH4-N较少;随着DO被不断消耗,硝化作用逐渐减弱,反硝化作用增强,伴随着NH4-N逐渐累积与NO3-N的消耗;地下水向地表排泄过程中,高浓度的NH4+交换出沉积物表面吸附的Ca2+和Mg2+,使沉积物中NH4-N的吸附量升高。此外,研究区近十年来地下水水位显著下降,导致地表水的入渗强度增大,促进了沉积物中吸附的NH4+的解吸附,同时硝化作用增强,更多NH4-N转化为了NO3-N。4、在区域尺度,受到沿流动路径上的水动力和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耦合过程的控制,地下水中NO3-N浓度持续降低,同时NH4-N逐渐富集。大型河流盆地沿水流方向上地表水-地下水作用模式发生改变,补给区地表水持续补给地下水;排泄区地表水-地下水显示出季节性相互作用关系。由于地表水中NH4-N浓度往往较低,补给区地表水的入渗会促进沉积物中吸附的NH4+的解吸附。此外富含DO的地表水进入地下水中后,会促使NH4-N经硝化作用转化为NO3-N,导致地下水中NH4-N浓度降低,而NO3-N浓度则明显升高。沿水流方向上DO浓度降低,硝化作用逐渐减弱,反硝化作用增强,伴随着NH4-N逐渐累积与NO3-N的消耗,进入排泄区后,NH4-N浓度达到最高,同时NO3-N相对最低。排泄区频繁的地表水-地下水交换会加强沉积物对NH4-N的吸附作用,导致更多的NH4-N储存于靠近地表的粘土沉积物中。因此,排泄区沉积物中可交换态NH4-N的含量远高于补给区。
其他文献
阐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教育信息化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努力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同时也能够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内涵,对生活在不同民族聚集区的儿童身心发展起到不同的影响。如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西藏牧区的教育工作者也更加开始关注本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避免少年儿童和幼儿群体的思想被消极文化所侵袭、消解本民族文化。本文中就将立足西藏牧区的实际情况,探究其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期望能够为学前教育工作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者对乙肝病毒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接诊的122例乙肝病毒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对乙肝病毒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职业等资料,分析乙肝病毒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122例患者中乙肝病毒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7.54%(58例),64例未知晓乙肝病毒相关知识;Logistic多因素回归
新时期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倡导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一节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为例,分析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碎片化、思维能力培养浅层化、教学活动形式机械化等,提倡设计具有整体性、渐进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
“视唱练耳”课程属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重要教学内容,历来受到重视。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并深入探讨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路径,具体涉及优化语言运用、聚焦音乐听力教学、激发艺术潜能等方面,以供参考。
<正>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新课改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也日新月异,且各有千秋。其中,情境教学是较为有效的方法,是伴随现代英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下面,笔者将结合八年级上册Unit 3 Reading教学中情境的有效运用,从教学设计和策略的角度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一、热身环节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语境热身环节是阅读教学的初始环节。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营造愉悦氛围,为阅读
期刊
青贮玉米是禾本科牧草中最理想的青贮饲料,营养价值高,适宜青贮加工。本文对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的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实施收获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青贮玉米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电商直播被视作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新绿洲”,对顾客在线购买意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基于SOR模型和顾客感知价值理论,提出感知价值五维度,构建电商直播刺激下顾客在线购买意愿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电商直播刺激因素正向影响顾客感知价值五维度;顾客感知价值五维度正向影响顾客在线购买意愿;顾客感知价值在电商直播刺激因素与顾客在线购买意愿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本研究丰富了电商直播情境下顾客在线购买意愿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