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改性杉木机理及改性材在家具应用中的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作为我国人工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木材加工、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杉木存在结构疏松、材质轻软、强度低、易燃等缺陷,限制了其在家具、地板、木结构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杉木中闭塞纹孔的存在使得改性剂渗透困难;现有改性方法难以获得理想效果,导致杉木改性研究进展缓慢。针对此,本文以人工林速生杉木为研究对象,采用硅酸盐为浸渍改性剂,通过负压-正压交替的“呼吸法”改性工艺对杉木进行改性处理,制得了集高质高强、尺寸稳定、环保无毒、阻燃抑烟等优异性能于一体的改性杉木,并对其改性工艺、改性机理、改性后杉木的基本性能和改性材在家具应用中的主要性能进行了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1)与酚醛预聚体有机浸渍改性剂相比,硅酸盐无机浸渍改性剂更有利于保持杉木本身的环境学特性、提高杉木热稳定性以及耐水性能,且浸渍效果更好。与真空逐级加压法相比,呼吸法改性工艺能使更多的改性剂进入到木材中,和杉木中基团形成更多的氢键缔合与化学键结合;同时对杉木的物理力学性能、耐水性能、阻燃抑烟性能、耐热性能起到更好的提升作用。(2)对杉木硅酸盐改性工艺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改性过程中各因素对改性杉木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各工艺因素对增重率的影响程度分别为浸渍压力>硅酸钠浓度>浸渍时间>呼吸次数。改性杉木在硅酸钠溶液浓度为31.60%,浸渍时间为3.80h,浸渍压力为0.7MPa,呼吸次数为6次时,浸渍效果最佳。(3)经硅酸盐改性处理后,杉木密度、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冲击韧性均得到大幅提升;三切面质量磨损率和木材吸水率显著降低。杉木由易燃变为难燃,耐火性能显著提高,且阻燃和抑烟效果良好;燃烧残余炭结构较完整。同时,改性处理对杉木的颜色影响较小,木材基本上维持了原有颜色特征。光泽度上,杉木改性材略小于素材,但分布规律基本相同。改性后杉木径切面与弦切面的纹理间距、纹理粗细、纹理疏密程度并未出现明显变化;纹理灰度与背景灰度稍有降低,且两者之间差别变大,使得纹理较素材明显。(4)SEM分析证实,经呼吸法处理后,负压-正压交替可破坏闭塞纹孔的纹孔塞,打通改性剂在杉木中渗透和迁移的通道;排出木材内部空气,使得木材浸渍效果较佳。相比于素材,硅酸盐改性剂产生的物理与化学双重作用使得改性杉木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改性杉木径向和横向Si元素含量变化进一步验证了呼吸法对闭塞纹孔的打通效果。通过XPS测试发现,改性杉木沿横向从表面到30mm处均出现了C、O、Na和Si元素,其相对含量差异较小,且各处的Si-O-C结合结构的吸收峰强度基本相同,揭示了改性剂较好浸入到杉木中间,且均匀性良好。(5)以“温莎椅”为分析模型,采用Solidworks建模软件与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对杉木素材和硅酸盐改性材在实木家具中的应用进行了力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标四级试验水平下,改性材模型所施加荷载引起的结构或构件的应力均小于改性杉木的容许应力,且产生的形变量与应力均较素材小,表明椅子的结构强度满足荷载标准下的使用需求。硅酸盐改性杉木材用于实木家具的制作是切实可行的。(6)硅酸盐改性处理使杉木的水性漆接触角较素材稍变大,仍处于部分润湿状态。改性处理对杉木表面水性漆的涂料附着性能影响微弱,且小于油漆类型与涂刷遍数带来的影响。当选择水性漆作为杉木的表面涂饰时,底漆面漆分开的类型能达到更好的涂饰效果,且涂刷遍数应达到底漆2-3遍,面漆2-3遍。若选择底面合一型的水性漆时,应涂刷4遍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附着性能。改性处理使杉木榫接合性能得到较大提高,抗拔强度增幅30%,抗弯强度增幅17%。榫头与榫眼的最佳过盈配合量:素材为1.5mm、改性材为1mm时,榫接合抗拔强度与抗弯强度最大。
其他文献
目的:组织工程气管为长段气管重建提供了良好的修复材料,极大程度改善了长段气管缺损(或狭窄)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但目前基于静电纺丝和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工程气管存在诸多问题,构建过程耗时长,常用的含有TGF-β3的软骨诱导体系效率低,所得软骨细胞表型不稳定。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小分子化合物Karotogenin(KGN)预处理与TGF-β3常规诱导进行结合,以提高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效率,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控制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β-catenin作为传递该信号的核心分子,其蛋白稳定性受到精密调控。一旦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成员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调控紊乱,过量的β-catenin就会累积,最终促进细胞恶性增殖。许多癌症,尤其是结肠癌,已经被证明是由于过度激活的Wnt/β-catenin信号导致的。因此,通过特异性降解β-caten
植物病害的自动识别对我国农业发展十分重要,快速高效的识别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植物病害对农业从业者造成的经济损失。针对植物病害图像识别问题,利用深度学习网络可以以端到端的方式学习,从而获得更好的识别效果和更高的识别效率。本文以深度学习方法为基础,引入动态领域自适应方法来解决植物病害图像识别任务中样本数据量少的问题,引入基于Transformer的细粒度识别方法来解决同类植物不同病害之间难以识别的问题。本
样本失衡困扰目标检测任务良久,目标检测任务中的样本失衡包含了正负样本失衡、难易样本失衡、小目标与大、中目标失衡等。目前,针对正负样本失衡和难易样本失衡,诸多目标检测任务已经做了很好的实践,例如Faster RCNN的RPN结构、Retina Net的Focal Loss从不同角度降低了正负样本失衡和难易样本失衡的影响。小目标在训练总样本中的占比小,导致了小目标与大、中目标间的损失失衡,使得检测模型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基于位置的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室内定位技术在医院远程看护、资产管理、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室内定位技术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在室内定位使用的技术中,蓝牙低功耗技术(Bluetooth Low Energy,BLE)因其低成本、功耗低且定位精度较高的特点成为研究热点。而现有的定位方案难以在定位精度和成本之间取得较好平衡。本文综合考虑定位精度和系统成本
近年来,由于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水平井勘探开发需求日益升级,迫切需要提高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技术以满足生产需求。然而,目前国内外的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方法远探测及前视能力不足,无法达到石油工业实际工程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随钻远探测及前视电磁波测井方法研究,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本文首先基于随钻远探测及前视电磁波测井理论,提出了快速汉克尔变换及有限元素法两种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正演模拟研究,
随着能源互联网建设进程的推进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渗透,电网运营主体将趋于复杂多样化,信息类型将趋于异构多源化。态势感知技术是提高电网“感知预测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的关键。但现有的电网态势感知体系在量测信息准确度评估、不确定性因素预测、柔性资源潜力挖掘、多元用户互动能力评估等关键环节均难以满足智能配电网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国网“三型两网”战略的制定将伴随着泛在电力物联
随着大数据的兴起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传输对总线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并行传输技术的发展受到了时序同步困难、信号偏移严重,抗干扰能力弱以及设计复杂度高等一系列问题的阻碍。与并行传输技术相比,以SerDes(Serializer,De-serializer)系统为代表的串行传输技术的引脚数量少、扩展能力强、采用点对点的连接方式,而且能提供比并行传输更高的带宽,因此现已广泛用于嵌入式高速传输领域。
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由于临床发现多是晚期而使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目前认为,EOC易于转移及广泛播散的特点是造成其生存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而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过程均依赖于肿瘤血管的行成。目前卵巢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及术后化疗为主,然而传统的化疗药物带来卵巢癌复发、耐药、生存率低下等问题。最近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肿瘤血管新
目的:中性粒细胞哮喘作为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症状控制差,急性加重频繁,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已明确可在嗜酸性粒细胞哮喘中发挥治疗作用,但对中性粒细胞哮喘的治疗效果仍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 R)作为一种配体激活性转录因子,在生物体内广泛表达,参与许多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