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峡东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古杯化石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W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宜昌地区是国内外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研究的经典剖面所在地。区域内寒武系梅树村期岩家河组或同期地层内壳体化石的研究程度较高,然而其上覆地层化石研究基础十分薄弱。硕士研究生期间笔者在导师指导下对湖北宜昌和长阳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多个剖面进行了测制,并进行了取样和多次补样,经室内酸蚀处理后在艾家河剖面水井沱组上部发现了多门类壳体化石。特别重要的是在这些壳体化石中发现了体式保存的精美古杯化石。初步研究认为可划归为2属和2未定种[Robustocyathellus. sp(小壮古杯)和Rotundocyathus.sp(圆角古杯)],在早期导师工作的基础上,笔者选取水井沱组的古杯化石为硕士论文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系统研究。早期学者研究表明宜昌地区最古老的古杯化石出现在下寒武统天河板组的中上部。因此,水井沱组古杯化石的发现不仅使宜昌地区古杯化石的首现大大提前,还能与天河板组的古杯礁组成演化序列,为华南古杯的系统演化和礁体形成和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化石材料。值得一提的是本文研究一改古杯传统的薄片研究方法,利用微弱的酸蚀处理方法,获得了大量碎片或呈三维立体保存的锥管状的体化石或骨骼系(scleritome)。这些发现为多角度宏体理解古杯动物的内部解剖和整体形态提供了独特的化石材料,为理解古杯动物的骨骼构成和分泌方式,以及它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信息。水井沱组中的三维保存的古杯化石的一些骨骼结构和传统意义上的定义有一定出入。本文主要内容为对古杯化石的描述,力求全面客观的反映所研究的古杯化石的结构特征,为进一步对古杯动物的分类及结构研究提供材料。传统认为古杯的主要骨骼结构为外壁、隔板和内壁,板间室和中央腔为空腔;此次笔者研究的古杯化石,经过电镜扫描成像发现:古杯板间室和中央腔为实心结构;在板间室两侧边有厚度为5μm的薄板状骨板(隔板)对其进行包裹;相邻板间室侧壁(隔板)相互平行但不直接接触,之间有约为20μ m的空隙;中央腔与内壁之间也有约20μ m宽的间隙。能谱分析显示化石主要成分为磷酸钙,并有一定硅质含量;板间室和中央腔内部物质的成分一致,外壁和隔板成分一致,且板间室和中央腔内部物质硅质含量高于外壁和隔板硅质含量。古杯外壁及隔板在保存过程中发生硅质交代,中央腔和板间室内部被含硅物质填充。在对古杯进行研究过程中,在其骨骼近表面发现许多微型钻孔,有的钻孔内部原位保存着微生物体,文中笔者也对这些微钻孔及微生物体进行了初步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理论和模守恒赝势方法,在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下,系统地研究了不同二氧化铪(Hf02)结构的电学、介电、振动和弹性力学等方面的性质。同时我们采用不同的泛函:Troullier-Martins type(TM), Hartwigzen Goedecker Hutter(HGH)进行测试。我们计算得到电子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玻恩有效电荷、介电张量、布里渊区中
高家山生物群作为埃迪卡拉生物群晚期主要代表,为早期生命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化石证据。作为高家山生物群中非常重要的一员——瓶状微化石,已经开始越来越为学者所关注,从瓶状微化石的形态分类以及归属问题,到瓶状微化石壳壁的微细结构以及成分,学者们均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主要是以陕南宁强胡家坝乡高家山剖面所产出的瓶状微化石为主要研究对象,该地区所产出的瓶状微化石保存形态完好,化石数量大,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
Cs原子喷泉钟是目前复现“秒”定义时间频率基准装置,具有最高的准确度,作为基准钟标校其他原子钟,是一个国家时间频率系统的基础。Cs原子喷泉钟由光学系统,物理系统,电路系统与控制系统组成,以脉冲的方式工作。Cs原子喷泉钟光学系统提供铯原子操控与跃迁几率探测用的所有激光,是实现Cs冷原子样品,形成原子喷泉以及双能级探测的关键,其性能高低直接影响Cs原子喷泉钟整机运行及其性能指标,所以研制符合Cs原子喷
通气组织(aerenchyma)是植物体内薄壁组织中气室或空腔的集合。水生和湿生植物根、茎内常具形式多样的通气组织。通常通气组织结构复杂但功能单一,传统观点认为它是氧气运入植物体内的通道。除了根、茎内,叶片和果实的果皮中也有通气组织。通气组织分为两种:裂生型通气组织和溶生型通气组织。裂生型通气组织是细胞间有规律的分离形成的;而溶生型通气组织则是细胞经历细胞程序型死亡后,细胞解体形成。水烛香蒲(Ty
高家山生物群是以具矿化骨骼化化石为主,兼有软躯体后生动物及宏观藻类化石的一个多门类化石组合。化石主要产于陕西宁强地区埃迪卡拉系灯影组高家山段中上部,震旦系-寒武系界限连续沉积层序之下,时限约为551-541Ma,介于埃迪卡拉型动物群与早寒武世小壳动物群之间。高家山生物群中具矿化壁骨骼类化石主要包括矿化的管状化石(克劳德管、震旦管)、瓶状微化石以及一些其他骨骼化化石,这些化石面貌与埃迪卡拉型动物群和
从古至今,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都是相当严重的,而用病毒动力学来研究传染病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在考虑病毒动力学模型时,引入时滞和抗体免疫反应可以更好的刻画相对应的病毒传播及免疫应答等动力学性态,因此本文主要从数学上讨论了带有时滞和免疫反应的病毒动力学模型的稳定性态。模型的动力学性态是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和运用Routh-Hurwitz判据来进行分析的。基于此,我们主要讨论了以下内容
就植物个体间的相互而言,竞争作为一种负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塑造植物种群与群落的主要生物因素,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促进作用在塑造不同尺度上的植物系统时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的促进作用是相邻的植株借由改善其周围环境来降低食草动物、潜在竞争者以及极端环境的影响,这主要是通过冠层过滤、微生物、菌根网络和水力的上升来实现的。而且,“胁迫梯度假说”(SGH)也预测了促进作用与竞争作用沿着环境
本研究利用1998年4月-2009年12月的SPOT-NDVI数据集,1987年、1999年和2007年的TM图、1978-2009年的气象资料、及野外调查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空间插值和监督分类等多种方法,研究了大巴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以神农架林区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旨在揭示环境变化背景下亚热带森林植被指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获得以下结果和进展:(1)12a来大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硅)和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由于禁带宽度较窄,已经不能适应半导体技术发展的要求。氧化锌(ZnO)和氮化镓(GaN)作为典型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由于GaN材料激子束缚能低,仅为22meV,不适合作为短波长发光器件,且其生长温度较高,不适合大规模生长。相比之下,ZnO禁带宽度为3.37eV,激子束缚能高达60meV,很适合作为短波长发光
研究目的:1.探索实验室条件下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ouricus)饲养与繁殖的方法及冬眠阵的发生规律。2.比较废用状态下达乌尔黄鼠和大鼠骨骼肌胞浆钙调节功能及肌质网钙调节功能的异同。3.研究川芎嗪对吊尾大鼠骨髂肌胞浆钙调节功能及肌质网钙调节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1.参照动物野外冬眠洞穴的主要生态环境参数,建立人工冬眠屋,采用传统锯末技术记录冬眠阵;2.定磷法测定骨骼肌N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