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K9在移植物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l8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小鼠移植物血管病变模型的建立以及PCSK9表达分析目的:比较当前常用的3种不同血管吻合方式,在构建小鼠移植物血管病变模型上的差异,选出最适的方式构建小鼠移植物血管病变模型,明确PCSK9在小鼠移植物血管病变模型中的表达。方法:1.将雄性C57Bl/6(H-2b)与BALB/c(H-2d)小鼠作为供体,无菌环境下分离腹主动脉,采用端端吻合法、袖套法和套管缝合法与受体C57Bl/6(H-2b)雄性小鼠的腹主动脉进行原位吻合。2.记录血管移植手术相关参数:小鼠体重、小鼠主动脉直径、受体动脉准备的时间、动脉吻合时间和总手术时间,持续观察术后小鼠肢体活动8周。3.在术后第八周收集移植血管进行HE和Masson染色。4.在无菌条件下,采用袖套缝合法构建小鼠移植物血管病变模型,在移植术后第8周收集受体小鼠血清、移植血管、肝脏、小肠、肾脏等样本进行PCSK9表达水平的检测。运用ELASA检测血清中PCSK9含量,并用WB和IHC分析受体小鼠移植血管、肝脏、肾脏、小肠中PCSK9的表达水平。结果:1.三种血管吻合方式均能成功构建小鼠移植物血管病变模型,且不同血管缝合方式移植血管病理严重程度没有差异,其中袖套法血管吻合时间和总的手术时间最短。此外,袖套法和套管缝合法相比端对端吻合法具有更小的出血量。且在三种缝合技术中,袖套法手术成功率最高。因此,我们认为袖套法吻合血管相比于端端吻合法和套管缝合法更适应于小鼠移植物血管病变模型的构建。2.采用袖套法构建小鼠移植物血管病变模型,移植术后第8周进行血清PCSK9的ELISA检测发现同种异体移植组血清中PCSK9含量相比同系移植的增高,同时收集受体小鼠中的移植血管、肝脏、肾脏、小肠进行PCSK9蛋白表达分析发现:在同种异体移植小鼠中,移植血管和肝脏中PCSK9表达增高。上述结果提示,PCSK9可能参与小鼠移植物血管病变的狭窄。结论:1.袖套吻合血管优于端端吻合法和套管吻合,更适用于小鼠移植物血管病变模型构建。2.在移植物血管病变模型中,PCSK9在循环血液、移植血管局部、肝脏表达增高,提示其可能参与移植物血管病变。第二部分PCSK9在小鼠移植物血管病变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探讨PCSK9在小鼠移植物血管病变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在无菌环境下,游离BALB/c(H-2d)小鼠的腹主动脉,分别移植到雄性Pcsk9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雄性C57Bl/6(H-2b)小鼠。在移植术后第2周,用IHC检测移植血管部位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浸润情况,用RT-q PCR检测移植血管局部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2.在术后第8周收集移植血管进行HE,EVG和Masson染色,明确Pcsk9基因敲除对于移植血管病理改变的影响。3.用移植术后的血清刺激来自WT小鼠和Pcsk9-/-小鼠的BMDMs和VSMCs,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用Edu和WB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4.用移植术后的血清刺激来自WT小鼠和Pcsk9-/-小鼠的VSMCs,用蛋白印迹检测MEK通路、TGF-β/Smad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改变。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手段验证体内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1.Pcsk9-/-组移植血管病变中F4/80+巨噬细胞相比WT组中浸润明显减少,而CD3+T细胞浸润在这两组中无明显差异,Pcsk9-/-组移植血管病变中Il1b、Il6、Il18、Ifng、Tgfb、Ccl2、Vcam1的m RNA表达低于WT组。2.Pcsk9-/-组移植血管I/M比值,新生内膜面积,胶原纤维的沉积明显低于WT组。3.Pcsk9-/-BMDMs与WT BMDMs在细胞迁移数量和Edu阳性细胞数量方面没有差异,而Pcsk9-/-VSMCs在细胞迁移数量和Edu阳性细胞数量要低于WT VSMCs。4.Pcsk9-/-VSMCs与WT VSMCs在MEK信号通路,TGF-b/Smad3信号通路活化程度上没有差异,而在NLRP3炎症小体通路中,Pcsk9-/-VSMCs中NLRP3小体的活化程度低于WT VSMCs。在移植血管局部,用WB和IHC检测显示:Pcsk9-/-组小鼠移植血管中NLRP3和IL-1β的蛋白表达低于WT小鼠。结论:1.Pcsk9基因敲除可以减少移植血管局部巨噬细胞募集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移植血管新生内膜的形成和胶原纤维的沉积。2.Pcsk9基因敲除抑制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3.Pcsk9基因敲除抑制平滑肌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活化。第三部分PCSK9抑制剂对人源化PCSK9小鼠移植物血管病变模型的影响目的:探究PCSK9抑制剂(Evolocumab)对人源化PCSK9小鼠移植物血管病变模型中的作用方法:1.将雄性C57Bl/6(H-2b)与BALB/c(H-2d)小鼠作为供体,无菌环境下分离腹主动脉,移植到人源化Pcsk9转基因小鼠。在术后,每2周给受体小鼠皮下注射Evolocumab(10mg/kg)或Ig G,在术后第8周获取各组肝脏组织,通过WB和IF分析肝脏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表达。2.同时在术后第8周获取各组移植血管进行HE、EVG和Masson染色,明确PCSK9抑制剂对人源化PCSK9小鼠移植血管病理的影响。结果:1.PCSK9抑制剂(Evolocumab)注射组肝脏LDLR的表达高于Ig G组和同系移植组。2.PCSK9抑制剂(Evolocumab)注射组血管I/M比值,新生内膜面积,胶原纤维的沉积明显低于Ig G组。结论:PCSK9抑制剂(Evolocumab)能够在人源化PCSK9小鼠中发挥作用,抑制肝脏LDLR的降解,改善移植物血管病变。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子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摩尔定律”逐渐失效。以在计算机系统中扮演核心地位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为例,虽然其产业和技术发展都比较成熟,然而其数据存储是易失性的,断电即会丢失全部数据。基于铁电材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被认为是下一代随机存
制药废水由于含有大量药物、制药原料和药物合成中间体,进入水体后导致污染物留存时间长、难降解、毒性大等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去除制药废水中典型污染物如酚类和药物是目前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光催化技术由于其高效、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一种Aurivillius型光催化材料钨酸铋(Bi2WO6)因其独特的层叠式结构和可见光催化活性,得到研究者的关注
超小发光金纳米粒子(AuNPs)因其光学性质可调控、表面易功能化修饰、生物相容性良好以及可有效肾清除等特点,在光学检测、生物传感、细胞成像及疾病诊断等领域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睐。针对目前发光AuNPs具有较低的荧光量子效率和肿瘤靶向效率以及在生物医学应用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本论文以含有与Au相互作用强的官能团(-SH)和弱的官能团(-NH2和-COOH)的巯基试剂谷胱甘肽(GSH)为表面配体,通
学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高效、零碳排放的特点,在新一代汽车运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阴极氧还原反应(ORR)的铂(Pt)基催化剂高昂的成本极大地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开发高活性的非贵金属ORR催化剂才是PEMFC广泛应用的根本解决方案。在目前研究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中,金属-氮-碳(M-N-C)催化剂以其在酸性介质中较好的催化活性将有望取代Pt基催化剂。然而,M-N-C催化剂在PEM
背景:直肠黏液腺癌(Rectal mucinous adenocarcinoma,RMAC)是直肠癌的一种组织学亚型,特征是分泌胞外黏液、黏液湖成分占肿瘤体积50%以上,局部进展期RMAC推荐新辅助放化疗后再行手术。然而,与直肠常规腺癌相比,黏液腺癌预示着新辅助治疗敏感性欠佳、病理缓解及肿瘤降期率均相对较低,因此极早筛选出对新辅助放化疗不敏感的黏液腺癌患者群,对进一步选择个体化治疗尤为重要。磁共振
12月5日,在第17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举行期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所全资所有的上海衡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热工空调事业部举办了一场新产品发布会,隆重推出了新研发的船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和冰温保鲜冷藏系统两项新产品。来自船东、船厂、总体设计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约100多位嘉宾出席发布会。七○四所所长、上海衡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童小川致欢迎辞,欢迎嘉宾的光临,并感谢各位来宾一直以来对七○
期刊
板是重要的结构组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中。除了均匀的光板,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板,如阶梯形板、多跨板和位于不均匀地基上的板。板厚度的不连续、内部支撑和不均匀地基等因素会引起相关的物理量发生突变而形成界面,这会给板问题的求解带来困难。匹配界面及边界(matched interface and boundary,MIB)方法是一种可以有效地处理由物理量突变引起的界面的数值方法。虽然MIB和插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是一种将氢气和碳氢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的发电装置。目前,使用生物质燃料进行发电是SOFC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中,生物醇是以羟基为特征官能团的液态生物质燃料。生物醇的体积能量密度比氢气更高,运输成本更低,且便于储存,可作为理想燃料用于SOFC发电。目前SOFC电池的阳极主要为Ni基金属陶瓷,直接利用生物醇容易造
目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通常呈进行性发展,早期诊断与治疗是延缓病情进展的关键,探索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机制以及预防措施是骨科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股骨头局部炎性巨噬细胞浸润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要病理征象,因而在预防和治疗各种巨噬细胞相关疾病方面有很大潜力的姜黄素在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方面具有一定的前景。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姜黄素对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及机制,以及探究姜黄素对早期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