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Fi位置指纹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在军事和民用等多个领域提供着全天候的定位服务。由于建筑物对无线电信号有屏蔽作用,GNSS无法在室内提供准确的位置服务,尤其是在井下、隧道以及地下商场等地方。因此,研究室内定位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WiFi技术的普及推动了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室内的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在为终端设备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同时,用来判定链路质量的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具有标识位置的功能。本文围绕基于WiFi位置指纹的室内定位技术展开研究,旨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室内定位的精度和实时性。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室内定位精度提高算法。本文围绕RSSI的特性展开分析,重点分析了RSSI的时间特性、距离特性和分布特性,为RSSI数据的预处理提供指导。随后本文分析了选取RSSI的不同特征作为位置指纹对定位误差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高斯滤波的指纹库预处理方法,该方法降低了指纹库的噪声,提高了指纹库的准确度。为解决加权K近邻(Weighted K-Nearest Neighbor,WKNN)定位算法中近邻个数K难以选择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改进的自适应WKNN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定位精度。(2)研究室内定位实时性提高算法。针对大规模指纹库在线定位阶段实时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敏感哈希(Locality Sensitive Hashing,LSH)算法改进的WKNN算法。该算法在定位时有效地缩小了指纹库的搜索范围,从而缩短了在线定位时间,提高了定位实时性。(3)开发便携式室内定位系统。本文开发了一款基于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架构的室内定位系统,客户端基于Android平台,服务器端基于Spring Boot框架。客户端负责向服务器发送定位请求,服务器负责解算位置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将位置显示在地图上。本文最后的测试实验表明该系统在室内定位场景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其他文献
为了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财政控制效果,提升工程项目的投资和资本运用的效益,建设单位要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建筑央企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控制,全面推进金融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本文整合现有的财务共享中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财务基础工作、加强资金控制等具体举措和方法,加快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步伐。同时,精准捕捉强调决策支持、注重价值创造等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未来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契机点,助推建筑央企财
本试验旨在研究饵料中不同糖源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筛选出南美白对虾的最适糖源。选择800尾南美白对虾按照单因子试验设计将其均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200尾南美白对虾。各组南美白对虾依次投喂糖源为果糖、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饵料。试验周期为42天。试验结束,检测各组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等生长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蔗糖组和淀粉组的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果糖
<正>上海市静安区南西幼儿园的前身是上海女子师范附属幼稚园,由陈鹤琴先生于1945年亲手创办。作为上海市陈研会基地,幼儿园以“活教育”理论为基石,建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课程模式。在陈鹤琴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南西幼儿园积极开展“学陈师陈”的系列专题活动,既表达对陈鹤琴先生的敬意与怀念,也希望教师能够进一步感悟并传承“为了一切儿童发展”“儿童发展优先”的理念,不断践行“活教育”思想,让游
期刊
为保证被夹持物品的完好以及机械手夹持的稳定性,提出了基于STM32的机械手夹持力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解决了在机械手夹持过程中夹持力控制问题。采用PID为控制策略,CAN总线为通讯方式,创新地提出无外置传感器的方式,实现机械手夹持力闭环控制。
随着山区高速公路的蓬勃发展,填土高度在20m以上的高路堤及高填方涵洞已经屡见不鲜,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线形标准的要求,有效利用废方,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因此在对高填方涵洞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高填方涵洞不断增多,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对高填方涵洞受力情况认识不够深入,以及在高填方涵洞土压力计算时缺乏合理的土压力计算公式,导致部分涵洞在施工或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病害,增加了维修费用;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商住混合的居住区周围存在大量的商业、服务业人工照明,比如路灯、装饰照明、广告招牌静动态照明、LED广告屏等,使人在夜间光暴露的频率与强度不断增加,而光是影响人体生理节律的重要环境因素,如大脑活动、体温、神经内分泌功能、情绪和昼夜节律等,因此这些照明对人的夜间生活及休息产生了严重的光侵扰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开展了大连市室外光环境实测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夜间室外光源对室内人的干扰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急诊手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84例急诊手外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感染率、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伤口愈合程度、患指屈伸度
经过长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由“地域性现象”向“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变,并进入新时代。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
出生、成长于互联网普及之前且现已进入中老年阶段的“数字移民”,在数字技术应用、数字媒介素养和数字文化理解方面,均与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数字原住民”有很大差异,也决定了“数字移民”在当下数字化生存环境中必然面临再适应和“再社会化”的挑战。从技术应用、社会行为和文化认同等三个维度对“数字移民”数字化生存适应性进行观察,发现“数字移民”在技术的生活场景应用与数字交往等方面适应性较好,在文化认同层面适应性最
普通的机械臂不符合人体构造且只有微机控制和程序控制,在使用时机械臂往往不能很好地按照人的思维去操作。对此,通过3D打印制作设计出一款与人手1∶1还原的同步机械手。该装置主要由体感机械手套和机械手组成,体感机械手套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人手动作信息,通过蓝牙发送给仿生机械手,机械手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做出相应的同步行为,使得机械臂能够同步模仿人的行为,不需要身处环境中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做出取物操作。经过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