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指向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语文课程改进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生活的折射,内蕴着人们的心理逻辑与认知方式。语言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语言生活也随之改变,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生活,语言能力的培养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必须做出改变。没有高水平的语言能力,个体就不会拥有高质量的语言生活。个体的语言能力是其语言学习与表达的基础和起点,对其心智发展和语言学习具有重要价值。语文课程的设科之本就是语言能力的培养,新时代我们必须聚焦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进行语文课程的改进,实现语文课程在语言能力发展上的变革。本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理清人工智能时代,各种新兴媒介技术高度智能化之后,语言能力产生的语言生活背景:人机交流更加频繁;多语言更加交互;语言资源更加丰富;语言学习更加智能化。基于KSCs目标分类理论,本研究将语言能力分为五个维度,即元语言能力、认知语言能力、功能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言素养能力。元语言能力是指人们对语言的反思、调控、适应与发展的能力;认知语言能力是指人们对语言知识掌握的能力;功能语言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技能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社会语言能力是指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素养能力是指人们的语言审美、语言创新与语言道德发展能力。人工智能时代人们语言生活的特点赋予了语言能力新的内涵,语言能力培养的新需求也给语文课程在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教师角色转变诸方面带来了挑战。根据人工智能时代语言能力培养的新内涵编制语言能力水平问卷,对苏南地区4所小学的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水平进行实证调查,通过数据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小学生语言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小学生元语言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小学生的元语言意识有待进一步的发展;认知语言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小学生群体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总体发展状况较好;功能语言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小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尚可,但人工智能时代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了扩展,因此小学生的功能语言能力还有待完善;社会语言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生有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意愿,但小学生的跨文化进行交际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语言素养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生能注意运用语言的规范,但是语言审美、语言思维和创造力还有待加强。最后根据以上研究,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出发,提出了小学语文课程改进的路径与教学策略。小学生语文课程改进的路径从语言知识体系的调整与运用两个方面入手。语言知识体系的调整主要包括,语言知识的内容、语言知识体系变革的原则、语言知识体系变革的策略;语言知识的运用方面包括引导体验丰富语言知识、通过领悟提炼语言知识、反复实践运用语言知识、深刻反思内化语言知识。指向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小学语文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包括语文课程教学中应注重情境体验;语文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多元对话;语文课程教学中应注意语言素养的培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应注重智能技术的运用。
其他文献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物质、能源和空间。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矛盾。20世纪以来,人口剧增、资源减少、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自然资源管理问题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自然资源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都离不开自然资源数据和信息的支撑,在宏观领域,绿色GDP核算思潮催生了SEEA系,在微观领域,环境会计逐渐融入企业日常核算。SEEA脱胎于SNA反映经济发展中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跨境资本流动的大进大出使得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金融稳定遭受严重冲击,触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市场动荡。后危机时代,跨境资本流动呈现出波动幅度增大、波动周期缩短的新特征,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也在这种资本流动的往复中不断承受压力,甚至遭受系统性冲击。因此,对大多数新兴经济体来说,管理跨境资本流动,尤其是具有顺周期性、易超调、波动性大的短期资本流动,是一项严峻
工作团队由于其机动灵活及对组织绩效的高贡献,成为组织运营的基本工作单元。随着外部环境动态性、复杂性和竞争性日益增强,团队工作内容日益复杂,诸如探索与利用、集权与分权、规则与效率、标准与创新等矛盾问题不断涌现,团队的不同产出结果之间的张力效应逐渐显现,团队效能的提升机制越来越复杂,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下提升团队效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领导是团队效能的众多影响因素中不可替代并且至关
南北朝时期,史载往来于南北间的聘使多以才学见称于世。著名文人担任聘使,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文学优赡是文人参与交聘的重要前提,而交聘文人也以其独特的身份优势,促进了南北的文化交流。本文立足于南北朝交聘文人及其创作,以“交聘”作为视角,考察南北朝时期文人参与交聘活动的现象以及交聘中的文人创作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南北朝文人交聘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拓展南北朝文学的研究。全文围绕以下四个
学位
亚当·斯密(1723-1790)作为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在政治法律领域也有着巨大贡献。其中,斯密的政府起源思想,凝聚了斯密的法理学或政治法律思想最为精华的部分。本论文旨在准确阐释斯密的政府起源思想,厘清其内在逻辑、价值意义。除结论外,正文主要由如下几部分组成:第1章为绪论,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从现有文献看,斯密的政府起源思想主要体现在斯密对政府的最初形态、政府的
正当程序原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早起源于英国1215年《自由大宪章》第39条,后经一系列法律文件的确认,最终发展成为了英国法中一项核心原则。受英国法的影响,正当程序原则在北美大陆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美国独立后颁布的宪法第五和第十四修正案,使得正当程序原则发展成为了美国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正当程序原则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成为这
学位
《良友》画报是我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的新闻画报,从1926年创刊,至1945年停刊,共发行了172期的《良友》画报,以及2期特刊。《良友》画报内容丰富,是珍贵的民国历史研究资料,彰显了民国时期的设计审美、设计思想与设计文化。本文以《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中探究新女性形象建构的相关设计问题。《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图像,较为翔实地记录了民国时期女性形象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体现
政治共识是政治体系顺利运转的前提,也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当今世界,各种内外因素正在解构现代国家的政治共识。这一现象在后发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国家具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天然的分裂特质,政治体制转型又带来了新的矛盾和冲突。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盲目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容易导致共识破裂。中国目前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同样面临着种种矛盾与困境。如何有效弥合冲突,构建起政治共识是当代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政治共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