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对多晶LaNiO3及其复合薄膜导电性能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电薄膜PbZrxTi1-xO3(PZT)具有优异的铁电、压电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铁电存储器(FRAM)中。基于传统贵金属Pt电极的PZT薄膜会出现严重的电极化疲劳现象,影响电子器件的稳定性。而采用导电金属氧化物电极代替传统金属电极能够有效改善铁电薄膜电极化疲劳。其中LaNiO3(LNO)因其良好的金属导电性、结构和晶格常数与PZT相近成为首选的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但是LNO电极比金属Pt电极的电阻率要大得多,不利于降低电子器件的功耗。本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改善LNO薄膜的导电性,这对促进其在铁电器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的LNO和Au-LNO薄膜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室温四探针、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等实验手段进行表征,系统分析了应变对多晶LNO及其复合薄膜晶体结构及导电性能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衬底Si上制备LNO薄膜,研究加热温度及稳定剂对LNO薄膜生长过程的影响,确定制备LNO薄膜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为923 K时,采用碱性稳定剂制备的LNO薄膜结晶性最好,电阻率最低。添加Au可显著降低LNO薄膜的室温电阻率,降低金属-绝缘转变温度。Au加入对LNO导电性能的改善源于LNO结晶质量的提高和氧空位浓度的降低。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衬底LAO、衬底LSAT和衬底STO上成功制备了 LNO和Au-LNO薄膜,研究了外延应变对多晶LNO和Au-LNO薄膜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及电学性能分析,揭示了应变对外延生长LNO及其复合薄膜导电性能的影响机制。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衬底Si、衬底A1203和衬底MgO上成功制备了 LNO和Au-LNO薄膜,研究了热应变对多晶LNO和Au-LNO薄膜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应变状态下LNO及其复合薄膜电阻率变化的内在机制。从两个角度分析了外加应变对多晶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即宏观应变导致的晶格常数变化和微观应变导致的缺陷浓度变化。两者的作用强弱决定了薄膜电阻率随应变状态的变化趋势。
其他文献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并行计算的发展,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为代表的深度学习算法已经在人脸识别、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CNN的深层次结构——通过反复堆叠卷积模块以实现低层次提取细节特征而高层次提取内容信息。可以说,正是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层次结构赋予了CNN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地位。受卷积网络
不断爆发的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城镇化以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生活空间的健康发展,严重干扰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及个人健康。因此,需要辩证看待“快”,更需要规划、建设“健康城市”。城市的本质是生活,城市生活空间为市民的日常活动提供空间条件,而城市生活空间体系为其提供完备保障。有关城市日常生活及城市生活空间的研究,以及基于慢城理念的城市生活空间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且成熟,但是有关城市生活
伴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中湖泊、河流、林地、草地、湿地等能够截流和下渗雨水的下垫面急剧减少,同时热岛效应导致大型城市内部局部降雨量显著增加。这导致了城市地表径流大大增加,大量的地表污染物随着雨水径流进入雨水管网系统最后进入受纳水体。超过水环境容量的污染物进入城市明渠等受纳水体使得受纳水体的水质恶化,甚至伴随着暴雨,受纳水体的黑臭现象反复发生。本文选择一条城市郊区明渠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降雨条
再生混凝土是由五相材料组成,比普通混凝土更为复杂,选用不同的数值模型,所得模拟试验结论也往往不同。为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本文采用随机骨料模型,从细观层面研究再生混凝土的塑性损伤、各相组成部分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叙述了混凝土的数值模型理论、塑性损伤理论,再生混凝土的塑性损伤是研究再生混凝土的细观缺陷、裂缝、破坏,能够更好地研究再生混凝土的破坏机理。通过Python编程语言和Abaqus中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截至2020年1月底,我国已有33个城市已建设或正式运行城市轨道交通。随着轨道线网的长度和数量日益增长,换乘站的数量也快速增加,换乘效率的好坏是乘客最注重的因素之一,换乘效率低是使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传统轨道交通换乘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专业领域(交通领域/建筑领域)——交通领域往往注重定量效率计算,而建筑领域注重空间环境对换乘效率
在制造系统中,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影响着生产过程的生产率以及设备利用率。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两者关系通常独立串行的,这种独立串行的运行方式极大限制了制造系统的能力。工艺规划与调度集成(Integration of Process Planning and Scheduling,IPPS)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减低成本。本文通过深入研究IPPS的特点,提出相应问题的邻域结
能源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领土面积大,能源分布不均的大国,对于能源的稳定运输一直是制约经济全面发展重要的一环。一般运输石油、天然气用的是管线钢管道,管线钢的焊接问题就随之而来。90年代从美国引进了自保护药芯焊丝半自动焊设备和工艺,成为目前我国管道建设的主流施工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焊接效率和质量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差距。1991年英国焊接研究所发明了搅拌摩擦焊(FSW),作为一种
激光熔化沉积技术是一种基于激光熔覆技术发展而来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成型效率高、粉末利用率高和可设计成分梯度等诸多优势,克服了传统加工工艺复杂、材料去除量大和生产周期长等缺点,可以实现复杂结构件的一体化成型制造,已经被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和汽车制造等领域。在激光熔化沉积金属构件的成型过程中,激光和材料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残余应力,经常使得成型构件发生变形或者开裂,严重妨碍了该技术取得更为广泛的实际
传统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开发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手段。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利用半导体的光催化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清洁能源——氢气,是实现人类社会清洁能源供给的理想方式之一。构筑高效、稳定的异质光催化材料体系,实现多重光吸收并促使光生电荷分离,是实现高效光催化反应的有效方法。两相界面是异质结构协同效应发生的位置,且界面形态直接影响着两相间的结合
介孔TiO2由于具有比表面积高、使用稳定及光催化活性高等优点,使其成为光催化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光生电子-空穴易复合和能带结构造成的太阳能利用率低等。为提高介孔TiO2的光催化性能,本文主要采用高温水相挥发诱导自组装(HW-EISA)法制备出过渡金属元素(Zn、Ni、Cu、Co)掺杂的介孔TiO2,并探究过渡族金属元素掺杂种类和掺杂量对介孔TiO2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