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教:马一浮与复性书院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ck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学术以方法与材料区分新旧,潜在割裂了传统与现代之间学术与历史、价值与知识间的联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儒学复兴的大背景下,马一浮提出“六艺统摄一切学术”的理论,以判教融合分科,整合中国传统学术,复兴儒家文化,挽救世道人心,创办复性书院为之尝试和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分五个部分,首先概述马一浮学术思想的流变与近代国学的走向,考察马一浮与近代各学术流派的对话与分合,及其独特的国学观;其次,分析马一浮从讲学浙大到创办复性书院的历程,考释复性书院创办的内外因缘及办学经过,探讨传统儒学契入现代文化的背景与路径;第三,通过梳理书院简章、马一浮与友人的论争、书院经费问题等,考察复性书院有别于现行教育体制的规制与宗旨,及在现代语境中如何诠释与转化儒学的问题;第四,为复性书院讲学研究,书院以讲会制度与课试展开学术交流与学业考核,综合《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吹万集》《复性书院日记》等文,分析复性书院讲学时期马一浮与书院其他教师所讲具体内容与学生对此的体悟及研习,通过再现书院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氛围,研究书院落实“六艺之教”的实情;第五,为复性书院刻书研究,着重考察在书院专事刻书后拟刻、所刻的各类书目,阐明马一浮如何提倡“六艺之教”的读书、治学次第与门径。同时,分析复性书院此时的经费困境及抗战胜利后书院的复杂走向,揭示儒学转型在三四十年代所遭遇的困境与其寻求出路的尝试。本论文主要通过对复性书院的研究,试图彰显马一浮“六艺统摄一切学术”国学思想的现实关照与实践路径,考察复性书院的学术反响与得失,进而思考马一浮学术的独特性以及“六艺统摄一切学术”成为典范的可能性,由此揭示近代儒学转型的多元走向,为当下文明国家探索提供知识参考与思想资源。
其他文献
农地抵押贷款及其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农村产权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以全国第一批农村产权改革试验区--山东省枣庄市为例,就枣庄市农地抵押贷款的运作机制、
伴随着素质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要根据学生差异性的表现实施层次化的培养。在这
【正】 〔接上期〕 1939年二月二十六日,文协延安分会的机关刊物之一《文艺战线》在延安创刊,周扬主编,丁玲等十五人任编委,共出六期。同年十二月停刊。三月,生活书店出版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发展延伸出的产物越来越多,“互联网+医疗”以“简便易廉”的特征迎合了当前群众的需求,弥补了传统医疗服务“繁烦等贵”弊端。笔者通过研究分析和
报纸
"文哏"相声是运用传统文化,以"说"为主,进行知识性、趣味性批解的相声艺术,包括四大名著为代表的经典小说类的批解、历史典故类的批解、诗词歌赋类的应对、蒙学及儒学经典类的批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就全党
报纸
通过碳酸盐岩普通薄片鉴定、铸体薄片鉴定及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结合分析实验,对鄂尔多斯盆地小河—青阳地区下马家沟组碳酸盐储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由细粉晶
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历经30余年的专业化发展,基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审判道路,已成为我国法治进步和司法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全面依法治国和深化司法改革的背景
近几年,STEAM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高度重视,它契合了对教育、对学习的理解。它强调新时期下学生的科学素养、技术能力、工程思想、艺术表达和数学思维,旨在培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备21世纪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国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型人才,加之我国在STEAM教育这方面起步晚于欧美国家,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吸收国外优秀经验的基础之上,仔细审视我国科学课程
近年来恐怖事件多发,排爆机器人在应对恐怖突发事件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公安民警、国家军队、消防部门的重要装备之一,但是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工作环境,执行任务单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