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及其在炭黑/白炭黑补强异戊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炭黑和白炭黑是橡胶工业常用的无机补强剂,炭黑能赋予橡胶优异的补强性和良好的耐磨性,白炭黑则能赋予橡胶较低的滞后生热。炭黑和白炭黑共同补强的橡胶兼具二者的优势,常用来制备高性能橡胶制品。但无机填料尤其是白炭黑粒子与橡胶基体相容性差,混炼过程中难以分散均匀,影响制品性能。因此,如何提高炭黑、白炭黑与橡胶基体的相容性,是实现胶料乃至产品高性能的关键。在橡胶行业中,一般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炭黑或白炭黑表面进行改性,但现有的硅烷偶联剂不能同时实现对炭黑、白炭黑和橡胶的共同改性。基于此,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多功能硅烷偶联剂2-氨乙基-2-(3-三乙氧基硅丙基)氨乙基二硫化物(ATD),其分子中同时含有氨基、三乙氧基硅基和二硫键,可同时对炭黑和白炭黑的表面进行改性,并可参与橡胶交联反应。因此,ATD可用作炭黑和白炭黑共同补强异戊橡胶的改性剂,为高性能橡胶制品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胱胺和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取代反应合成了多功能硅烷偶联剂ATD。(2)采用机械共混和/或溶液共混分别制备了ATD改性异戊橡胶(ATD-IR)、ATD同时改性异戊橡胶/炭黑(ATD-(IR/CB))和ATD改性炭黑(ATD-CB)。研究结果表明,在溶液共混法制备的ATD-IR和ATD-CB中,ATD的接枝率分别为4.0 wt%和3.2 wt%。而在机械共混法制备的ATD-IR中,ATD的接枝率也可达到4.7 wt%,说明ATD可分别与异戊橡胶和炭黑发生化学反应。同时FTIR和XPS研究结果证实,ATD分子中的S-S基团可与异戊橡胶反应生成C-S键;而氨基和三乙氧基硅基则可分别与炭黑表面的羧基和羟基反应生成酰胺键和Si-O-C键。此外,ATD和炭黑之间还存在氢键相互作用。在机械共混法和溶液共混法制备的ATD-(IR/CB)中,其结合橡胶含量可分别达到0.744 g/g和0.869 g/g,再次证明ATD可同时与异戊橡胶和炭黑发生化学反应。正是由于此原因,ATD改性炭黑补强异戊橡胶(ACBIR)的硫化速率加快,交联密度得以提高,同时炭黑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明显改善。改性后硫化胶的回弹、压缩永久变形、耐磨性、蠕变和动态性能均得到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当IR/ATD/CB的质量比为100/1.5/37时,胶料的综合性能最佳。(3)采用机械共混和/或溶液共混法分别制备了ATD同时改性异戊橡胶/白炭黑混合物(ATD-(IR/Si O2))和ATD改性白炭黑(ATD-Si O2)。研究结果表明,在溶液共混法制备的ATD-Si O2中,ATD的接枝率可达到5.6 wt%。这主要归因于ATD分子中的三乙氧基硅基与白炭黑表面的硅羟基之间的缩合反应以及二者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而在机械共混法和溶液共混法制备的ATD-(IR/Si O2)中,白炭黑结合橡胶含量可分别达到0.608 g/g和0.586 g/g。这一结果也说明ATD可同时与异戊橡胶和白炭黑发生化学反应。基于此原因,ATD改性白炭黑补强异戊橡胶(ASi IR)的硫化速率加快,交联程度得以提高,同时白炭黑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明显改善。改性后胶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回弹性、压缩永久变形、耐磨性、蠕变和动态性能等均得到显著改善。当IR/ATD/Si O2质量比为50/2/25时,白炭黑补强异戊橡胶的综合性能最佳。(4)采用机械共混和/或溶液共混法分别制备了ATD改性炭黑/白炭黑/异戊橡胶(ATD-(IR/CB/Si O2))和ATD同时改性炭黑/白炭黑混合填料(ATD-(CB/Si O2))。对于溶液共混法制备的ATD-(CB/Si O2)样品,FTIR和XPS分析结果证实ATD的三乙氧基硅基优先与白炭黑表面的硅羟基反应,而氨基则和炭黑表面的羧基反应;因此两种填料表面ATD的接枝率提高到了5.0 wt%。而在机械共混法和溶液共混法制备的ATD-(IR/CB/Si O2)胶料中,其结合异戊橡胶含量也可分别提高到0.698 g/g和0.818 g/g。此外,在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ATD改性炭黑/白炭黑补强异戊橡胶(ACSIR)过程中,本文对胶料的工艺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对ACSIR的物理性能也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ATD/IR/CB/Si O2的质量比为3/100/20/30时,胶料的综合性能最佳。(5)将ACSIR胶料用于试生产剪切压缩型橡胶金属减振弹性元件(SCRMEC),并与未改性胶料(Un CSIR)和商业化硅烷偶联剂Si69改性炭黑/白炭黑补强异戊橡胶(SCSIR)试制的SCRMEC对比。结果表明,与Un CSIR胶料相比,SCSIR胶料的拉伸性能、回弹性、压缩永久变形、蠕变性能以及疲劳性能均得到大幅提高。与SCSIR胶料相比,ACSIR胶料的拉伸强度、压缩永久变形和热老化性能更优。相较于SCSIR胶料试制的SCRMEC,基于ACSIR胶料的SCRMEC的滞回宽度、动静刚度比和抗蠕变性能等关键性能更佳,表明ACSIR胶料更适宜用于高性能减振弹性元件的制造。
其他文献
有机污染物广泛分布在水体环境中。有研究表明,卤代有机污染物和二苯甲酮能对环境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对其反应动力学,机理和毒性评估进行了全面研究。先进的氧化技术在其降解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臭氧氧化和高铁酸盐(Fe(Ⅵ))是有机污染物降解有效的方法。在本研究中,主要采用臭氧研究了五溴苯酚的反应动力学及机制,通过Fe(Ⅵ)降解了8种溴酚(BPs)类化合物,包括(一溴酚(2-BP,3-BP,4-B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分布于大中型动脉壁的血管病变,是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并发症是现今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死因,而近年来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因此如何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PGC1α是一种转录共激活因子,是许多细胞和器官水平稳态机制的核心。近年来PGC1α在血管调控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PGC1α对血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其
我国九学年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化学学科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作为九年级的初始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相对复杂无法完全理解教师讲述内容的情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初中化学素质教育逐渐受到多方面重视,对于学生化学方面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停留于传统教育模式下要求其对公式进行记忆的阶段,而是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基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了解,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综合提升,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合理
紫花苜蓿是一种抗逆性较强的牧草作物,不仅能在盐碱地上生长,还能通过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养分。接种普通根瘤菌提高紫花苜蓿抗逆性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而接种耐盐根瘤菌的试验报道较少。本实验室已分离获得一株具有耐盐性能的Sinorhizobium meliloti SD101,该菌株提高紫花苜蓿耐盐机制鲜有报道。基于此,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盆栽试验、Lenard试验等系统研究接种SD1
三峡水库“冬蓄夏排”的运行模式促使消落带土壤经历周期性的干湿交替,其周期性的水位脉动规律以及较强的水淹胁迫异质性,使消落带植物-根系-土壤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未得到充分阐明,并且三者间关系在水淹胁迫梯度下的变化过程和机理尚需探索。因此,本研究立足于三峡库区消落带,采用野外观测和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典型支流消落带-白家溪消落带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统计学建模手段,构建在水淹梯度干扰下土壤团聚体稳定
学位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干旱由于发展过程缓慢且影响范围较大,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和环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湿润区,但近年来干旱频发,尤其是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灾害,导致当地饮用水短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威胁当地粮食安全。目前针对云南省干旱的评估和驱动分析主要基于降水、蒸发等地面观测的气象要素,对其过去几十年农业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以
对于层状两维(2D)结构而言,构建范德瓦尔斯(vdW)异质结能够实现利用层间相互作用调控电子性质的目的。2D金属硫化物,包括Ⅲ-Ⅵ族化合物(MX)和过渡金属硫化物(TMD),具有优异的电子性质,在光伏器件、自旋电子器件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在本文中,我们通过构建由MX与它的双面神结构(MX-Janus)搭建的2型(Type-Ⅱ)半导体异质结(XM2X’/XM2X),可实现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能提
圆偏振发光(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CPL)是指具有手性排列或螺旋组装结构的发光体系受激后发射出差异性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现象。圆偏振发光材料由于在不对称催化合成、液晶显示背光源、信息存储与加密、化学探针和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些年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发光量子效率和发光不对称因子(glum)是衡量CPL性能的两大关键参数,两者的值在很
二维材料具有原子厚度的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瓦尔斯力连接,并且可以同现有的器件制造工艺相兼容。缩小单个晶体管的尺寸可以使集成电路更强大、更灵活,同时减轻它们的重量和体积。电离辐照产生缺陷这种有效方法,对于调控二维材料性能,扩大这些材料的应用范围,以及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开拓新的探索领域,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应用意义。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克服很多的实际挑战,其中包括如何在二维材料上获得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