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诱导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甲状腺细胞炎症小体激活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是一种由遗传背景、环境和免疫失衡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目前碘过量导致甲状腺免疫稳态破坏作为AIT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已被普遍认可,然而其过程尚未明确。炎症小体已被证实在多种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发现,相比于正常甲状腺组织,炎症小体在AIT患者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且主要定位于邻近淋巴细胞浸润区域的甲状腺滤泡细胞中。本研究在体外细胞水平上探究碘过量对于AIT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甲状腺原代细胞中炎症小体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究碘过量是否通过调控炎症小体表达影响AIT的发病。方法:本研究收集AIT患者和甲状腺抗体阴性对照者的甲状腺组织各15例,并对甲状腺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应用3种不同浓度的碘化钠刺激甲状腺细胞72h,以只加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应用RT-PCR法检测甲状腺细胞中NLRP1、NLRP3、NLRC4、AIM2及ASC、Caspase-1、IL-18、IL-1β的m RNA相对表达量,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细胞中NLRP1、NLRP3、NLRC4、AIM2、ASC、Caspase-1及炎症小体调控相关蛋白GSDMD、TGN38、Vimentin蛋白水平,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8、IL-1β水平,并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结果:经3种不同浓度碘化钠刺激72h后,(1)与空白碘刺激组相比,AIT组甲状腺细胞中NLRP1、NLRP3、AIM2、ASC、Caspase-1及IL-1β、IL-18的m RNA表达水平在高碘浓度刺激时增加,NLRP1、NLRP3、NLRC4、AIM2、ASC、Caspase-1的蛋白水平在中浓度碘刺激后显著增加,培养上清液中IL-18、IL-1β水平有所增高,GSDMD、TGN38、Vimentin蛋白水平均在中浓度碘刺激后明显升高;(2)与空白碘刺激组相比,在正常组中,NLRP1、NLRP3、NLRC4、AIM2及ASC、Caspase-1的m RNA在高碘刺激后相对表达量增加,NLRP1、NLRC4、AIM2、ASC、Caspase-1在中低浓度碘刺激后蛋白水平增加,培养上清液中IL-18、IL-1β水平无明显变化,GSDMD蛋白水平略有上升,而TGN38和Vimentin的蛋白水平反而有所下降;(3)AIT组炎症小体及其组分m RNA相对表达水平与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尤其是经碘化钠刺激后差异更加明显。结论:对于AIT组甲状腺细胞,碘刺激可明显增加炎症小体及其组分的表达水平,在中浓度和高浓度碘刺激时尤为明显;对于正常组甲状腺细胞,碘刺激也可增加炎症小体及其组分的表达水平,但相对AIT组增加幅度较小且趋势不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又名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种由色氨酸衍生而来的自体活性物质。5-HT不仅可以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对生理功能的起到调节作用,还可作为免疫调节因子,通过与表达在免疫细胞上的相关受体结合,从而在机体神经免疫调节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目的在于明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5-HT水平,以及其受体5-HT2A(5-HT2AR)
目的:1、了解我国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SM)社会支持和抑郁现状。2、探讨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社会支持、抑郁可能的影响因素。3、研究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社会支持和抑郁之间的关系,了解社会支持对抑郁的作用,对从社会支持方面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大连市、丹东市、葫芦岛市、郑州市和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传染病院随访登记的HIV阳性MSM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
目的:为了提高肝胆胰外科手术的精准性,我们采用腹腔镜超声或腹腔镜超声联合吲哚菁绿成像技术辅助肝胆胰腹腔镜手术,探讨是否使用腹腔镜超声辅助腹腔镜肝胆胰外科手术对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并比较腹腔镜超声与术前不同检查方式对肝胆胰疾病检测灵敏性的差异。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12月间我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普通外科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肝胆胰疾病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脏疾
目的: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可靶向清除致病性B细胞,被广泛应用于结缔组织病(CTD)的治疗。间质性肺病(ILD)是CT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但RTX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临床疗效仍存在争议。这项荟萃分析用于系统评价RTX
目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诱发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传染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作为针对HIV感染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重建免疫功能,降低相关并发症
目的:神经纤维瘤病是累及皮肤、神经、骨骼等多系统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之一。本研究旨在建立我国较大样本的神经纤维瘤病队列,分析其人口统计学、临床及基因变异特征,深入挖掘基因型-表型关系,提升临床医师对这一罕见病的关注和认识。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5月以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泡泡家园神经纤维瘤病关爱中心的临床确诊或疑诊为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资料。设计并填写信息登记
目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是一种血清中有高滴度抗核抗体(ANA)和抗U1RNP(n RNP)抗体,临床上有雷诺现象、双手肿胀、多关节痛或关节炎,肢端硬化、肌炎、食道运动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等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受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等。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目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导致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目前仍无法彻底治愈且无疫苗研发。2014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了全球控制艾滋病的目标:“3个90%”。截至2019年底,我国关于AIDS防治“三个90%”数据依次为:75.7%,89.7%
目的:为了解析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异质性,分析其不同亚群的差异和功能。并通过与骨质疏松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对比,探索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理和机制。研究方法:从采集的骨髓中,提取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磁珠法提取间充质干细胞,经过质控后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将正常组和骨质疏松组细胞进行分群,对细胞亚群进行分析,明确差异基因,根据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终对细胞亚群作出解析,
目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后会导致CD4+T淋巴细胞数目进行性减少,最终引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持续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以抑制HI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复制,使患者的CD4+T细胞数目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