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餐饮设施空间分布格局演化研究 ——以哈尔滨主城区为例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nio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空间结构普遍趋于多中心演化、互联网经济赋能餐饮行业引发全新变革的背景下,餐饮业愈发成为城市经济繁荣度、文化辨识度、环境宜居度的直观体现。而餐饮设施是餐饮行业在空间维度的直接载体,对餐饮设施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从供给侧来看对完善城市服务业格局、从需求侧来看对城市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和交际需求都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商业服务业集聚理论为视角,提出餐饮设施空间分布格局描述与演化的研究维度,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实例探讨餐饮设施空间格局发展现状与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在互联网普及餐饮结构剧变的当下对中心地理论的演进与完善做出贡献,对城市餐饮设施的合理布局及用地的科学混合开发提供可靠参考。本研究参考商业服务业集聚内生和外部因子,借鉴中心地等级划分方式筛选并构建餐饮设施空间分布格局描述与演化的四个研究维度:空间分布结构、设施等级体系、城市发展结构、商业中心耦合性。着重描述哈尔滨市主城区餐饮设施“一主二副”加“井字型轴线”的空间格局发展现状。运用基于GIS平台的空间分析方法,以2016-2019年餐饮POI数据为基础,在四个维度下分析研究区餐饮设施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宏观与中观层次餐饮设施空间分布均呈现逐年离心扩散态势。餐饮中心等级体系扁平化、归一化,等级界限趋于模糊。大型餐饮中心互斥距离变小,由同质竞争转为互补共生模式;片区级中心出现消亡、聚合、被吞并的现象。餐饮设施整体向城市可达性次高地区转移,街区尺度偏离主路向街坊内可达性洼地蔓延。住区、教育地类对餐饮设施的吸引力增强同时商业地类减弱。对人口密集地区依赖性有所下降,向人群密度稍低区域错峰分布。设施向地价较低区域迁移,远离商业中心发展。在研究维度的框架下划分空间格局变化趋势类型,并对衰退区、增长区、稳定区、滞后区的形成进行成因分析。最终针对不同发展类型区域,根据四类优化原则为引导城市餐饮设施空间良性布局提出了现实优化策略。
其他文献
近些年,由于全球贸易的反复无常,国内的经济有较为明显的回落,资本市场也随着经济的动荡而有所低迷,这对于证券公司的影响很大,证券公司业务发展压力与日俱增。为了更好的利用公司资源、提高经营效率、防范金融风险,国内不少证券公司开始研究预算管理的可执行性,建立预算管理体系,争取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证券公司的预算工作流于形式,与公司的战略目标契合度不高,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加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渐增加,居民的消费理念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改变,中国作为食用油消费大国其消费结构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行业内的每一个参与者。食用油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其产品价格和质量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利益,同时食用油行业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其产品虽然已经高度市场细分,但仍然存在着产品同质化的现象。A集团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以加工大豆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策红利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城乡空间发生巨变,乡村空间得以重构,城乡发展失衡的矛盾日益显现。基于新时代乡村发展期待,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此,本论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宜昌市村庄为研究对象,结合宜昌市村庄发展的需求导向,提出宜昌市村庄规划策略。论文重新审视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内涵,梳理村庄规划呈现的综合性、差异性、主体性、实施性等基本特征。从思维理念、规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日益加快,广大乡村在环境、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着较为剧烈的变化。乡村既是城市的广阔腹地,也是社会经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的长期的发展推演过程中,积累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我国成千上万乡村的缩影和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表征。福州地处东南沿海,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在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城市的空间功能的拓展对周边地域空间功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城市外围区域的新城功能日益丰富,功能体系不断完善。例如:基于城市经济增长新区域的不断拓展而逐渐形成的产业新城聚焦了城市大量基础功能,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节点,形成了极具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产业新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稳步增长,对周边地域的城市化建
近40年来,中国大中小城市全面开花,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中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生态环境恶化、经济风险加剧、交通拥堵、城市开启“看海”模式、城市变“鬼城”等问题屡见报端。今年春节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为我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及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是相互关联的。随着全球化加剧,城市将更加深度的融入到全球大分工中去,未来的城市将更具科技感、更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公园绿地在城镇空间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作为城镇居民进行游憩的主要载体,如何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更好地满足使用人群多样化游憩需求,是公园绿地发展的核心问题。面对城镇居民日益提高的美好生活需求,公园绿地作为主导功能为游憩,兼有生态作用的绿化用地和城镇空间重要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研究其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宜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满足城镇居民丰富多样的游憩需求,在规划时应更多地考虑公园绿地
学位
农村发展情况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较慢的速度中,发展进程相对落后,农村发展水平的提升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大突破点。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17年乡村振兴的概念被提出,并从被认知到逐步被认可,如今提升到战略层面,可见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问题的主要矛盾点。2018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实施解决现实农
低效工业用地更新是我国新时代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系统性的难题。近几年来,各个城市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引下,逐步摆脱过去扩张型的规划模式,转向存量挖潜的规划方式。如何对城市中的存量土地进行再利用,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低效工业用地更新成为了贯彻城市双修、存量挖潜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城市低效工业用地更新是对于化解改革开放初期遗留下来的土地使用期限与用地企业无法同寿命的难题的重要尝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