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改性水性环氧树脂及其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rg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腐蚀广泛存在于交通运输、海洋、建筑及日常生活中,全球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严重。环氧树脂因其耐腐蚀性能突出,而被广泛应用到金属的防腐涂料中。常见的有粉末型防腐涂料和溶剂型防腐涂料,因粉末涂料的施工困难,成本较高,而金属材料表面常用的溶剂型防腐涂料,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本论文从控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角度出发,分别采用物理共混法和化学共聚法制备了聚氨酯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将合成的乳液配制成水性防腐涂料,探究涂料的基本性能。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腐蚀机理与防腐原理,并详细介绍了水性无机富锌防腐涂料、水性丙烯酸酯防腐涂料、水性聚氨酯防腐涂料、水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四种常见水性涂料。重点对水性环氧树脂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说明,具体包括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方式、防腐改性的几种主要方法及其在防腐涂料中的相关应用。本文第二章采用物理共混法制备聚氨酯改性水性环氧树脂,分别合成了水性聚氨酯(WPU)乳液与水性环氧树脂(WEP)乳液。乳液稳定性及粒径分析表明,当n(E-44):n(A-95)=8:1,R=1.8时,环氧树脂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稳定性在6个月以上;将水性聚氨酯乳液加入到环氧树脂乳液中进行物理共混,通过调节WEP与WPU的质量比,探究聚氨酯含量对混合物的性能影响。结果显示:当WEP与WPU的质量比为4/6时,涂膜附着力可达0级,铅笔硬度为3 H,耐冲击性为50 kg·cm;复合胶膜的吸水率为3.74%,拉伸强度为22.6 MPa;胶膜的拉伸断面形貌显示,聚氨酯的加入明显增强了环氧树脂的韧性。本文第三章选用第二章中的环氧树脂预聚体与聚氨酯预聚体,引入扩链剂哌嗪,采用化学共聚法将聚氨酯与环氧树脂链段连接起来,合成了聚氨酯-环氧树脂嵌段共聚物。通过调节哌嗪的质量,探究扩链Rt值对复合材料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粒径、拉伸、热重等测试。结果表明:加入哌嗪后得到的改性物,其乳液稳定性均在6个月以上;涂膜的铅笔硬度提高至5 H,附着力均达0级;复合胶膜的最大拉伸强度可达33 MPa,吸水率也有所下降,胶膜的耐热性与纯水性环氧树脂WEP3的固化物相比也得到了改善。本文第四章选用第三章合成的聚氨酯改性水性环氧树脂(PUCME1)为基体树脂,再分别以钛白粉、硫酸钡、高岭土、云母粉为不同颜填料,制备了四种聚氨酯改性水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并对涂膜的附着力、耐冲击性、耐腐蚀性等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四种涂膜的铅笔硬度在4 H以上,附着力均在0级以上,涂膜具有较好的耐水性。PUCMET1、PUCMET4的耐酸碱性及耐盐雾性能较好,极化曲线与电化学阻抗谱表明PUCMET1的耐腐蚀性能最好,这也说明选用云母粉作为颜填料的涂料防腐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对绿色清洁能源的日益渐增的需求推动了新型能源的探索,其中热电转换技术已成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解决办法,因为热电材料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直接将热量转化为电能的能力,用该种材料制成的热电器件具有绿色环保、工作寿命长、稳定性好等优点。目前,发现的热电材料的种类繁多,其中硫族化合物是一类成本相对较低、环境友好、热电性能相对稳定的热电材料。Cu3SbSe3和AgSbSe2是硫族化合物中的两个典范,
近年来,染料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愈加频繁。然而,染料的广泛使用对环境中的水体造成了污染。其中,孔雀石绿由于其高效的杀菌性,一度被广泛利用在渔业生产中,这对环境水体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与此同时,具有良好吸附量、快吸附速率的吸附材料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纳米颗粒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常作为高效的吸附剂来使用,如Se-NPs、纳米ZnO和AgNPs等。然而,纳米颗粒现有制备方法常存在环境污染大、高成本、反应条件严
金属纳米团簇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催化、药物缓释、分子机器、智能材料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金属纳米团簇的性质往往受到尺寸、形貌、组分的影响。其中尺寸控制是实验上调控金属纳米团簇性质的常用手段。目前已报道的原子精确的团簇之间的尺寸演变及转化的案例为探究团簇的结构性能关系提供了一个有力平台。目前,实验上发现了多个系列的1D/2D/3D尺寸演变案例,这些案例中往往由某个确定的基本模块,
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压力下,迫切需要开发清洁能源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以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H2具有绿色可再生能源的所有优势,是化石燃料最有希望的环保替代品。使用光催化剂分解水产氢是当前生产氢能技术中更具绿色环保优势的手段。因此,开发能高效分解水的催化剂至关重要。氧化石墨烯(GO)由于较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载流子迁移速率和较强的吸附能力,有助于半导体产生的光生电荷快速转移,是一种光催化剂理想
通过水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水传播疾病。大肠杆菌(E.coli)是水生细菌病原体,这种细菌也称为指示生物,可用于反映水源中的病原体水平。大肠杆菌被认为是导致急性腹泻和血液性腹泻的病原体,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例如血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腹膜炎、结肠炎和菌血症等。传统的杀菌方法比如使用紫外线和用二氧化氯等可用于去除病原体,但是,这些大多数都会消耗大量
钨(W)是目前公认的聚变堆中面向等离子体材料(PFM)的首选。钨虽然具有高熔点、高热导率、低溅射速率、低燃料保持率和低中子活化等优良的性能,但是在使用时仍然存在开裂的问题。针对开裂行为的研究指出钨材料在高热循环过程中,在温度低于韧脆转变温度(DBTT)阶段的脆性是导致开裂的主因。本论文针对轧制钨材料的开裂问题,从测试方法出发,并结合热处理工艺,深入研究了钨材料DBTT的影响因素,为钨材料在未来聚变
原子精确的纳米团簇作为纳米材料界的“新宠”,其应用前景在光学、催化、生物医学、手性等领域均有所涉及,所以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在团簇化学中,以往通过一锅法、单相法、两相法、配体交换和金属交换等手段合成了一系列由有机配体保护的金属纳米团簇,例如Au102、Au25、Au38、Au144、Ag44、Ag29、Ag25、Au Ag24、Au24Ag46等。由于团簇合成手段的日益完善,随之而来所面临
金-硫(M-S)相互作用作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引起了材料化学家们的兴趣。相比于传统有机材料和金属无机材料,这类材料在结构多样性、可设计性等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同时由于其优异的导电、磁学、光学、催化等性质,使其具有作为新型功能材料的可能。其中一维有机硫化物半导体纳米线由于其在传感、光子学和构建复杂电子、光电子系统方面的潜在应用而成为关注焦点。合金化是调节材料性能的常用方
贵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可催化降低气体在氧化物纳米敏感材料表面的反应能垒,增强其灵敏度,而被广泛地用于改善气体传感器的性能。但是大多数贵金属的修饰都是采用后化学修饰法,该方法容易导致贵金属脱落且尺寸不均一,因此导致传感器的不稳定性。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提出了模板法用于制备贵金属纳米颗粒修饰多孔Zn O纳米带。此外,由于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固的交叉敏感性,导致它对多种气体都有响应,无法实现
在电子元器件集成化、微型化和高功率发展趋势下,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大幅增加,出现了严重影响电子设备安全稳定工作的过热问题。为了消除电子元件中积聚的热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亟待研发高性能的热管理材料。由于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结合低密度、易加工和高导热性等优势于一体,使其成为解决电子器件散热问题的关键。然而,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中导热路径的构建和界面热阻的调控成为约束其发展应用的瓶颈。本论文通过对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