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巴赫的问题意识研究 ——以《摹仿论》为中心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shino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格来说,当埃里希·奥尔巴赫在谈论“摹仿”时,他所指涉的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或作品间的关系。按照他的理解,“摹仿”既不同于西方古典现实主义的“复制”,也不同于19世纪理论家理解的“反映”,而是更多地作为问题意识的“出发点”在语文学批评实践中发挥作用。因此,奥尔巴赫试图赋予“摹仿”一种方法上的意义,而不再简单将“摹仿说”等同于“现实主义”。本文拟将《摹仿论》作为思考的切入点。《摹仿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不是一本传统的西方文学史,而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上的尝试和示范。在横亘三千年的时间跨度之上,奥尔巴赫试图撷取每个时代的作品片段,以语文学批评的方式让读者去思考《摹仿论》副标题以“西方文学中现实的再现”命名的原因。第一章旨在梳理奥尔巴赫问题意识呈现出的三条线索。首先,从奥尔巴赫对于现实的理解入手,说明“文学”与“现实”关系的复杂性。在奥尔巴赫看来,研究者不但要思考文学摹仿什么现实的问题,而且更需要追问文学如何摹仿现实。其次,探究《摹仿论》将西方文学作品放置于西方文体演变过程的意图,即奥尔巴赫为何反对“文体分用”,推崇“文体混用”的文体原则。最后,思考“喻象”在“摹仿”中的作用,指出奥尔巴赫“喻象阐释”的特殊性与重要性。第二章旨在说明语文学批评是实践奥尔巴赫问题意识的主要途径。从两个方面论述:一方面,追溯语文学传统,概述从古典语文学到德国语文学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阐释奥尔巴赫语文学批评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挖掘他的世界文学观念深刻内涵。第三章旨在论述奥尔巴赫问题意识之于当下文学研究的意义。从中获得的启示可以简要概括为:第一,重视“缺席”的概念定义与“在场”的问题意识。第二,找准问题意识的“出发点”与“辐射域”。在此基础上,通过个案探究,明确萨义德推崇奥尔巴赫的意图。本文讨论奥尔巴赫的问题意识,希望为即将进入新世纪第三个十年的中国当代文学提供另一种文学研究的思路与可能性。这大概是奥尔巴赫的思想遗产所发挥的作用。
其他文献
偷逃税行为具有双重违法性质,受到行政与刑事的共同规制。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第三条第四款规定了逃税罪行政前置程序,即构成逃税罪的行为,当事人只要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就免于刑事责任追究。但五年内因为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逃税罪行政前置程序施行已有十年,这一程序具有一定的正当性、合理性、科学性,对偷逃税行为的规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学位
学位
同性情欲在20世纪初被定义为同性恋,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被病理化、罪化,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也因此被压抑为一条潜伏在地下的暗流。1990年代的中国文学众声喧哗,以往不被看见、不被重视的欲望与身份开始言说,使得同性情欲与同性恋主体于文本中“现身”。本文将19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同性恋题材作品置于被压抑的现代性这条线索下进行阐释与反思,借鉴酷儿理论、女性主义的观点,从情欲表达、身份建构、美学贡献等方面,探
自留地制度作为农业集体化时期的产物,有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根源,在特定历史时期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可以自由决定土地的使用,土地的产能也得到提高,自留地制度存在的基础被严重削弱。但自留地制度在历次改革中作为一种历史遗留制度保存下来,并且受到《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保护。在当今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革之际,农村自留地制度的缺陷逐渐显现。一方面,有关自留地
结婚与生育从来都被视为人生大事,而自古以来婚姻与生育总是密不可分,因而,在制度规范中,婚姻规范与生育规范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结婚规范与生育规范,这两者同样是紧密捆绑的。然而,这种捆绑关系与婚姻、生育的权利属性并不相符,亦会造成某些冲突和不当。从发展的视角看,结婚规范与生育规范再不需要如此的捆绑,对这种捆绑关系做出适当调整是必要的。本文基于这一考虑,尝试提出为结婚规范与生育规范松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就“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建设全媒体”作出论断,给我国涉藏传播提出新的时代命题。藏语卫视作为涉藏传播重要组成部分,在境内外藏胞群体中发挥着突出作用,肩负着推动藏区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现有的西藏藏语卫视、青海安多卫视、四川康巴卫视三家藏语卫视,已通过卫星、有线电视等方式覆盖了五省藏区及境外的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地,发展迅速,成效斐然
20世纪90年代,我国创设民事审限制度,对当时职权主义架构而言,是一种顺理成章的规定,发挥着缓解诉讼拖延和提高诉讼效率的重要作用。进入本世纪,民事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民事审限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状况难以令人满意,案件超审限现象普遍发生。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立案登记制的推行、法官员额制改革的完成,民事审限制度运行的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进一步导致审限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异化,因此部分学者主张废
本文以卢梭的语言起源理论为研究对象,以《论语言的起源》为文本依据。同时,本文将以卢梭的“自然状态”为切入点,通过追溯回人类的自然本性,区分和弄清促使人们言说的条件,厘清“不平等”的起源和语言的起源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通过对“南方语言”与“北方语言”、“古代语言”与“现代语言”等几对关系的论述,突出自然(nature)和礼俗(moral)的张力关系在语言和社会演化中的重要意义,最终揭示出语言与统治之
最近几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这类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云平台的建设,而如何将云平台与教学相结合,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仅仅是将所有知识一味的灌输给学生,而学生死记硬背的多,仅仅重视考试成绩,这与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全方面发展理念相违背。而情景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教育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