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粘连蛋白通过p38MAPK通路调控成骨细胞矿化的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ouliq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正常的骨基质矿化是骨形成和骨修复重建的关键步骤;成骨细胞分泌的I型胶原组成基质的主要成分并提供矿化的基础框架结构,而非胶原蛋白参与并调控羟基磷灰石的有序沉积。骨粘连蛋白(osteonectin,ON)是一种重要的非胶原蛋白,又称为SPARC或BM-40,它对1型胶原和羟基磷灰石有高度的亲和力,参与了细胞外基质矿化的始末过程;同时作为重要的细胞外基质功能调节蛋白,骨粘连蛋白调节细胞外基质和胶原的合成,影响成骨细胞数量和功能,对矿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P38 MAP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是细胞外信号向细胞内传导的重要通路,也是骨形成的重要信号枢纽,在不同的成骨信号的作用下,p38MAPK可以调节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矿化能力。既往骨粘连蛋白在矿化中的研究多集中于基因敲除的动物实验,本课题的目点是为骨粘连蛋白调控成骨细胞矿化提供直接的实验依据,同时对p38 MAPK是否是其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进行实验研究,为有效干预骨基质矿化提供更多的作用位点。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成骨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取新生SD乳鼠(出生48h内)的颅盖骨,采用酶交替消化法进行成骨细胞分离,利用差异贴壁法进行纯化,获得的成骨细胞使用碱性磷酸酶染色进行阳性率测定,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第二部分:不同浓度的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期OCN、OPN、BSP及p38 MAPK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分离培养获得的传代成骨细胞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大鼠重组骨粘连蛋白(SPARC/BM-40):A组,空白对照组,不添加骨粘连蛋白;B组,0.01μg/ml骨粘连蛋白;C组,0.1μg/ml骨粘连蛋白;D组,1μg/ml骨粘连蛋白;E组,10μg/ml骨粘连蛋白;在第2、5及8d分别取材并提取各组RNA,通过RT-qPCR检测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骨涎蛋白(BSP)及p38 MAPK的基因表达,明确骨粘连蛋白在成骨细胞矿化中的调控作用,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实验的最佳适宜浓度(骨粘连蛋白OPTIMA)及取材观察时间。第三部分: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其它矿化指标的影响及SB203580(p38MAPK特异性阻断剂)的阻断效应研究根据第二部分实验结果,我们对骨粘连蛋白在成骨细胞中的正向调控作用进行进一步证实,同时对p38的具体作用进行研究,实验进行重新分组:空白对照组,不添加骨粘连蛋白;骨粘连蛋白OPTIMA组,添加骨粘连蛋白OPTIMA;p38阻断剂组,预先在成骨细胞内加入20.0μmol/l的SB203580(p38 MAPK特异性阻断剂)培养2h,再添加骨粘连蛋白OPTIMA;实验增加了小整合素结合配体N-连接糖蛋白家族: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EPE)、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和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基因表达的RT-qPCR检测;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成骨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行了测定;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及电镜下观察成骨细胞的超微结构;Western-blot测定各组p38 MAPK及磷酸化p38 MAPK(P-p38)的蛋白表达。第四部分:P38 MAPK重组腺病毒载体及p38 MAPK-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P38MAPK重组腺病毒载体(AD-p38)的构建:根据基因库序列,设计p38MAPK引物,加入酶切位点,以大鼠心脏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经过测序鉴定后,将目的基因片段连入pShuttle-CMV的相应酶切位点,构建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酶切线性化处理后将其与AdEasyTM DNA共转化BJ5183感受态菌,抽提重组AdEasyTM质粒制备Ad-p38MAPK DNA转染细胞。P38MAPK-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根据p38MAPK基因序列,由公司合成提供3条干扰靶点序列shRNA1、shRNA2、shRNA3及非特异性靶序列,经酶切线性化处理后,通过连结慢病毒穿梭质粒及辅助包装共转染细胞,进行病毒滴度测定,通过效应蛋白表达检测选择干扰程度最大的用于后续试验。第五部分:P38信号通路在骨粘连蛋白调控成骨细胞矿化中的作用的进一步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p38 MAPK在骨粘连蛋白调控成骨细胞矿化中的信号通路作用,我们通过构建的p38 MAPK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成骨细胞过表达p38及p38-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成骨细胞来抑制表达p38,并进行实验分组:对照组,仅添加骨粘连蛋白OPTIMA;AD-p38 MAPK组:成骨细胞被AD-p38 MAPK转染再添加骨粘连蛋白OPTIMA;p38阻断剂组,预先在成骨细胞内加入20.0μmol/l的SB203580(p38 MAPK特异性阻断剂)培养2h再添加骨粘连蛋白OpTIMA;p38 MAPK-shRNA组:成骨细胞被p38 MAPK-shRNA转染再添加骨粘连蛋白OPTIMA;使用RT-qPCR和Western-blot法测定各组OCN、OPN、BSP、DMP1、DSPP、MEPE及p38MAPK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第一部分:分离培养的成骨细胞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阳性率接近100%,矿化诱导2周后茜素红染色及四环素培养标记的矿化结节观察,结果满意。第二部分:不同浓度的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非胶原蛋白(OCN,OPN,BSP)及p38的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确定1μg/ml骨粘连蛋白为本组实验最佳效应浓度(骨粘连蛋白OpTIMA),第5天为实验观察取材时间;1μg/ml的骨粘连蛋白组在第5天能显著提高成骨细胞OCN、OPN、BSP及p38的基因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OCN,p<0.01;OPN,p<0.05;BSP,p<0.05;p38,p<0.001);同时我们得出初步结论,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存在正向调控作用,并对p38 MAPK通路有激活作用。第三部分: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中的正向调控作用,p38 MAPK是其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P38 MAPK蛋白测定结果显示骨粘连蛋白OPTIMA组p38及P-p38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骨粘连蛋白OPTIMA组Sibling家族蛋白(DMP1、DSPP、MEPE)的基因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MP1,p<0.01;DSPP,p<0.01;MEPE,p<0.001);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测定显示骨粘连蛋白OPTIMA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茜素红染色及photoshop成像分析,骨粘连蛋白OPTIMA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矿化结节面积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超微结构观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骨粘连蛋白OPTIMA组细胞成骨活性增加,成骨细胞内含有更多的细胞器及富含矿化物的囊泡结构。添加p38阻断剂(SB203580)后与骨粘连蛋白OPTIMA组比较,P-p38的蛋白测定有显著下降(P<0.001),非胶原蛋白(OCN、OPN、BSP)及Sibling家族蛋白(DMP1、DSPP、MEPE)的基因表达也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电镜下观察成骨细胞活性较骨粘连蛋白OPTIMA组明显受到抑制。第四部分:P38MAPK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中的基因片段电泳验证及序列测定结果均与基因库一致;p38MAPK-shRNA慢病毒载体通过干扰预实验选择p38MAPK-shRNA3转染成骨细胞(干预性能与对照组比较:shRNA1、shRNA2,P<0.01;shRNA3,P<0.001),病毒滴度的测定阳性转染组为1.7×108IU/ml(对照组:2 × 108IU/ml),符合实验标准。第五部分:实验进一步证实了 p38 MAPK在骨粘连蛋白调控成骨细胞矿化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显示AD-p38组明显上调了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的正向调控作用,与对照组(骨粘连蛋白OPTIMA)比较,OCN、OPN、BSP、DMP1、DSPP、MEPE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P-p38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p38-shRNA组及p38阻断剂组明显下调了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的正向调控作用,与对照组(骨粘连蛋白OPTIMA)比较,两组的OCN、OPN、BSP、DMP1、DSPP、MEPE的基因、蛋白表达以及P-p38的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粘连蛋白通过p38 MAPK通路调控成骨细胞矿化:①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存在正向调控作用:1μg/ml的骨粘连蛋白能显著提高成骨细胞非胶原蛋白(OCN,OPN,BSP)及Sibling家族蛋白(DMP1、DSPP、MEPE)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促进成骨细胞矿化结节的形成和成骨活性。②骨粘连蛋白可以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1μg/ml的骨粘连蛋白能显著提高成骨细胞p38 MAPK的基因和蛋白表达。③P38MAPK是骨粘连蛋白调控成骨细胞矿化的重要信号通路:p38阻断剂的使用及p38-shRNA病毒载体转染的成骨细胞(p38抑制表达)明显下调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的正向调控作用;AD-p38转染的成骨细胞(p38过表达)上调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的正向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Sufu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的构建及验证[目的]构建LysM-Cre+/+;Sufufx/fx小鼠,验证该Cre在髓系细胞中敲除Sufu基因的效率,并探讨敲除Sufu基因对Hedgehog(Hh)通路的影响。[方法]我们将由Lysozyme启动子控制表达Cre重组酶的雄性LysM-Cre+/+,Sufufx/+小鼠与雌性LysM-Cre+/+;Sufufx/+小鼠交配获得髓系细胞特异性的S
研究背景:本论文采用meta分析、横断面观察和动物实验探讨牛奶蛋白在预防两大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心血管疾病和老年肌肉衰减中的作用。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80%的负担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一级预防对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美国心脏协会将理想的心血管健康定义为无心血管疾病,且满足心血管健康的所有7项指标,包括四种健康行为(吸烟、体力活动、体重和饮食)和三种健康风险因素(
第一部分:早期使用COX-2抑制剂对小鼠内侧半月板失稳骨关节炎模型建立过程中的软骨下骨影响目的:探讨早期使用COX-2抑制剂对小鼠DMM骨关节炎模型建立过程中的软骨下骨影响。方法:选取5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 group),关节炎模型+安慰剂注射组(DMM+vehgroup),关节炎模型+5mg/kg COX-2抑制剂注射组(DMM+C5 group),关节
目的:①探讨采用不同引流方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drainage,VSD)对促进狭长窄蒂皮瓣术后成活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②通过对狭长窄蒂皮瓣分别采用局部注射基质血管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外用顺向引流的VSD装置及两者联合应用,观察其对促进狭长窄蒂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程度,并初步探讨其促进皮瓣成活的机制。③通过对淤血后的狭
目的:构建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s)体外诱导分化胰岛素分泌细胞(Insulin producing cells,IPCs)模型,筛选miR-328作为重要差异表达miRNA的负向调控作用,验证miR-328抑制TGF-β2表达的分子机制及过表达miR-328对胰岛素分泌细胞控制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为糖尿病干细胞治疗提供新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据应急管理部网为进一步规范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维护消防技术服务市场秩序,促进提高消防技术服务质量,应急管理部制定了《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1年11月9日起施行。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负责同志就《规定》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规定》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原《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29号)于2014年2月3日发布施行,2016年1月14日
期刊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上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包括嗳气、早饱、呕吐和上腹部疼痛。据统计约有40%~70%的人群深受FD的困扰,但患者的胃肠道没有结构、形态或组织异常。目前研究表明胃对扩张刺激高敏(GHS)是导致上腹部疼痛的重要原因,但由于缺乏F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组织标本,GHS的发病原因和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建立能够模拟FD症状如GHS的动物模型,对临床有效治疗内脏
目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仅以控制血糖为目的的治疗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和,既能持续有效地平稳控制血糖,又能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并发症的预后,已经成为新的防治目标。1、Nesfatin-1是新发现的因子,参与维持葡萄糖稳态。然而,Nesfati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管外科一类常见疾病,好发于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导致肺动脉栓塞(PE),具有潜在的致死风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复杂,针对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始终是血管外科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炎症反应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病因,但是有关炎症相关因子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未被全面阐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具
第一章:Corin在肾极性上皮细胞中顶端特异性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研究目的:Ⅱ型跨膜丝氧氨酸蛋白酶(Type Ⅱ 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s,TTSPs)是一类锚定在细胞膜上的蛋白酶,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转化酶corin是一种在细胞膜上活化的蛋白酶,参与调节血压与水钠平衡。Corin不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