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石墨烯基智能水泥复合材料性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hao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碳基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力、电、热等性能,将其引入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改善其水化作用和粘结效应具有显著的影响,可改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以促进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但存在分散性差等关键问题,并存在掺合型导电阈值,限制了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工艺,是以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基于精确物理物质和快速成型的工艺。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宏观物体的技术,且兼具规模化制备、形状可控、结构化可精确剪裁设计等优势,已有大量的研究者开始将其应用于石墨烯功能材料研究领域。因此,本论文基于3D打印“增材”技术构筑的三维石墨烯碳基导电相,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超高的导电率、应变可恢复(>90%)、轻质和稳定的导电网络结构,提高了水泥基材料的导电能力并使其获得自感知能力和良好的机敏性,实现了三维石墨烯导电功能相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可控构筑,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多功能和智能化构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超声辅助和添加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等方式实现对水泥净浆的流变特性调控,结合3D打印技术实现了导电功能相-三维石墨烯材料的可控构筑,采用自延流制备工艺,获得了3D打印石墨烯-水泥复合材料的可灌性流变特征参数。实验研究表明,当水灰比设定为0.45,水泥浆料在3DGA设计孔径为2~2.5mm之间有一个可灌入阈值,为3DGACC可控制备提供参数依据。
  (2)利用3D打印技术优势,可以有效降低石墨烯纳米碳基材料在水泥复合材料中的掺量(0.01%~0.18wt%),实现了3DGACC的高电导率(6.49~43.47S/m)并通过SEM和EDS表征手段观察三维石墨烯与水泥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和内部结构中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三维石墨烯网络骨架为水泥的水化产物晶体生长提供一定的模板作用,并使其分布生长。
  (3)系统的开展了3DGA掺量、水化过程、含水率、温度和应力应变对3DGACC电学性能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石墨烯导电网络在水泥净浆中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适应性,不参与水化过程,且随含水率的增大,3DGACC的电阻率增大,并对于含水率的电阻机敏性有良好的稳定性;3DGACC在0~120℃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负温阻效应,负温效应系数约为8.8%/℃;3DGACC在加载变形破坏过程中,随应变的增加,3DGACC的电阻值先减小后突然增大,在小应变范围内(0.3%~1.2%)具有很好的力-电分段触发式响应机制,应变越大,响应效果越好,加载速率不影响其压敏特性,但随着疲劳次数的增加,3DGACC的电导率会发生不可逆的微小降低。
  (4)基于3DGACC良好的导电性能和稳定的导电网络结构,研究了其电热和热电效应。电热效应中,3DGACC在0~12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焦耳热效应和自发热抗疲劳特性。3DGACC在建筑物常温范围内,温差与产生的电动势满足线性依赖关系,塞贝克值达到19.64μV/k,具有良好的热-电机敏性和抗疲劳特性,80℃水浴和高温热还原制备过程均会降低3DGACC的塞贝克系数值,高温热还原的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5G(fifth generation)已经被很多国家广泛推广,5G有着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译码延迟,可以适应用户数据和系统容量的快速增长。信道编码是通信中非常关键的技术,因此不得不关注5G的信道编码方式。根据香农第二定理,只要信息传输速率小于信道容量,就存在一类编码,可以使信息传输的错误率任意小。根据这一定理,科研人员相继提出如卷积码、Polar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等纠错码,然而,对于这些纠错码的传统的译码算法受高复杂度
作者简介:程露莹(1987— ),女,汉族,山东临沂人。主要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  摘 要:资本留存机制是通过限制银行利润的分配来提高银行的资本缓冲能力,它针对的是繁荣时期资本过度消耗和利润补充资本不足导致的资本缓冲的顺周期性。因此,调查分析银行资本缓冲周期形成的内在机制,是有效实施反周期监管的前提。宏观审慎反周期监管中的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考察银行业资本缓冲经济内部机制的差异,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反
期刊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安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某些监控场所,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场景中出现的行人进行识别与跟踪,并判别他们的行为是否出现异常,对于及时发现并排除危险事件,保障公共场所行人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研究了运动目标检测、行人特征提取和行人异常行为识别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人异常行为识别系统。系统主要由视频获取模块、行人目标检测跟踪模块、异常行为识别模块以及报警模块组成。针对视频监控场景下,实现了行人徘徊、越界、跌倒及打斗四种异常行为的检测与识
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中传播媒介的广播性和开放性是主要的,其次还因为移动的无线终端、不稳定的网络结构而受到影响。传统的安全机制发展已经很成熟,应用也比较广泛,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其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密钥分发困难、加密解密开销大并且密钥容易被破解等。这些安全机制大部分是从 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以上的层次来处理安全问题。近年来,为了弥补传统安全机制的缺点,研究者提出利用物理层安全(Physical Layer Security,PLS)来实现安全保密,PLS提供了的安全机制
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业务需求量的激增使得蜂窝网络中消耗的能量迅速增长,高能耗带给企业的高昂运行成本问题日益突出,另外高能耗导致二氧化碳气体的大量排放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实现绿色通信不仅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减少能耗,还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加剧程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近来,能量获取技术使得绿色可再生能源在蜂窝网络中被广泛应用,为更好地探索蜂窝网络基站中能量的调度、管理带来了机会,利用绿色可再生能源为基站供能有助于应对高能耗、高昂运行花费以及环境压力等问题,是实现绿色通信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为满足蜂窝
作者简介:周丽莉(1984-),女,汉族,湖南娄底人。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摘要:IPO企业是指第一次公开募股的企业。IPO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研发能力的主要方法。IPO企业为了上市,前期需要做好周密全面的财务工作,并规范财务管理体系,避免因为财务数据不达标而影响上市。IPO企业在前期财务准备和规范过程中,需要优化企业组织架构,完善以资金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
期刊
防碰撞辅助安全是智能交通领域一项重要的主动安全应用。在5G、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论文主要研究防碰撞主动安全场景中,行驶环境感知与危险变道行为识别的实时高精度智能视频处理技术,重点解决高速运动、大动态尺度范围、多场景自适应、远近多目标检测识别,以及危险行驶行为智能决策等科学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通过研究典型场景动态行驶环境特征、车载视频质量影响等问题,提出实时高精度智能视频检测与识别技术,对不同远近距离、快速运动的多个车辆进行移
作者简介:陈志锋(1988— ),男,汉族,广东台山人。主要研究方向:会计教学  课题项目:2019年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RY09)。  摘要: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趋势之下,我国许多的企业与部门都在不断地磨练之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在良好的发展空间之内,许多企业都进一步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拥有一定的社会效应。但是这并不
期刊
作者简介:仲菲(1980— ),女,汉族,河北保定人。主要研究方向:资金管控。  摘 要:财务内控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可以使公司组织的各项财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其内部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司会计财务内部控制对优化内部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很多企业的会计财务发展尚不完善,会计财务工作仍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往往受到资本配置和投资管理经验的启发。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有利于建立科学的
期刊
作者简介:孙倩(1995-),女,汉族,安徽亳州人。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摘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会计工作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计监督也须同步转型。 本文在梳理会计监督起源和发展状态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会计监督面临的事后监督为主、信息系统不完善、监督主体配合度低等问题。基于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提出了会计监督转型的三个思路,为会计监督转型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