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球与矿石冲击动量计算与模拟以提高一段磨矿效率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矿是矿石选别前的最后一道作业,其主要任务是实现矿石的解离和提供合格尺寸的磨矿产品,因此,磨矿效率与后续选别指标以及选厂经济效益有直接联系。磨矿介质(钢球)是影响磨矿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矿石破碎过程实质是一个力学过程,故钢球的冲击力、冲击动量、冲击能量的大小对破碎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众多学者对钢球制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进行实验室以及工业试验验证,其研究结果表明,精确的钢球尺寸及配比可以优化磨矿产品质量、提高球磨机处理量、降低钢球消耗以及能耗,所以,对磨矿介质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学者对磨矿介质与矿石碰撞对磨矿过程影响的研究基础上,以峨口铁矿一段磨矿为研究对象,基于钢球与矿石冲击动量计算以优化峨口铁矿一段磨矿钢球尺寸,从而达到提高峨口铁矿一段磨矿效率的目的,并对同类型选厂提供参考。首先,基于E.W.Davis钢球运动理论对钢球作抛落运动时的冲击速度进行推导并得出钢球对矿石的冲击动量方程。再此基础上,结合矿石粒度组成分布以及矿石力学性质得出矿石抗冲击冲量。应用动量定理建立钢球冲击动量与矿石抗冲击冲量方程式,以此推导出基于磨矿介质与矿石冲击动量确定钢球尺寸的公式,计算出峨口铁矿10mm、8mm、5mm、3mm待磨矿石所匹配钢球尺寸为95.25mm、82.08mm、60mm、42.69mm,按照钢球生产规格选取钢球尺寸分别为100mm、80mm、60mm、40mm。其次,为验证理论计算得出的钢球尺寸方案的可靠性,利用计算得出的钢球制度方案基于实验室Φ450mm×450mm磨机建立模拟仿真试验模型,设置单一尺寸钢球与单一矿石方案,并按照待磨矿石比例设置多级配比方案:理论计算方案(推荐方案)为:m(Φ100):m(Φ80):m(Φ60):m(Φ40)=30:35:15:20,现场方案为m(Φ120):m(Φ100):m(Φ80):m(Φ60)=25:25:25:25,将理论计算方案设置为推荐方案与现场钢球方案进行模拟仿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1)单一尺寸钢球方案中作抛落运动钢球其运动轨迹以及速度变化符合E.W.Davis钢球运动理论;(2)将单一尺寸钢球方案中磨矿介质作抛落运动的速度进行分析,推算出峨口铁矿Φ5.03m×6.4m球磨机95.25mm、82.08mm、60mm、42.69mm磨矿介质冲击动量为6.86 kg·m/s、4.79 kg·m/s、1.77 kg·m/s、0.59 kg·m/s与10mm、8mm、5mm、3mm待磨矿石的抗冲击冲量差值仅0.19 kg·m/s、0.24 kg·m/s、0.1kg·m/s、0.01 kg·m/s,误差分别为2.8%、5.6%、6.0%、1.7%,总体误差小于6%,,模拟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可靠性。(3)多级配比方案模拟仿真试验表明,推荐方案钢球在磨矿过程中磨矿肾形区面积较小,且作抛落运动钢球更多,有利于提高磨矿效率。(4)推荐方案的法向、切向碰撞能量与现场方案较为接近但碰撞频率有明显提高,且推荐方案磨矿有用能量占比更高,其有效能量利用率较现场方案高10.04%,即推荐方案磨矿效率较现场方案有明显提高。为进一步验证基于钢球与矿石冲击动量匹配所计算出的钢球方案对峨口铁矿一段磨矿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室Φ450mm×450mm球磨机进行对比磨矿试验,实验结果表明:(1)推荐钢球配比方案磨矿产品中+0.15mm粒级产率较现场方案低6.79%,-0.074mm粒级产率较现场方案高4.86%,有效优化了磨矿产品质量,提高了磨机磨细能力;(2)磨矿技术效率较现场方案分别提高2.63%,有效提高了磨矿质量指标;(3)-0.074mm磨机利用效率较现场方案提高3.99%,有效提高了磨矿数量指标。推荐钢球配比方案可有效提高了磨矿效率,验证了通过钢球与矿石冲击动量所计算出的钢球方案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多项重大工程的建设,露天开采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使得石料需求日益增长,因此边坡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增加。边坡的最终边坡角会随着边坡高度的变化而改变,而最终边坡角的大小会引起矿山剥采比的变化,进而影响到矿山的直接经济利益,而且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到整个矿山的安全稳定性问题。所以露天矿山采场边坡最终边坡角的确定十分重要,既要使得露天矿山开采过程安全有效,又能让矿山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拥有多种基于不同用途的对地观测卫星平台,这为科学的研究以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愈加丰富的遥感影像资料,同时,随着新型传感器的横空出世,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得到有效地提高,这使得地表的细节,地物的纹理特征、结构形态以及与相邻地物的关系能更好的被呈现出来。而线性构造作为地表上数量众多的构造要素,可从不同的侧面描绘出一个区域的构造格局,通过多源、多尺度数据对其进行提取,将为人们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值方法逐渐取代传统定性判断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中发挥巨大作用,其中有限差分法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然而在研究岩质边坡的力学问题时,由于岩体中存在许多微裂隙、节理等不连续面,使用有限差分法分析时,无法真实地描述岩体的不连续特征,因此对岩质边坡的模拟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另一方面,离散元法由于其能较好的描述岩体情况,在解决岩体力学问题中发挥出巨大的潜力。本文以云
2019年编写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提出,以石墨烯、高纯石英原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材料作为鼓励类/建材成为国家鼓励的重点领域之一,高新材料的原料将从传统资源产业发展为新材料产业。同时,对于不可再生的非金属矿产资源,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非金属矿业转型升级。因此,对于精细粉体分离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分级机腔体内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分级机腔体内流场运动规律,对比分离腔内不同结构件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废物之一,大量煤矸石的堆存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还会浪费其中的氧化铝资源。同时我国铝土矿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因此,开发煤矸石提取氧化铝技术,对解决煤矸石引起的“三废”问题,降低铝土矿对外依赖度,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贵州盘州煤矸石为原料,进行了煤矸石的煤质特性、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理论酸耗量等基础性质的分析,对煤矸石含铝矿物及其他主要
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与开采”所属项目《钦杭成矿带湘南段铜锡多金属矿产深部探测技术示范》的课题2——《控矿构造体系与深部矿赋存规律》的子课题3——《高垄山-大奎上多金属勘查区控矿构造体系与深部矿赋存规律》项目为依托,运用Landsat-7、Landsat-8、Worldview-Ⅱ及Pleiades遥感数据,在Virtual GIS虚拟三维景观环境下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利用中等分辨率图
将尾矿浓缩脱水制成高浓度料浆,最终制成膏体用于填充塌陷区和采空区,既节省了尾矿库建设占地面积,又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先进的尾矿处理办法。浓密机作为尾矿浓缩脱水的核心设备,可以与浮选、磁选等环节紧密相连,极大地提高了选矿及尾矿的处理效率,是目前最常用的尾矿浓缩设备。浓密机工艺流程中的重要参数为底流浓度,需要对其进行在线连续检测。但现有的矿浆浓度检测以及矿浆取样技术在研究中存在,未考虑浓密机底流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面临“三高一扰动”等复杂开采环境的地下矿山发生巷道失稳变形、地压显现、顶板冒落、采空区崩塌等灾害性事故的愈发突出。本文针对云南某铜矿近断层深部巷道变形破坏问题,综合运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研究区域内断层稳定性、不同支护形式下巷道应力分布及其变形破坏形式进行模拟分析,结合岩体移动监测数据分析,提出了变形破碎巷道修复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有:(1)开展现
露天矿边坡易失稳且发生多种事故,事故伤害程度通常比较严重。因此,对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系统中蕴藏着各种不确定性,传统的评价模型无法解决评价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且不同的评价理论侧重不同的特征,单一的评价方法难以满足评价系统的全部特征。鉴于此,本文在挖掘和筛选影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博弈-变权可拓云理论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动
随着矿产的开采量逐渐增加,在选矿过程中废弃的尾粉砂也越来越多,然而尾粉砂大多以尾粉砂坝的形式存放起来,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埋下了溃坝带来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隐患。因此,通过固化剂对尾粉砂强度进行改良,不仅有利于提高尾粉砂坝的稳定性,还能将改良后的尾粉砂用于其他领域,从而变废为宝,在安全和环保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直接剪切试验、变水头渗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