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学的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楼设计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402771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建筑中,大型综合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主体。随着社会医疗共同体的加快建立、医院自身的改扩建需求、综合医院的专科化突出、医疗空间和医疗设备的空间分离与技术依赖、以人为本的差异化与协同化需求,必然导致与其密切相关的医疗建筑设计观念和方法的变化和发展。门诊楼是医院中人流量最大、最集中的建筑类型,本文选择了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楼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本文以协同学作为理论基础,以影响系统发展的多个序参量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作为研究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建立系统、客观、清晰的医疗建筑设计思维和模式,为今后医院建筑门诊楼的建设提供一些具体的设计方法作为借鉴与参考。  首先,我国的医院建筑正处于蓬勃建设的时期。在各种变化因素中,医疗体制、可持续发展理念、市场经济体制、科学技术、医疗理念等各方面要素,都体现出了医疗建筑内在竞争与协同的新动向;同时,这些新的动向也为本文引入协同学理论作为研究方法提供了前提可能。  其次,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探讨国内外门诊楼发展现状研究以及协同学在相关设计领域的应用,总结出基于协同学设计手法具有系统全面、客观公正、清晰到位等特性,使得运用协同学这一理论来进行分析与研究门诊楼系统具有可靠性。  最后,通过总结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楼自身的复杂特征,进而提炼出门诊楼设计的影响因素,即协同学里面的序参量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出基于协同学理论的设计原则,进而提出了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楼自上而下的设计策略。希望本文有助于促进我国医疗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为今后建筑师在从事医疗建筑的设计工作时提供一些依据。
其他文献
公租房是政府制定的为解决城市夹心层人群住房困难问题的保障性住房。近年来政府在不断加大公租房的建设投资规模和实施规划。全国各大城市也都陆续公布了公租房的建造计划,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城市中心区空间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城市的空间形态已由纯粹的水平式拓展转为立体综合式发展。这种以调整、配置、组合为基本特征的立体式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步入社会转型阶段,城市发展面临着“再建设”阶段的挑战。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的核心,是首要更新和改善的对象。目前,许多城市老旧的中心区功能滞后、缺乏人
奥古斯都·普金作为特定条件下的功能主义之父常不为人熟知,而本文正是通过研究这位19世纪早期的英国建筑师以求从本质上把握哥特复兴及由它衍生而来的工艺美术运动,前后两者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和城市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浙江省为改善山区农村贫困落后的境况,自1994年以来实施下山移民工程,鼓励山区村民搬迁下山安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逐步进入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为特征的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大量流通和城市流通空间的相对滞后和混乱的矛盾日益显露,而城市流通空间的
学位
随着热岛效应的加剧,学界对于微气候的关注愈加密切。城市内河滨水区作为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区域,在改善城市微气候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城市内河滨水
历史城区的高度控制隶属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其目的在于保护遗产单体的基础上,对遗产周边的空间环境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好历史遗存、城市发展在空间形态层面上
街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居住的重要空间。传统商业街道是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街道,其特点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点,能够反映出当地传统生活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