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联合自治县乡镇民族关系研究 ——基于酉阳县隆镇的调查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cao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关系问题,始终是多民族国家长期关注和谨慎处理的问题。民族关系处理是否得当,是建设文明富强、和谐安泰的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前提。我国民族众多,且大多数民族居住在我国的边疆地区,对我国的国防安全和长治久安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地区的民族关系因为历史的原因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反过来影响着现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认清一个民族地区各民族的发展现状和民族关系的特点,这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凡意义。隆镇位于渝东南边陲,与湘、鄂、黔三省接壤。境内生活着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少数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乡镇。通过对反映当地民族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了解各民族特点和各民族关系形成原因和发展历程等。在此基础上,就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发现,隆镇各民族经过长期广泛的接触,在居住格局上已经没有明显的地理分界。族际通婚意愿和通婚率高,语言和风俗习惯趋于一致性,在交友活动中不再考虑对方的民族属性。可以说,隆镇的民族关系发展至今出现了文化相互交融,经济相互依存,民族边界淡化,交往范围不断拓展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有利于隆镇形成和谐共生、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的。同时,由于民族特色旅游业和政府实施的民族优惠政策等因素,当地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性不断强化。又由于该地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技术缺乏,对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未能有效执行政府民族政策,历史制度等原因,造成了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干部综合素质较低,少数民族“反向歧视”,宗族隔阂等影响和谐民族关系的问题。鉴于此,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在明确当地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应积极发展民族教育,培养人民群众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意识,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制定有效的民族身份认同体系。为缩小民族间的结构性差异,应扬长避短,积极寻求产业转型,加快新时代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改变当地民族人才综合素质问题,需做好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为民族地区发展建设一支生力军。同时,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树立相互嵌入式新社区意识,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使各民族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其他文献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且长期存在,它制约着我国“两个百年”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对此,党和政府相继出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共享农庄”是海南省政府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以加快推进农村建设、早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的创新性探索。近年来,海南省政府将发展“共享农庄”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它的出现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都十分重视人民的利益,并对于以人民为中心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因此,在“两个一百年”的重要交汇期研究其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对我们接下来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当前,以人民为中心更是维护人民利益、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几个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具有重大
近年来,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模型因其良好的性能,成为了机器翻译任务的主流模型。由于神经机器翻译模型的参数规模较大,往往需要大规模的、高质量的双语平行语料进行训练,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方面,某些特定领域缺乏大规模的训练语料,且难以获取。另一方面,待翻译的源语言句子可能来自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如何在不丢失领域文本特色的前提下,生成良好的译文是机器翻译任务的一大挑战。领域自适应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
普法战前俄法关系是疏远的,俄国在普法战争中采取了中立的态度,间接帮助普鲁士打败了法国。普法战争后,德国崛起,俄国对其产生了防备,俄国不能允许德国继续削弱法国。到亚历山大三世执政时期,俄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要转变,与法国的关系从对立走向和解。法国的政治家对于同俄国的关系曾存有分歧,但最终政治上的不同意见让位于对法国根本利益的理解,认识到只有与俄国结盟才能战胜德国。俄法两国的社会力量对俄法的和解与接近
作为国家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监察委)的职权范围十分广泛,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被涵盖在监察对象内,其权力显著区别于其他国家机关,具有很高的法律地位。面对如此广泛的监察权,人大对监察委员会的监督应区别于对政府和司法关机的监督,需要更严格、更具体的监督方式及监督机制。第一部分,从监察委自身特点以及人大对监察权监督的必要性两方面进行阐述。监察体制改革重塑了政权架构,确立了人大代表制度引领下
谢尔盖·安德烈耶维奇·穆罗姆采夫(1850-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著名的自由主义法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俄国古老传统的贵族家庭,受到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自由主义思想,成为一个自由主义者。作为法学家,他在法学理论中倡导自由主义,主张俄国社会的法制改革,推动俄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在社会活动中,从1875年任职莫斯科大学教授开始,他就积极投身于推动改革的事业,在大学里宣传自
明初皇帝将佛教作为一种控制民众、维护统治的工具,它的发展被限定在统治者制定的控制政策之内,按照统治者的预设发展,发挥暗助王纲的作用。明代中期始,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活跃,推动江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原有的社会秩序带来一定冲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明初制定的控制佛教发展的政策逐渐失效,佛教内部出现私建寺院、私自剃度、僧尼越界、僧俗混杂等有悖政策初衷的现象,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南社会秩序的稳定,
笔者使用问卷法和文献法,以慧婷(2019)编制的《幼儿园教师尊严感问卷》和王彦峰(2007)编制的《幼儿园教师工作投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以辽宁省C市的524名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22.0和AMOS24.0软件分析幼儿园教师尊严感与工作投入的总体情况,以t检验和方差分析探讨不同人口学变量差异情况,以皮尔逊积差相关和回归分析分别进行幼儿园教师尊严感和工作投入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以
托尔斯泰一生都在进行关于生命意义、个人道德、社会伦理完善等方面的思想探索,他思想中关于伦理学的内容非常之多,却并未留下相关专著,这使得他的伦理思想杂乱无章不成系统。文章旨在对托尔斯泰的伦理思想进行系统梳理,探求其各伦理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生命观是托尔斯泰伦理思想的基础。首先,托尔斯泰肯定生命本身是有意义的,认为真正的生命是通过劳动创造生活;其次,他指出追求个体生活幸福和谋求人类全体幸福都是合理
古诗文是承载浩瀚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部编版、翰林版两版初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穷尽式考察两版教材的古诗文选编情况,并进行全面比较、分析异同、明辨优劣,希求为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提供有效借鉴。论文主要围绕两版教材古诗文选编依据、选文概貌、编排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两版教材重点关注了古诗文的学习及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且古诗文选编都具有注重人文性,编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