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六b汽油机双回路冷却系统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对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成排气歧管结构和先进冷却系统可以很好的改善冷启动与高转速大负荷期间的排放和能耗。本文以一台1.5 L国六b汽油机冷却系统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结构对基于集成排气歧管的双回路冷却水套流动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双回路冷却系统对暖机过程中油耗及HC排放的影响,为发动机冷却系统开发提供参考。根据双回路冷却系统的实际需求,通过对比研究经典计算方法与基于燃烧系统散热的计算方法,初步确定双回路冷却系统的流量分配边界。运用一三维联合仿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对水套流动特性的影响,降低机体缸盖压损,提升整体换热能力。根据4-1型集成排气歧管的散热要求,加强中间位置和上层水套的散热要求,提高排气支管冷却的均匀性。研究结果发现:波浪形机体水套可以有效降低机体压损;调整“V”字形鼻梁区结构可以加快鼻梁区位置冷却液流动,提升换热能力;筋条式集成排气歧管水套结构可以提高此区域冷却液流速并降低流阻。对比计算了两种冷却回路在特定暖机循环下的性能。暖机过程中,由于双回路冷却系统机体回路基本未参与循环,机体温度快速上升,较单回路节省16%时间达到90℃,对降低活塞和缸套之间的摩擦及水泵功耗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并未加快发动机整体水温的提升速度。对该基于集成排气歧管的双回路冷却系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缸盖鼻梁区、集成排气歧管温度及机体各缸间温度均低于240℃,各缸温差在10℃以内,均匀性较好,满足冷却要求。暖机循环下,双回路冷却系统机体温度和机油温度均高于单回路,与模拟分析一致。同时由于机体温度上升加快,使其缸内的温度较高,加浓需求降低,燃烧也更加充分,淬熄层减少,其中怠速工况油耗降低20.2%,HC排放降低7.58%;2000 r/min,200 k Pa工况点油耗节省8.5%,HC降低10.03%,验证了基于集成排气歧管的双回路冷却系统对节能减排的效果。
其他文献
2012年9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了《公众安全用药现状调查》,调查显示,抗生素仍然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公众对抗生素的概念也存在模糊认识。本文便是两位医学专家王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药物临床研究中心教授),以及杜文民(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技术总监)对正确认识和使用抗生素所做的详细指导。任何抗菌药物都会产生耐药性
期刊
当前外部经济环境下,医疗器械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医疗器械企业必须改进优化财务管理,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本文针对医疗器械企业的财务管理,首先简要分析了医疗器械企业的行业环境特点,并分析了当前医疗器械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问题,进而详细介绍了改进加强医疗器械企业财务管理的可行措施。
在医疗行业深化改革背景下,医院需要注重及时更换医疗器械设备,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有效治疗。对医疗器械企业来讲,需要抓住发展机遇,深化发展自身,使得自身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然而,医疗器械企业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自身发展。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医疗器械企业有必要分析财务管理问题发生的原因,采取科学的财务管理措施,进而有效解决财务管理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医疗器械企业的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产品和业态的多样化形成了不同的商业模式,医疗器械流通环节是这个系统中最为烦琐的一环,伴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行,两票制、带量采购以及耗材零加成等政策的加速落地,优化营运资金管理、扩大市场份额将成为这个行业的主旋律。本文通过剖析营运资金管理内涵,解决医疗器械流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痛点,进而提出解决方案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固定资产数量也随之日益庞大,但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会发现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致使管理中出现资产价值不清、产权所属不明、资产闲置率高、使用率低等多种问题,对于以财政拨款为购置资产主要资金来源的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这样不仅浪费财政资金,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还会对单位的发展造成阻碍。本文以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为起点,探索
在新工科包装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效果基础上,以包装工程专业课《防伪包装技术》的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包装工程专业的进一步教学改革途径。目前,《防伪包装技术》教学缺乏与智能包装、数字工程和创新创业的融合。通过分析创新创业背景、智能包装和包装数字化内涵,再结合《防伪包装技术》教学现状,利用线下线上混合、教研融合、重点引导的方式将其教学与智能包装、数字包装相融合。这种教改模式不仅可改善《防伪包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即"VR"技术,其本身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产物,早已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教育领域自然也不会例外。尤其是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更是展现出了十分强大的生命力。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虚拟仿真环境中完成相应的实训目标,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实训风险。因此,对虚拟现实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该文
探讨非遗传承模式创新发展及路径创新在虚拟交互技术视域下的可能性。为非遗传承在空间上的疏离,在时间上的弥散及在人文脉络上的断层困境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以辩证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为起点,秉承科学研究的学科交叉与融合范式。探析非遗传承的"痛点",提出虚拟现实技术服务于非遗传承的"设想",构筑非遗数字化创新的"模式"。通过论证探讨虚拟交互技术同非遗保护结合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创新性。通过技术与艺术的交融、交互摄
申请公布号:CN 113026432 A发明人:李长增李波申请人:莱阳银通纸业有限公司现有的防伪纸较少使用铜版纸作为基材,硬度不佳,且现有防伪纸的防水防油效果较差;现有的防伪纸加工设备在对其进行裁切时,无法对防伪纸进行固定,防伪纸在裁切时容易发生位移导致裁切不平整;现有的防伪纸加工设备在对其进行裁切时会产生小的纸屑,这些纸屑若不及时清除会沾附在纸张或裁切刀上,影响裁切的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