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真的自动驾驶汽车十字路口关键测试场景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FFFA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是自动驾驶汽车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企业用于测试的自然驾驶场景库虽然可以反映真实交通情况,但自然驾驶场景库中的非关键场景占据主导地位,而关键危险场景占比很小,这导致在测试中可供选择的关键场景数量有限,无法充分验证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本文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关键测试场景生成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自动驾驶汽车基础测试场景的生成方法。以无信号灯的单向双车道十字路口为例,基于该工况下最复杂的车辆位置组合群,根据主车行驶方向,利用全组合策略对干扰车运动方向进行组合,并依据设计的场景筛选原则对场景进行筛选,得到基础测试场景。(2)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图形熵分析基础测试场景的复杂度。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场景要素类的权重和总量值,然后基于图形熵建立交通场景复杂度计算模型,并以十字路口主车直行基础测试场景为例,进行复杂度计算。(3)基于模型预测控制设计运动规划与控制算法。针对主车直行通过十字路口提出基于动态安全区域的避障策略,该策略在优先保证纵向安全的前提下结合横向安全规划出用于自动驾驶汽车行驶的动态安全区域,然后基于多约束LTV-MPC,利用包含线性轮胎模型的车辆动力学模型设计了自动驾驶汽车运动规划与控制集成算法,并在Matlab/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平台上验证算法的有效性。(4)提出基于仿真的十字路口关键场景生成框架。基于三向组合策略对动态场景参数进行组合,通过场景仿真,利用3个安全指标——碰撞时间、后侵占时间及纵向加/减速度对动态场景参数进行筛选,得到617组两辆干扰车参与的关键场景和352组一辆干扰车参与的关键场景,其中两辆干扰车参与的危险关键场景占场景总数的20.1%,一辆干扰车参与的危险关键场景占场景总数的18.5%,与自然驾驶场景中的危险场景发生率仅为2%相比,大大增加了关键危险场景的发生概率。最后利用基于信息熵的加权欧式距离对上述关键场景进行聚类处理,得到9组两辆干扰车参与的关键场景测试用例和7组一辆干扰车参与的关键场景测试用例,可用于封闭场地安全测试。
其他文献
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生防资源,具有不易使寄主产生抗性、对环境友好以及良好的扩散效果等优点,应用潜力巨大;然而也存在受环境影响大、杀虫速度慢及生产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大规模使用。因此,相关基础研究的强化,对于杀虫真菌农药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Gti1/Pac2家族蛋白是真菌中普遍存在的重要转录因子,对调控真菌生长及致病等过程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模式昆虫病原真菌蝗绿僵菌(Metarhiz
无线系统的迅猛发展给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例如更多的无线频谱资源、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更大的信道容量等。近年来,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作为达成这些要求的有效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随着无线通信设备逐渐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MIMO天线设计也更加紧凑。但是,随着MIMO天线单元的间距越来越小,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会越来越强,进而使MIMO天线的性能
智能汽车是汽车技术创新和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环境感知部分作为智能驾驶系统的信息源,是实现其各项自动驾驶功能的重要保障。相比于其它的感知模式,视觉感知兼具成本低廉和信息丰富的优势,是不可或缺的感知手段。但由于智能汽车行驶环境的多样化,导致单一的视觉目标识别方法难以有效地适用于不同交通场景。结合不同识别方法优势的融合方法已成为改善识别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现有融合识别器的设计主要依赖经验,缺乏系统性
作为重要的基础绝缘材料,环氧树脂在电力装备、电子器件、动力设备等领域应用广泛,其在长期运行工况下会不可避免地承受机械、电场、热应力的作用,产生细小裂纹与电树枝损伤,严重影响装备与器件的使用寿命与运行安全。对环氧树脂绝缘材料机械损伤与电树枝损伤进行快速抑制与自主修复是从根本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技术挑战。本文绕开传统纳米改性抑制机械与电树枝损伤的技术路线,以微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而火力发电占我国电力生产总量的70%左右。火力发电过程中,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传统的高温烟气除尘方式对小颗粒粉尘去除率低,由于燃煤烟气温度高、粉尘量大、气体中有腐蚀性组分存在,因此,对烟气除尘装备的影响大。陶瓷膜材料具有耐高温、机械强度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高温燃煤烟气除尘中的应用具有独特优势。但是我国在陶瓷膜高温燃煤烟气除尘工艺研究以及工业应用都处于初步阶段
将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来源之一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不仅具有高燃料效率、零排放以及低噪音运行的特点,同时还代表了未来汽车追求环保的发展趋势。而能量管理技术则是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一项关键技术,其核心在于能够在确保整车功率需求的同时,通过合理分配燃料电池和辅助能源的输出功率优化各个能量单元的工作性能,从而提高车辆的经济性。本文以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在线多目标能量管理策略研究,主要包括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发严峻,空气质量也随之下降,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人们开始关注空气质量。据研究,相比室外环境,人类待在室内环境的时间更长,大约占一生中的80%~85%。有研究表明,颗粒物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因素,细颗粒能携带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若长时间处于颗粒物浓度较高的环境会对身体带来不可磨灭的损伤,严重影响自身的健康。为解决室内环境问题,空气净化器作为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手段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中仍大量采用需要曝气和外加碳源的工艺,既无法满足愈加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也与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愿景背道而驰。厌氧氨氧化工艺因其减少了对碳源和能耗的需求而日益受到关注,通常采用短程硝化技术以满足厌氧氨氧化反应对于NO2--N的需求,但短程硝化过程难以控制且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出水仍含有部分NO3--N。采用硫代硫酸钠作为自养反硝化的高效电子供体,可有效减少反硝化外加碳源的二次污染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历来是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对工程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在结构设计与安全评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者们发展了许多可靠度方法,例如:数值模拟法、一次/二次可靠度方法、响应面法以及高阶矩法等。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缺陷,数值模拟法分析过程简单,但对于复杂结构来说计算成本太大;一次/二次可靠度方法和响应面法涉及验算点的求解,但存在验算点不收敛、多验算点等问题,此外响应面
气动噪声强度随车速提高的增加幅度远高于其它声源,当车速达到100 km/h时,气动噪声就成为汽车的主要噪声源,新能源汽车缺少发动机噪声的遮蔽效应,其气动噪声更为明显。为降低车内气动噪声,以某SUV气动噪声为研究对象,采用流体仿真软件与声学仿真软件联合仿真得到车内驾驶员耳旁噪声响应,并结合风洞试验与实车道路测试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首先,对数值仿真理论、数值仿真模型建立这两部分内容进行阐述,详细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