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SAW1调控生菜结球及叶背腹性的遗传和分子机理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球性是蔬菜作物特有的农艺性状,在生菜、大白菜等蔬菜中均有出现。结球性有利于叶用蔬菜的栽培、采收、运输和贮藏。结球性是一个复杂的数量遗传性状,其遗传规律和分子机制尚不明晰。本实验室利用结球生菜和不结球生菜为亲本构建了生菜结球性状的分离群体,利用BSR-seq的方法鉴定到了两个控制生菜结球的QTL位点,分别命名为Lettuce Heading Locus1(LHL1)和LHL2。本实验室近期解析了LHL2位点编码的LsKN1调控生菜结球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将探索LHL1位点调控生菜结球的遗传和分子机理。1.构建仅由LHL1位点控制的结球分离群体。通过基因型筛选和自交纯化的方法得到了一个编号为Line355-F5的结球分离家系。在该分离群体中,结球和不结球表型呈质量性状分离,不结球个体数和结球个体数的比值约为3:1,符合单基因控制的性状的比例。该群体被用于LHL1基因的遗传定位。2.LHL1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功能验证。利用Line355-F5群体将LHL1基因定位于一个1.02 Mb的区间内,并成功克隆LHL1基因。LHL1基因编码一个BEL1-Like Homeodomain(BLH)家族的转录因子,其在拟南芥中的直系同源基因是SAW1(AT4G36870),所以我们将LHL1基因命名为LsSAW1。在结球亲本中,Lssaw1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丢失了一个T碱基,导致移码突变和提前终止。我们猜测丢失功能的Lssaw1基因导致生菜的结球。通过在结球自交系中超量表达LsSAW1和在不结球自交系中CRISPR/cas9敲除LsSAW1,验证了LsSAW1基因就是LHL1,其功能的丢失会导致生菜的结球。3.LsSAW1调控网络的分析。我们利用BSR-seq、LCM-seq和ChIP-seq分析了LsSAW1转录因子参与的调控网络,分析结果显示,Lssaw1的功能丢失改变了许多基因的背腹性表达模式,在结球个体中,近轴基因有下调趋势,而远轴基因有上调趋势。LsSAW1可以直接结合多个叶背腹性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所以LsSAW1可能通过直接调控叶背腹性基因来调控生菜结球。4.LsSAW1直接转录调控叶背腹性基因。我们深入研究了LsSAW1对LsAS1和LsYAB1的转录调控。ChIP-seq、Y1H和EMSA实验结果表明LsSAW1可以结合LsAS1和LsYAB1的启动子区域;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q RT-PCR结果表明LsSAW1转录因子可以促进LsAS1和抑制LsYAB1的表达。超量表达LsAS1基因可以使结球自交系变为不结球表型,超量表达LsYAB1基因可以使不结球自交系的叶片向内弯曲,进而促进结球的产生。所以,无功能的Lssaw1通过减少LsAS1基因的表达和增加LsYAB1基因的表达来促进生菜结球。5.LsSAW1与LsKN1互作。利用Y2H、Pull-down、Co-IP和Bi FC实验证明了LsSAW1和LsKN1的蛋白互作。LsSAW1/Lssaw1的差异表达基因和LsKN1▽/LsKN1的差异表达基因之间存在显著的交集,LsSAW1的靶基因和LsKN1的靶基因也存在显著的交集。证明LsSAW1和LsKN1转录因子参与相同的叶背腹性调控网络。差异表达基因的相关性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明了LsSAW1与LsKN1对下游基因的调控模式相反。6.LsSAW1的1-bp碱基缺失突变在自然群体中的分析。我们在488份野生生菜和242份栽培生菜中鉴定LsSAW1基因的1-bp碱基缺失突变,结果显示,该突变只存在于结球类型的栽培生菜中,说明LsSAW1的1-bp碱基缺失突变发生在生菜驯化之后,且该突变对结球生菜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7.LsSAW2的功能分析。对5个菊科物种和拟南芥的BLH家族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发现了生菜中另外一个SAW1的直系同源基因LsSAW2。在结球自交系中超量表达LsSAW2,阳性苗的表型与LsSAW1的超量表达植株的表型非常相似,证明LsSAW2和LsSAW1编码的蛋白在结球调控中具有相似的功能。表达量分析显示LsSAW2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LsSAW1。LsSAW2的低表达导致了LsSAW2不能拯救Lssaw1突变体的结球表型。总结:本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参与叶背腹性调控的转录因子LsSAW1,无功能的Lssaw1通过抑制近轴基因表达和促进远轴基因表达来促进生菜结球的形成。LsSAW1与LsKN1蛋白互作,两者共同参与叶背腹性调控网络,并且协同调控生菜叶背腹性与结球性。本研究解析了生菜结球的遗传和分子机理,为结球蔬菜的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植物叶发育和叶背腹性调控网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其他文献
目的:癫痫是一组异质性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癫痫发作类型多样的特点,由于大脑中异常的兴奋性或同步性神经元活动,带来许多社会歧视[1]。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神经系统疾病约占所有生活残疾总年数的30.8%,而癫痫,约占疾病总负担的0.5%[2],全球患病率为每1000人1.5至14人[3]。癫痫在所有年龄段都有发生,但最常见的是儿童[4],理想的合理治疗对减少癫痫引起的脑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药物被应用多年,一直被广大学者所关注。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的靶点主要在肝脏,特别是抑制肝糖异生,降低空腹血糖方面已被大家所熟悉。近年来对二甲双胍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其在调节血糖方面的作用机制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另外,随着对二甲双胍药理作用的深入了解
在许多隧道工程建设中,由于就溶洞对隧道稳定性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不够,溶洞的处理措施不到位,从而导致的隧道施工中常引发一些工程事故,如地面塌陷、隧道冒顶、施工机械掉落等,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有时严重威胁施工人员及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论文选取南宁地铁某隧道区间岩溶发育段作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区的地质构造、地下水活动、岩溶发育特征、古地理环境等方面入手,探讨场区的岩溶发育规律及发育机制,建立工程区
“黄土塬”是黄土高原上平坦的台塬,是过去260万年间,由风沙堆积形成的边缘陡峭、中部平坦的地貌结构,其中董志塬被看做是典型的代表区。黄土塬面积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1/10以上,具备优越的土地资源,适宜耕种和居住,是工农业发展和人口集中的重要区域。当前,黄土塬面临最严峻的问题当属剧烈的沟壑侵蚀导致的塬面破碎化和瓦解,尤其是黄土沟头部位。沟头部位地形起伏大,径流集中,导致沟头发育扩张,引发塬面面积不断缩
目前勘探发现的深层低渗透高温油气藏越来越多,然而能用于该类油气藏增产改造的压裂液类型却较少。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HAWSP)由于其高黏弹性,被广泛用作钻井、驱油等工作液稠化剂。HAWSP在压裂领域也得到了一定应用,但其耐温能力弱使得其适用的储层受限,初始黏度过高又使其现场配液困难。这些弱点都极大限制了该类压裂液的广泛应用。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采用室内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聚合
全球气候问题与新冠疫情的暴发使全世界进一步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ESG价值管理理念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企业价值创造的范畴从经济价值向外部环境与社会价值延伸。ESG要求企业管理者兼顾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提供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社会、环境责任与绩效信息。碳信息作为一种前瞻性的环境信息,不仅是企业实现碳核算、增强碳减排管理的重要手段,更是政府环境规制的重要抓手,其披露质量直接关系
随着GPS定位、物联网、移动互联网、5G等先进前沿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由各类物联网和感知网设备产生的轨迹数据急速增长,产生了海量、多元、异构的时空轨迹数据。基于时空轨迹的社交网络分析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社交网络、公共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具有丰富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真实应用需求。然而,面向多元时空轨迹大数据的社交网络分析在真实应用场景中面临诸多问题。首先,针对多元时空轨迹关联事件缺乏有效的捕捉获取方法
中国沙棘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88%以上,但是沙棘的加工方式较为单一,精深加工产品少,且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造成大量的浪费,长此以往严重制约沙棘产业的发展;目前乳酸菌发酵果蔬汁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乳酸菌发酵可以改善沙棘汁的风味,提高产品的适口性。本研究以沙棘为原料,比较不同乳酸菌菌株发酵对沙棘汁品质、风味的影响,确定了乳酸菌发酵沙棘汁工艺技术参数,并对贮藏期间乳酸菌活菌数、总酚、总黄酮等变化
以蒙古黄芪种子为材料,探究了蒙古黄芪种苗繁育的三种栽培措施;以蒙古黄芪种苗为材料,运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探究了盐碱胁迫对二年生蒙古黄芪差异代谢物和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并在盐碱地上探究了不同肥料对二年生蒙古黄芪产量和药效成分的影响,以及对盐碱地的改良作用。结果如下:1.大田编线精播育苗中,与其它处理比较时,当粒距1 cm时能在保证较高产量的情况下,有着最高的优质种苗率和利润,即种苗总数量为216.9
针对传统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与实施效果十分有限的客观现实,仅聚焦于宏观传导机制而忽略微观主体预期的货币政策已不合时宜,央行沟通凭借着降低市场的信息噪声、调节私人部门的信念以及提高市场参与者的预测能力,进阶为世界货币政策实践的潮流。论文紧密围绕央行这一沟通主体的经济效应展开系统分析,通过构建系列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理论揭示央行沟通通过调节微观主体信念,进而作用于经济指标的机制,同时,全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