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变更业主风险研究 ——基于新业主视角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zhou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建设项目变更业主,新业主取代原业主行使项目建设管理职责,除了要面对工程项目本身的风险,还要面对因变更业主带来的新的风险,风险管理的任务重大。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变更业主后新业主风险管理研究,对于有投资已开工建设工程项目意愿的建筑开发企业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变更业主的情况,通过文献查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建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变更业主后新业主面临风险备选清单,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的方式建立风险补充备选清单,通过总结归纳,并与专家充分讨论确定了工程建设项目变更业主后新业主面临的风险清单。采用专家调查法中专家打分的方式结合评价指数法对风险展开评价,建立风险因素评价表,为风险选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本次研究在风险应对环节引入了伙伴关系理论,选择与业主风险管理联系紧密的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平台,确定风险应对原则,根据风险因素评价表在伙伴关系合作、共赢思想指导下,确定项目各参建单位共同的目标,加速信息流通,实现资源共享,确立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冲突和矛盾的机制,对识别出的风险给出应对策略。结合某综合科研楼变更业主的实际情况,将研究结果运用到新业主风险管理中,有效的解决了某综合科研楼项目变更业主后新业主面临的工程管理风险。基于以上研究,工程建设项目变更业主的情况,新业主的风险管理应考虑风险分配与风险收益对等的原则,促使项目各参建成员更积极主动的开展风险应对工作。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引入伙伴关系理论,将工程建设项目变更业主后新业主风险管理组织扩大,发挥工程各参建组织的优势,提高整个项目管理团队整体对抗风险的能力,整合项目建设的所有资源。基于伙伴关系平台的风险应对措施更多的选择了风险规避和缓解的策略,风险转移的措施未使用,其原因是未基于伙伴关系平台的风险管理是项目参建某一组织单独的风险管理,为了自身利益,在风险无法规避的情况下,会在法规和合同允许的情况下将风险转移到项目的其他参建单位,基于伙伴关系平台的风险管理,风险发生后的潜在损失由平台内各组织共同承担,各组织风险管理目标一致,风险可以有效规避活平台内各成员共同分担缓解,基于伙伴关系的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了项目整体和各个参与组织的风险抵抗能力。
其他文献
现场人员具有更好的隐患识别能力,能够有助于提升现场安全绩效。这也使得隐患识别成为进行有效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有例子表明,情绪管理有助于改善安全环境。但少有研究揭示情绪影响个人风险偏好习惯的机理,如情绪对隐患识别绩效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揭示情绪在隐患识别中的影响及其主要因素。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阐述了风险容忍度、人格、性别、情绪管理能力。这四个隐患识别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风险容忍度意指工人承担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质量问题也越发突出。有很多质量问题只有在工程交付使用后的一段时间内才会逐渐显现,且出现质量问题后参建单位之间往往会相互推诿,责任难以确定,使得问题无法得到较快、较好的解决,建设工程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所遭受的损失难以得到相应的赔偿,权益得不到有效、合理、及时的保障。因此,亟需引入新的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机制以解决中国严峻的建设工程质量问题。根据国际先进经验
由中国提出并领头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是本时代覆盖地域最广的跨地区经济发展倡议。截至2019年7月已有136个国家签署官方合作协议。根据工行标准银行(2018年)的数据,在过去五年中,“一带一路”官方合作项目合计1100个、合同价值7500亿美元,其中70-80%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且大部分是由中国公司投资和承建的。正如相关研究发现,一国基础设施的改善与跨境房地产投资(FREI)有着密切
当旅游进入大众化日常消费阶段,成为人们日常闲暇生活的刚性需求,人们越来越追求旅行中的新奇、独特感。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拥有历史古迹、古建筑、大量原生民居和小桥流水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在许多历史文化街区正在进行改造融入许多现代元素为一体的景区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但由于旅游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过度开发,让游客感受到的是一个充满商业化、同质化的旅游空间。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与其他旅游区
Domain理论是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的交叉学科.量化Domain的核心思想是刻画信息之间的逼近程度,Fuzzy Domain是量化Domain的一个研究方向,它将Domain理论的“逐步逼近”与Fuzzy数学的“程度化”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取格值为单位闭区间的情形下,本文研究了Fuzzy Domain理论中的若干问题,得到如下结果:(1)文献中的两种连续Fuzzy Domain的定义在一定条
近年来,满足人民就近消费需求的社区商业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在我国土地供应机制下,社区商业大多作为住宅项目配套开发经营,因房地产企业“高周转”模式的普遍性加之其在开发中“重住宅、轻商业”,社区商业配套普遍存在规划研讨不充分现象,导致社区商业产品与市场需求错位,影响其价值发挥,造成资源浪费,进而影响行业整体健康发展。本文基于行业经验,对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社区商业配套规划决策过程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流程、决
设计-投标-建设(DBB)项目交付方法主要运用于黄金开采行业,该行业负责人需要有充分的能力去及时应对施工阶段的各种变化,并能做出精准的决策。在这个项目交付方法中,由于设计方和承包商的双方关系是依照合同分开的,这会影响到施工的节奏并增加了工作时长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采购进度、物流进度和施工进度。因此,如果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对于工程材料的采购有所延迟将会造成项目成本的增加。在众多探讨项目实施过程中执行者
有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所建混凝土工业厂房的加固改造再利用已经逐渐被国家和社会所重视。从最初的直接使用,到基于现状进行加固改造使其符合再利用功能要求,从而可更好地发挥这些工业建筑的作用并保存其历史痕迹,这一设计理念也逐渐成为当今的专业专项技术产物。因使用功能的改变、结构设计年限的临近、长期自然及正常使用条件下老化和结构构件损伤、工业生产环境的侵蚀作用、施工可能存在的缺陷及结构材料劣化,以及自然灾害和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现乡村本源价值,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后生产主义乡村是乡村转型发展的一个阶段,科学揭示后生产主义乡村特征,厘清推动后生产乡村形成发展的驱动机理,系统分析后生产主义乡村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过程中形成新的多元价值功能以及区域效应,对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后生产主义乡村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构建了乡村
土地是生物活动和自然资源的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沿海港口城市凭借其宜居的生态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成为全球社会经济活动的聚集中心,人口的增长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利用活动也给其土地生态安全带来了威胁。因此,揭示沿海港口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变化规律,提出土地生态安全调控对策有助于维护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先运用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