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智能化能量管理方法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工程车辆在基础建设、工业生产以及矿山开采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在节能降耗的大趋势下,工程车辆作为高能耗、高排放装备,其发展正处于技术升级革新的关键阶段。目前,混合动力技术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方案,已在汽车领域实现应用并趋于成熟,而能量管理则是直接决定混合动力系统性能表现的关键技术。因此开展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能量管理方法研究对促进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综述国内外混合动力工程车辆发展及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并阐述了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能量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技术难点,提出了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智能化能量管理方法的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系统特征分析、平台测试与能量管理系统建模。本文从能量管理研究角度出发,分别从工况、构型以及能量流三方面分析并阐述了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能量管理测试平台并且设计了实验方案以获取高还原度的系统负载样本。另一方面,在对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能量管理基本架构的分析基础上,对测试平台的能量管理系统进行建模,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上述工作为进一步开展能量管理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条件。(2)无模型学习方法在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能量管理问题中的应用研究。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结构特殊、系统复杂且工况多变,由于传统的能量管理方法对负载及作业环境的变化缺乏自适应调整能力,其性能表现往往低于预期。对此,本文将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能量管理问题转化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并引入强化学习思想对最优能量管理策略进行迭代求解,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能量管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Q学习的学习型能量管理方法能够对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工况特征实现策略的自学习并最终收敛,且相较传统能量管理方法具有更好的最优性。该方法的提出作为一次能量管理智能化尝试,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3)基于模型的学习方法在能量管理问题中的应用与分析。以Q学习为代表的无模型方法虽然可以通过高频率的交互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该过程的样本效率较低。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一缺陷则会导致学习收敛较慢且学习成本的较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工程车辆工作循环的短时周期性重复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ynaQ学习的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智能能量管理方法。经验证,该方法不但对能量辅助系统的极端初值状态具有良好收敛性,且对于同类工况间的差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相较于基于Q学习的无模型学习方法,基于Dyna-Q学习的能量管理方法不但表现出了更好的实时性及最优性,而且对能量辅助系统表现出了明显的友好性。(4)面向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智能能量管理方法的通用化研究。在前文所开展研究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智能能量管理方法的通用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针对方法通用化的改进包括三部分:通过引入趋势项对奖励函数进行改进,以提升策略的长期稳定性;设计了一种值函数逼近器,以避免维数灾难的发生并增强值函数表达的泛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环境模型,以提升基于模型方法的可重用性。在上述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型学习的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智能能量管理通用化框架。经验证,与原基于模型的能量管理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通用化框架的长期稳定性、工况适应性、通用性及经济性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其他文献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尽管现有的抗肿瘤疗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于化疗药物和放射治疗的标准抗肿瘤疗法仍存在潜在的副作用。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极低频、低强度的磁场对正常的细胞无害,甚至可能是有益的,而这类磁场会对某些恶性肿瘤产生一定影响。极低频磁场(<300Hz)已被证实能够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周期分布、凋亡、自噬、分化、系统免疫等过程,且能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抑制血管生成和
近年来,基于纳米材料的胰腺癌治疗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主要挑战包括:诊断和治疗结合差、难以根治、抗肿瘤疗效不理想和转移复发风险大等。另外,利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缺氧、微酸性和高过氧化氢(H2O2)等特点,开发简单有效的策略来构建具有TME刺激响应的多功能纳米平台展现出较大的优势。研究表明,纳米诊疗剂的成像及治疗效果受组成、电荷及形貌粒径等的影响较
生物入侵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因素,掌握入侵机制可提高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能力。表型可塑性被认为是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具有确定的遗传基础。近30年来表型可塑性的研究发展迅猛,野外调查与移植实验相结合,宏观生态与分子生态交叉等多种方法被用来探索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表型可塑性机制。本文从表型可塑性概念、研究发展历程及其在外来植物入侵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外来入侵植物表型可塑
几十年来,蛋白质组学的应用已经跨越了生物医学和生物化学研究的不同领域,体液也成为重要的研究目标。蛋白质在体液中的异常表达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是理想的疾病潜在生物标志物。利用体液中的蛋白进行疾病的早期检测,被认为是一种替代手术的无创诊断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现代蛋白质组学工具为入体液蛋白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在人体主要体液中已检测到超过15,000种不同的蛋白质。与此同时,一些公开的体液相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和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感染后一般表现出发病快和病程短等急性感染症状。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临床上已经出现了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其已对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程度更深和范围更广。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在畜禽体内及其相
研制的细菌药敏试验高通量检测仪器包括高通量药敏试验接种仪、96点阵琼脂检测盒、便携式细菌培养箱、药敏试验图像采集转换仪等,实现了细菌药敏试验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准确性、稳定性、标准化。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药敏试验稀释法标准,对药敏试验接种仪的结构和操作稳定性、重复性、与CLSI药敏标准方法比对验证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使用该药敏试验接种仪方法与CLSI药敏标准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了8种抗生素对
草甘膦(glyphosate,GLYP)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在二十世纪60年代开发一种非选择性广谱除草剂。自2005年以来,GLYP的销量稳居全球农药销售排行榜首位。1995年首株GLYP抗性大豆系培育成功,此后GLYP的生产量与使用量逐年锐增。目前,GLYP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生产量最大的除草剂,也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GLYP的长期大量施用导致环境及农作物中具有高水平的GLYP残留,对
害虫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管理系统,包含众多因素,需要我们借助于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理论上的精准分析、计算机的数值模拟进行系统地研究,从而做出最佳控制策略.本文以脉冲微分方程为基础,考虑到害虫种群的动态发展变化、杀虫剂的持续作用机理、害虫抗药性的动态演化等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利用单种群阶段结构害虫模型、两种群害虫-天敌模型、两种群害虫-天敌传染病模型建立混杂的非光滑害虫治理动力学模型,研究所建模型的动
本文旨在研究退化抛物方程的可控性理论.主要讨论了具对流项的退化抛物方程与具超线性源的退化抛物方程的零可控性.本论文共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研究了具对流项的退化抛物方程的零可控性.其中对流项与方程的退化性无关,且对流项不受扩散项控制.对于零可控性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相应的Carleman估计.而我们研究的是在边界发生退化的方程,当对流项也在边界具有一定的退化性时,对流项对Carleman估计不会
海洋生物污损是指海洋中的生物附着在浸入海水的各种表面上,通过聚集生长形成大面积污损生物群落,从而造成水下设施的损害。海洋生物污损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比如增加船舶油耗,加速船体腐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制约了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如何防止生物污损成为一个全球性课题。随着人们对防污方法的探索研究,模仿生物防污策略的仿生防污技术以其绿色、广谱、长效的特点,逐渐被全世界研究人员所关注。花环肉质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