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与代谢产物分析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绵共附生放线菌是海洋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结构出新率高,是新药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重要资源。海南岛四面环海,海绵种类繁多,为研究海绵共附生放线菌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论文从海南文昌海域采集海绵样品,分离其共附生放线菌、分析其菌株多样性,发现抗菌活性菌株,并探讨了活性菌株的目标次生代谢产物。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四种培养基从4种海绵样品中共分离出50株海洋放线菌。依据菌落形态差异,选取22株代表性特征菌株,通过16S r RNA序列分析将所分离菌株归属于5个亚目、6个科和7个属,包括链霉菌属、小单孢菌属、红球菌属、糖多孢菌、栖白蚁菌属、分枝杆菌属和Krasilnikoviella属,其中Krasilnikoviella为首次从海绵中分离得到。抗菌活性测试显示48%的分离菌株呈现抗细菌活性,24%的分离菌株呈现抗植物丝状病原真菌活性。采用多相分类技术对5株海洋放线菌HNM0563、HNM0569、HNM0574、HNM0575、HNM0581进行了新种鉴定。菌株HNM0563和HNM0569鉴定为红球菌属的新种,分别命名为Rhodococcu spongiae sp.nov.和Rhodococcus wenchangensis sp.nov.;菌株HNM0574和HNM0575鉴定为链霉菌属的新种,分别命名为Streptomyces aquaticus sp.nov.和Streptomyces wenchangensis sp.nov.;HNM0581鉴定为小单孢菌属的新种,命名为Micromonospora marinus sp.nov.。选取新种菌株HNM0575进行大量发酵,选用八种培养基进行最佳发酵条件筛选,并对其发酵产物产物进行分析。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和HPLC等色谱技术从其发酵产物分离到11个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共振分析确定了三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化合物5为Formononetin(芒柄花素);化合物6为Daidzein(黄豆苷元),化合物11为Oxopropaline G(β-咔啉生物碱)。抗菌活性测定显示,化合物4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具有抗菌活性。化合物6表现出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
其他文献
重视企业审计工作的开展,改善审计环境,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解决风险防控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企业性质、规模不同,审计模式、内部风险控制方法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这对企业的良性发展、内部风险控制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次研究以H药业集团的内部风险控制进行研究。目的在于能够完善现有的内部审计体系,使其加强风险防控能力,通过内部审计为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提供支持,并通过内部风险控制进行内
目的 探讨营养控制状况(CONUT)评分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德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18例,男性55例,女性163例;年龄60~89岁,平均72.1岁;根据患者术后30d内是否出现不良结局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132例)与预后不良组(76例),收集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史、手术方式、是否输血以
利用1960-2014年最靠近库姆塔格沙漠的4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2.5°×2.5°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1°×1°的FNL再分析资料,在库姆塔格沙漠大降水500 hPa环流分型的基础上,运用物理量场诊断分析方法对不同环流型的典型大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并运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追踪其水汽来源.结果表明:大降水的500hPa环流型可分为低涡切变型、新疆低槽型和贝加尔湖至新疆
学位
针对肠内营养半固化概念、肠内营养半固化剂的种类、使用剂量、使用黏度、使用方法、使用途径及方式、潜在并发症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工作人员对其的了解,为临床工作中解决肠内营养并发症问题提供新思路。
闽学是朱子(1130—1200)赓续孔孟道统创立的理学集大成学说。朱子在世时,闽学在理学诸学派中翘楚而立;朱子去世后,闽学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治国之道和民族的精神信仰。朱子文化形成于闽北,犹以武夷山、建阳等地留下了朱子成长、成就和文化交流的无数印记,世人也以“道在武夷”十分准确客观地定位了武夷山在朱子文化中的历史地位。而建安(治所在今福建省建瓯市),作为宋元明清时代建宁府治地,以其无可替代的闽北
期刊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许多国家人工养殖的主要蟹类品种,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还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然而,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和病害侵扰,使拟穴青蟹的养殖面临重重挑战,严重制约了其养殖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众所周知,在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疾病的爆发是养殖水体中的环境因子、养殖动物免疫力和病原致病力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动物免疫系统的反应受神经内分泌系统严格调控。因
α-芋螺毒素(α-CTxs)是由12~2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是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 ACh Rs)的竞争性拮抗剂,可以被用作为分子探针研究n ACh Rs的结构与功能。此外,α-芋螺毒素在研发治疗小细胞肺癌,抑郁症,帕金森症,成瘾和神经痛等疾病的药物方面具有重大潜力。α-芋螺毒素TxIB是从织锦芋螺(Conus textile)中发现的一种含有16个氨基酸,两对二硫键的α-4/7型芋螺毒素,能
莲雾(Syzygium samarangense)是典型的热带水果,因外形美观,含有较高营养价值受到消费者青睐。但由于莲雾生长环境温度较高,空气湿度较大,采后极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导致腐烂。其中,软腐病是莲雾贮运过程中主要的侵染性病害。由于化学杀菌剂对食品安全带来的影响,绿色环保的保鲜技术是目前的发展趋势,生物防治成为果蔬采后保鲜研究的热点。本实验从莲雾病果上分离得到一株软腐病病原菌,以此病原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