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大学医学教育专业化研究(11~14世纪)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14世纪是欧洲中世纪大学医学诞生的时代,也是医学专业教育基本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普遍存在的封建制度孕育了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活跃的商品贸易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教会改革的浪潮和世俗政权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土壤。11、12世纪欧洲医学知识的复兴,推动了一个庞大求知群体的出现,促进了医学研究的兴起。最初,专业化发展表现为医学知识的增长。对古代文献的翻译、整理和评注成为知识专门化的主要途径,自由文理知识沦为知识生产的工具性知识。随着医学知识的系统化和学科化,医学教学内容、方式和组织形式也发生了改变。逐渐出现了固定的医学课程、统一的教学方法、成熟的组织结构和完备的教学制度。12、13世纪,中世纪最早一批大学医学院组织诞生。这种制度化的高等医学教育组织,构建了一个稳定有序的医学知识传播体系,形成了中世纪特有的以文本为基础的医学教学模式。在这个新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希腊-罗马医学、阿拉伯医学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成为中世纪大学医学的主要内容。医学院教学主要是对权威文献的解读。讲座、辩论和对问题的解释都是围绕经典文献进行。大学提供的学位是医学生接受大学教育,获得高深知识的象征。由于医学学位需要付出艰苦而漫长的努力才能获得。结果,受过大学训练的医生淘汰了众多竞争者,从普通医生群体中分离出来,成为医生职业的精英。为了维护自身地位,大学医生开始提高职业门槛,限制其他医疗群体的执业活动。他们在收入、权力和威望上继续增加,引起了其他职业群体的竞争,导致医生群体内部的分化,产生了一个新的医生职业等级制度。其中,大学医生占据了行业主导地位。他们和外科医生、理发师、药剂师等组成各种专业协会,控制行业准入标准、明确执业范围和提倡职业伦理。14世纪,随着欧洲各地行医执照的普遍颁发和医生群体之间的分工更细,大学医学作为一种专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开始显露。通过对中世纪大学医学教育专业化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专业教育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经历了知识增长、组织诞生、制度形成和行业发展等一系列变化。这个过程也展示了专业教育三个核心要素即专业知识、专业学院和专业实践的生成过程。三者构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专业教育系统。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推动着中世纪大学医学专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中世纪大学医学专业教育的形成确立了医学教育的高等化和精英化,开启了医学教育专业化之路,为近代医学的高度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设计制作了一款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助农"销售系统。"助农"微信小程序利用了微信小程序的优点,弥补了Web及手机APP的优劣,简化了用户的购买流程,降低了企业的开发运维成本。通过微信小程序的系统分析,对前台系统、界面设计及后台系统的开发制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作者对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的山苍籽核仁油的成分、性质及其作用原理做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通过扩大试验证明,它是萤石浮选的良好的捕收剂。
β-酪蛋白是牛乳酪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遗传多态性,特别是A1和A2型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A2型β-酪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特性关系、消化特性的人群差异性及不同种类乳β-酪蛋白的消化特性,从消化特性的角度论述了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旨在为不同人群开发具有良好消化特性的乳制品提供参考。
<正>学会记事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它要求学生能根据作文主题,详略得当地写出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本期征文题目来自统编语文教材单元写作实践。为什么要选择教材上的作文题目?因为在中考语文考场上,很多作文题目都脱胎于教材,如2020年贵州黔东南卷"那些sub>sub>sub>让我sub>sub>sub>",四川广元卷"那一刻,让我成长",
期刊
目的 评价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对糖尿病(2型)失眠患者血糖水平、睡眠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以期在稳定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睡眠质量的基础上促进预后。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总计74例。采取随机法分组,对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中医组37例患者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对照组与中医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睡眠质量状况。结果 干预后,中医组患者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餐
明确不同种植制度农田肥力长期演变特征可为选择合适种植制度以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湖南省12个国家和省级农田长期定位试验点的种植制度试验为研究对象,选择当地习惯施肥条件下的水稻—水稻—黑麦草(RRR)、水稻—水稻—紫云英(RRC)、水稻—水稻—大麦(RRB)、水稻—水稻—冬闲(RRW)和水稻—水稻—油菜(RRO)5种双季稻模式,烤烟—水稻(RT)、水稻—冬闲(RW)、水稻—油菜(RO)和水稻—
目的调查江西省成年人食物过敏流行状况,了解引起成人过敏的常见食物排序及其引起的主要症状,为食物过敏的防治与人群饮食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入户的方式对江西省南昌、抚州、宜春三个设市区12000个18-70岁成年人进行现场食物过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食物引起身体不适状况、自我报告食物过敏、自述医生诊断的食物过敏情况及其诊断方法、其它过敏性疾病等;以自我报
牛奶蛋白过敏是儿童早期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反应之一,通常会持续到成年期。益生菌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并调节免疫反应。因此,它可能是可以缓解某些涉及肠道免疫系统疾病的工具,例如尚无治疗方法的牛乳蛋白过敏。本文中探讨了牛奶蛋白过敏的重要研究进展,介绍了牛乳蛋白过敏原和过敏机理。重点强调了益生菌在牛奶蛋白过敏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提高肠道免疫来改善牛乳蛋白过敏。最后阐述了低致敏性产品的研究现状,提
为了提升高中教学质量,使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有正确的认知,教师要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程群建设。教师要分析课程群建设原则,从教学条件、教学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制订高中历史课程群建设标准,重构课程群建设内容,压缩不必要的内容与教学时间,拓展重难点内容,按照教学指导,将学术性知识内容与认知性知识内容融合在一起,构建高中历史课程群核心学科,实现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地生根。
食物过敏是一种由食物变应原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食物过敏的发生和发展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环境因素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食物过敏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衡可通过增强Th2型免疫应答,干扰免疫成熟,减少Treg细胞,破坏肠道黏膜屏障等机制导致机体出现食物过敏。本文针对肠道菌群紊乱与食物过敏的关系及其潜在机制进行综述,为食物过敏的早期预防及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