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牺牲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gu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随着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员工(尤其新生代员工)越来越关注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对工作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价值也在不断增强,社会也需要员工去承担更多角色外的工作,亲社会违规行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亲社会违规行为具有亲社会和组织违规的双重特征,形式上是一种对组织有害的负向组织行为,但它对社会又是有益的,其实不少亲社会违规行为是被组织默许和认可的。本论文的研究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量表修订,第二部分是影响机制研究。在第一部分里,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深入梳理亲社会违规行为相关概念和及其维度划分,通过文献分析、德尔菲法、结构化访谈、项目分析等检验程序,挖掘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的结构维度,修订了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测量量表,识别出社会导向型亲社会违规行为这一新维度,拓展了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内涵与结构,拓展了员工行为理论的应用。在量表修订部分,本研究采取多方法交叉验证的研究设计。在亲社会违规行为量表修订中,首先通过13名直接从事亲社会违规行为研究的专家的德尔菲法对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新生代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的特点和内涵进行初步了解,在两轮德尔菲法结果基础上,通过17名90后在职员工的结构化访谈对社会导向型亲社会违规行为获取测量题项,在三次测查,对广州、深圳等地区的890名90后员工进行问卷抽样,最终获得713份有效数据,借助SPSS26.0和AMOS19.0,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CFA分析和效度分析等对测量题项进行实证验证。在研究模型的验证中,本研究通过追踪研究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采用纵向调查的方法,分2个时间点对同一个被试进行数据采集,共获取了306份有效配对样本,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对研究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在第二部分里,本文在亲社会违规行为量表修订的基础上,根据领导行为理论和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等理论,构建自我牺牲型领导与新生代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之间的研究模型,开展了如下系列研究:(1)分析自我牺牲型领导影响新生代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的直接作用;(2)构建链式中介模型,分析亲社会动机和心理授权在自我牺牲型领导影响新生代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多重路径;(3)提出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和被中介的调节模型,探讨在下属社会排斥不同的情境下亲社会动机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亲社会违规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探讨心理授权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亲社会违规行为之间中介下的组织认同调节作用,揭示自我牺牲型领导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的边界条件。本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修订亲社会违规行为量表。量表修订表明亲社会违规行为是一个四维构念,包括效率导向型、同事导向型、顾客导向型和社会导向型四个维度。其中,社会导向型亲社会违规行为是之前量表未包含的新维度,这个新维度丰富了亲社会违规行为的概念内涵和结构维度。(2)探索自我牺牲型领导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机制,揭示自我牺牲型领导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具体结果如下:自我牺牲型领导正向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亲社会动机和心理授权在自我牺牲型领导和亲社会违规行为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推动了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弥补了对二者关系探究的不足;社会排斥在自我牺牲型领导通过亲社会动机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中发挥被调节的中介作用,在高社会排斥水平下,亲社会动机的中介效应最弱;组织认同在自我牺牲型领导通过心理授权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关系中发挥被中介的调节作用,在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下,组织认同起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从组织层面、员工层面和社会层面三方面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如何有效识别和管理新生代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企业管理新生代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增加领导影响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其他文献
<正>众所周知,深度学习是当前全方位推动课程变革,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重要抓手。在学习过程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促进学生发展,创造有活力、有深度学习过程的有力抓手。好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思维的困惑,能够激发已有知识、生活体验与当前学习内容之间的有效关联,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引领学生走向课文内涵深处,步入深
期刊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筑建设规模、数量不断扩大,对施工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因建筑工程长期性、复杂性特点,必须强化施工管理,优化质量控制,通过规范、科学的管理手段,有效解决施工中的各类质量和安全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探讨一些优化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对策,旨在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
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为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必须强化现场管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如果施工组织方案编制不当,或者施工工序过于杂乱等,则会对项目建设进度以及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对此,介绍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并选择某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优化对策,以期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目的:文章主要对法约尔跳板原则在急救药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时间选择为2016年5月~2017年8月,此阶段实施常规急救药品管理,将此作为实施前,时间选择为2018年5月~2019年8月,此阶段实施法约尔跳板原则,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急救药品的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急救药品的管理质量更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急救药品安全管理采用法约尔
目的了解安徽省2010年、2014年和2019年9~18岁在校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的变化趋势,为以后的病因学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于2010年、2014年、2019年选取位于安徽省中部、北部、南部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合肥市、宿州市以及池州市的9~18岁在校中小学生样本。3次调查均在同一地区的相同点校,分层按年级进行,然后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抽取年
本文以前期从猪粪及施用猪粪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四环素抗性细菌(TRB)为材料,依据不同菌株对蚯蚓中肠液敏感性特征,选择其中20株菌分别构建了敏感菌群及不敏感菌群模拟食料,并结合菌株灭活及四环素添加处理,在人工环境下进行了蚯蚓饲养试验,对不同处理蚯蚓粪细菌群落组成特征、四环素抗性基因(TRGs)丰度特征及其与蚯蚓粪细菌群落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对于解析食物来源耐药基因在蚯蚓过腹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规
地下隐蔽窑洞是威胁黄土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之一。如今对于隐蔽窑洞的探查仍主要以传统的走访调查及钻探手段为主。这些传统手段与物探手段相比在直观性、经济性、准确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劣势。高密度电法作为成熟的物探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勘察等领域。该方法在地下隐蔽窑洞探测上相比传统的手段有着地表无损、经济快捷等优势。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已知窑洞位置的反演视电阻率物性特点进行分析,再依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与肿瘤本身和治疗相关,具有发生快、持续时间长、程度重和不可预知等特点,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学认为,CRF可归属于“虚劳”范畴,脏腑功能不足、气血阴阳虚损为其发病的主要病机,病位多在肝、脾、肾,病性属虚实夹杂;而癌毒、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因素均可诱发乳腺癌CRF,可采用中药、针刺、
分布式光伏项目有着节能减碳、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等诸多优势而成为代表未来的新型发电形式。本文以北京市A公司在房山区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为例,介绍了该区开展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先决条件,通过预测项目使用寿命周期内的现金流及盈利指标,利用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系统地测算了项目投资收益,并对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本文使用EVA指标预测了该项目的预期业绩,同时分析了该项目给当地环境、能源等各方面可能带来的积极
“问学课堂”的建构,就是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以问带学“”以学促问”,从而让学生的“问”与“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问”为发端,能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学”为核心,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样态;以“动”为手段,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问学”,让学生“问”得“得法”“、学”得“得道”,才能彰显数学学科育人之“能”,引导学生步入深度学习之“境”.建构初中数学“问学课堂”,旨在建构“学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