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十二胺与仲辛醇的多元混溶药剂浮选性能及机理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513485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铁矿资源储量丰富,但矿物组成复杂且嵌布粒度细,磁选精矿往往需要利用反浮选进一步脱硅后,才能满足冶金的需要。目前利用反浮选工艺“提铁降硅”已成为选矿厂的必备环节,其技术关键主要是反浮选药剂的开发与应用。铁矿反浮选常采用的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因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差、凝固点高,常将其配制成十二胺盐酸盐或十二胺醋酸盐使用,盐酸和醋酸存储困难、药剂配制过程不便、产生的泡沫发粘且长时间难以破裂,造成水和药剂消耗量大、矿浆pH不稳定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十二胺的应用。为了在不影响浮选效果的前提下,简化药剂配制,省去十二胺的酸化环节,改善泡沫性质,实现铁矿常温浮选,节省药剂成本,论文根据复配增效的技术理念,以铁矿反浮选常用的难溶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和起泡剂仲辛醇为主,煤油、表面活性剂等其中一种或多种药剂为辅,按一定比例配制成互溶为一体的二元或多元混溶药剂。本文以纯石英和实际磁铁矿为分选对象,采用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混溶药剂的浮选性能,并通过激光粒度分析、Zeta电位、凝固点、表面张力、接触角和红外光谱测定及分子动力学计算等方法,测定混溶药剂的基本性质,并探索混溶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以十二胺和仲辛醇为主药剂配制了混溶药剂,并系统地测定了混溶药剂的基本物性,包括凝固点及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荷电性质、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质。结果表明:仲辛醇在作为十二胺溶剂的同时,也改善了药剂的性质。较煤油而言,仲辛醇在降低凝固点、提高分散性、改善泡沫性质及降低溶液表面张力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测试范围内,十二胺-仲辛醇、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和十二胺微乳的凝固点可分别降至-15.67℃,-4.7℃和-12.5℃;在十二胺-仲辛醇基础上配制成的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和十二胺微乳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进一步改善;十二胺盐酸盐产生的泡沫多且消泡困难,仲辛醇的引入可改善混溶药剂的起泡性能,泡沫变得更脆,易消泡,煤油的引入可影响药剂的起泡性能,加快消泡速度;混溶药剂在pH<10的水溶液中基本荷正电;混溶药剂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十二胺-仲辛醇(2:1)>十二胺微乳D>十二胺-仲辛醇-煤油(2:1:1),其中十二胺微乳D的表面活性最大,十二胺-仲辛醇(2:1)的临界胶束浓度约为3.6×10–3 mol/L,此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值为23 mN/m。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溶解自由能和混合能,考察了药剂的溶解性和相容性。结果表明:十二胺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极差,在仲辛醇和十二烷中有较好的溶解,揭示了十二胺-仲辛醇、十二胺-十二烷可成功配制的原因,十二胺-仲辛醇在水中的溶解性优于十二胺-十二烷,与药剂在水中分散性规律一致;通过计算药剂分子的混合能,发现十二胺-十二烷药剂的混合过程可自发进行,而十二胺-仲辛醇则需要借助一定的能量才能混溶,比如加热或搅拌。通过分子模拟,考察了不同质量比下的十二胺和仲辛醇在气/液界面吸附形貌和协同作用,探究混溶药剂对溶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液界面,十二胺和仲辛醇分子间的结合力主要有两种,极性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氢键为主)和碳链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且在十二胺与仲辛醇的质量比为2:1时,二者在气/液界面表现出较明显的协同作用,在气/液界面形成致密性和紧密度较大且厚的疏水层,模拟结果与药剂表面张力测试结果相一致。以十二胺-仲辛醇为主的混溶药剂为捕收剂,考察了其对石英的捕收性能,发现混溶捕收剂在浮选过程中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对矿浆温度和pH有很好的适应性。十二胺盐酸盐与仲辛醇组合使用后,较其单独使用时石英的回收率大幅提高,且十二胺-仲辛醇可以在确保浮选效果的同时省去十二胺的酸化环节完全取代十二胺盐酸盐+仲辛醇,即盐酸在浮选过程中不起作用,只在十二胺盐酸盐药剂配制时起到了溶剂作用,而仲辛醇在确保了混溶药剂起泡性的同时节省了十二胺的用量,降低了药剂的成本,十二胺-仲辛醇配制简单、环保,凝固点低,使用方便;混溶药剂对矿浆温度的适应性与它们凝固点的规律相一致,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和十二胺微乳可以在十二胺非酸化下实现石英的常温甚至低温浮选;十二胺-仲辛醇、十二胺-仲辛醇-煤油与十二胺微乳D相对于十二胺盐酸盐而言,虽然适合石英浮选的pH范围基本一致,但在弱酸(pH=5.0)和弱碱(pH=9.0)下的捕收能力明显优于十二胺盐酸盐,石英的回收率均在95%以上。为了进一步探索混溶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测试了与药剂作用前后石英表面的红外光谱图、吸附热、接触角和Zeta电位。发现混溶药剂均是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在石英表面,与药剂作用后的石英表面的接触角明显增大,混溶药剂各组分间存在相互作用,促使十二胺在石英表面吸附或以某种形式与十二胺共同附着在石英表面,其中仲辛醇与十二胺在石英表面发生共吸附,提高石英表面的疏水性,煤油不与石英表面发生吸附,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吸附平衡时间。利用分子动力学计算构建了混溶药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模型,考察了十二胺、仲辛醇单独作用与组合作用下药剂在石英表面的吸附形态和协同作用,发现十二胺和仲辛醇在固/液界面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十二胺和仲辛醇会在石英表面发生共吸附,较单药系统而言,十二胺和仲辛醇混合物在石英表面的结合能最大;药剂分子的加入并不能从根本上排开石英表面的水分子,而是隔着这层水分子与石英表面发生吸附,并利用自身的长烃链来改善石英表面的疏水性,在十二胺和仲辛醇混溶的情况下,石英表面附近的水分子浓度最低,石英表面的疏水性最强。通过考察不同辅助药剂与十二胺-仲辛醇复配后对石英和磁铁矿的浮选效果后可知:辅助药剂的加入明显提高了石英的回收率;十二胺-仲辛醇-酯类药剂稳定性差,十二胺-仲辛醇-AEO系列的表面活性剂对磁铁矿的浮选结果没有明显的帮助;十二胺-仲辛醇-煤油作用下尖山磁铁矿的浮选效果最好,可得到TFe和SiO2的品位分别为69.10%,2.26%的铁精矿,此时TFe和SiO2的回收率分别为81.88%,80.17%,TFe和SiO2的分选效率分别为52.05%,61.29%。为了考察十二胺-仲辛醇-煤油中各组分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纯石英和尖山磁铁矿粗精矿浮选效果的影响,根据BBD原理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浮选试验。发现十二胺和仲辛醇的用量均与石英的回收率呈正相关关系,十二胺与仲辛醇、煤油之间对石英的回收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当煤油的用量小于十二胺用量的0.76倍时,随着煤油用量的加大石英的回收率增加;煤油的用量对精矿中TFe的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十二胺和仲辛醇用量的增加有助于磁铁矿和石英的分离;煤油用量对磁铁矿浮选指标的影响与十二胺或仲辛醇的用量有关:当十二胺用量小于30 g/t时,随着煤油用量的增加磁铁矿浮选效果变好,当仲辛醇用量小于26.67 g/t时,TFe的选矿效率随着煤油的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用尖山磁铁矿粗精矿作为反浮选流程试验的原矿样,发现一粗一精三扫,扫选过程不添加任何药剂的尖山磁铁矿的反浮选工艺流程试验可以较彻底的分选磁铁矿,各混溶药剂中,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对尖山磁铁矿的浮选效果最好。与十二胺盐酸盐作捕收剂相比,在相同的铁精矿回收率下,以十二胺和仲辛醇为基础的混溶药剂为捕收剂可得到TFe含量更高,SiO2含量更低的铁精矿。
其他文献
基坑工程中常采用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挡土墙作为支护结构。水泥土深层搅拌桩由具有一定刚度的脆性材料所制备,其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当基坑周边建筑物密集,开挖空间受限且开挖深度增加时,其承受的水平向荷载增加,因此需大幅增加桩长和墙体宽度,从而使深层搅拌桩无法满足空间要求。因此,在水泥土搅拌桩中添加纤维可以在有限的墙体宽度条件下改善水泥土桩墙的弯曲性能和裂后性能,改善由桩墙裂缝导致的脆性破坏特征,在结构开
密码技术是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为了保证网络信息安全,密码算法和密码协议被大量应用。随机数是这些密码算法及密码协议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随机数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密码系统的性能。产生随机数的装置被统称为随机数发生器。随机数发生器包括伪随机数发生器和物理随机数发生器两大类。伪随机数发生器基于种子和确定的算法快速方便的产生高速的随机数,速率可高达数十Gbit/s。利用伪随机数发生器可以快速、简单且方便地产
强震后的震害调查表明,螺栓球节点空间网格结构的破坏常具有超低周疲劳破坏的特征。本文针对震害中螺栓球节点空间网格结构的破坏特征,开展其杆单元塑性铰计算模型的研究。本文选用圆钢管与螺栓球节点组合试件(以下简称管球组合试件)为对象,首先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超低周疲劳试验研究,并基于仿真分析技术进行了试验模拟及塑性铰计算模型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考虑节点刚度与塑性累积损伤等因素在内的杆单元塑性铰模型,为强震下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剧,由退行性疾病、不恰当运动方式以及骨关节病变等原因造成的骨软骨损伤病变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由于年龄的增长,软骨组织不断自然磨损所导致的骨关节炎,是造成骨软骨损伤的主要原因。再者由于关节软骨自身缺少神经和血管,导致其几乎不具有自修复能力,同时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在解剖结构上相互连接,在生物学功能上彼此影响,造成骨软骨界面的构造精细且复杂
冬奥期间,新晋顶流冰墩墩一墩难求,即使在冬奥结束后,购买依然需要排队。冬奥带红的不仅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熊猫,冬奥会各个环节中,一批带有中国元素的用品,带给全世界一个不同以往的中国印象。冬奥是一个“向全世界大声讲出中国故事”的好机会。在设计相关工作方面,品牌企业、独立设计师和多所高校等个人或集体为北京冬奥注入了满满的“中国创造力”,处处彰显着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审美,完美诠释了“用中国设计讲好中国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尤其随着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崛起等战略政策的实施,城乡建设程度加速扩张,机场、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现代化基础工程规模迅速扩大。但是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拓展建设用地,综合考虑工程技术、建设成本等因素,充分利用地形开山造地、平沟建城势在必行。考虑到土质区域性及施工经济性的问题,我国中西部地区位于黄河中
低温变形后镁合金动态再结晶(DRX)晶粒细小,但DRX率较低,无法实现强度和塑性的良好匹配。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微米SiCp能够促进镁合金DRX形核的思想,研究了颗粒周围变形区(PDZ)的形成机理,分析了高温压缩变形过程中微量SiCp及SiCp周围PDZ尺寸作用下Mg-5Zn合金的组织演变规律,阐明了SiCp及PDZ尺寸对Mg-5Zn合金DRX和动态析出行为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微量SiCp
近年来金属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已发展为多层次、跨尺度本构模型的建立,大致可分为宏观唯象本构和微细观本构。综合考虑工程问题的计算规模及成本,工程领域多采用唯象本构模型。建立一个能精确且客观地反映材料本质属性的唯象本构是工程问题可靠性分析的基础。AZ31B轧制镁合金由于其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且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通过轧制加工的AZ31B板材由于晶粒的取向性造成明显的各向异性力
安全环保高效地回收煤炭资源,且广泛适用于保水开采、“三下”开采等特殊开采环境,并能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对国家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及煤炭企业经济成本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长壁采煤法控制地表沉降效果有待提高,传统条带采煤法存在回采率低等缺陷,完全充填开采具有生产成本高等缺陷。若能将上述传统采煤方法的优点结合,尽可能规避其缺陷,产生一种新的地下支撑方法和采煤方法,则可进一步提高我国煤炭开采水平。鉴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地质条件的逐渐复杂化,大量复杂困难巷道相继出现,给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带来了困扰。全长锚固系统作为锚杆支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地理解其力学行为和承载特性对复杂困难巷道的围岩控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研总结现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试验探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手段对全长锚固系统的力学行为和承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锚固系统的承载特性,系统分析了锚固界面承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