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流冲击被动柔性网的力学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zhonghua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性防护网结构因其高效的防护能力和便携的安装方式而广泛应用于山区崩塌碎屑流防治工程中。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碎屑流柔性网仍沿用落石防护网和刚性挡墙的选型方法,忽略了碎屑流与落石、刚性结构和柔性网结构之间的差异。同时由于碎屑流柔性网设计理论的不完善,目前仍普遍采用经验系数法进行柔性网结构设计,忽略了碎屑流冲击柔性网的物理过程和力学特征。为此,通过野外碎屑流柔性网防护工程现场调查、碎屑流冲击柔性网物理实验和离散元数值分析,对碎屑流柔性网的结构选型、碎屑流的运动堆积过程和柔性网的受力机制展开研究,建立了碎屑流冲击作用下柔性网受力计算模型,揭示了柔性网主要结构特征和碎屑流粒径分布对柔性网受力的影响规律。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揭示了碎屑流柔性网防护网主要结构特征。通过野外调查和工程案例分析,总结了碎屑流柔性网的主要结构特点,提出按照孕灾条件的不同将碎屑流柔性网划分为沟道碎屑流柔性网和坡面碎屑流两种形式,同时指出了坡面碎屑流柔性网和沟道碎屑流柔性网在网面透过性、横向支撑绳数量和网面安装倾角上的差异;(2)提出了碎屑流最大冲击荷载的估算方法。采用能量守恒定理计算得到了流动层对结构直接冲击速度和堆积区堆积高度。基于达到临界堆积高度对应的临界体积与实际碎屑流体积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碎屑流冲击荷载主要成分变化的判别准则,进而建立了依据冲击荷载主要成分变化规律估算最大冲击荷载的方法;(3)建立了碎屑流冲击作用下柔性网受力计算模型。揭示了碎屑流冲击过程中冲击荷载的分布和组成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索结构力学,提出了冲击荷载的时空分布计算模型。通过对比碎屑流冲击立式和倾式柔性网的物理实验与模型计算结果发现,模型能较好地计算碎屑流的冲击荷载和支撑绳拉力。该模型为碎屑流柔性网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4)基于Hertz-Mindlin黏结模型和无滑移的Hertz-Mindlin模型建立了碎屑流冲击柔性网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并给出了柔性网参数的标定方法,在物理模型实验和野外模型实验的基础上,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模拟碎屑流的冲击和堆积过程以及柔性网力学响应特征。该模型为碎屑流冲击柔性网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新方法;(5)在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揭示了支撑绳间距、副网和网格形状等关键柔性网结构特征对柔性网受力特征的影响,同时从碎屑流流态的角度,研究了碎屑流颗粒粒径分布对碎屑流运动特征和柔性网受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柔性网受力理论计算模型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从猴头菇摇瓶种培养、枝条选择及处理、辅料配制、装袋、窝口、灭菌、接种、发菌管理等方面,介绍用猴头菇液体种接种枝条培养基,培养猴头菇枝条菌种技术。
目的肿瘤的化疗疗效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利用凋亡显像可以在活体内实现肿瘤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动态监测,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细胞凋亡早期可以出现特征性的细胞膜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外翻,可作为新的细胞凋亡显像剂结合靶点,小分子多肽耐久霉素(duramycin)可以与PE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本研究以树状大分子包裹金纳米颗粒为载体,偶联靶向多肽duramy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必要条件。笔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提取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根据随堂考核专家及学员的课后反馈归纳出不同教学方法在思政教育中的利弊。阐述型教学法应避免说教式内容,而应当增加趣味性,以加深学员的印象。扩展型教学法通过互动可使学员参与感强烈,易形成理性认同。模拟型教学法能使学员沉浸在现实环境中,使思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般的行为认同。
学位
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石油储备缺口大,能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相比其他储备方式,地下水封洞库具有占地少、安全性高、建设成本低的优点,成为我国石油储备的首选方式。水封安全性是地下洞库成功运营的关键问题,而人工水封作用被视为保证洞库水封安全性的必要手段,有关人工水封作用下的安全性评价是地下水封洞库研究的热点。水封作用是通过天然水封和人工水封(水幕系统)的协同作
基于项目学习的活动式假期作业应渗透学科知识与能力要求,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至课外,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论述基于项目学习的活动式假期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着重说明活动式假期作业实施的三个原则、五个环节及取得的成效。
凋落物中磷(P)的归还和释放是森林生态系统P循环的重要环节,并深刻影响植物的P养分状况。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其凋落物层较为发育并密集分布植物根系和微生物量,所以阐明凋落物中P的释放动态和影响因素有助于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亚高山生态系统的演化动态和固碳潜力。当前凋落物分解的研究多关注其短期分解过程,而缺乏对短期和长期过程的结合;多关注凋落物分解过程本身,而缺乏将凋落物分解过程中P的释
山地灾害是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国内外诸多学者已在域内不同区域开展了一系列山地灾害危险性研究工作,但普遍存在着研究区域“碎片化”、研究灾种“单一化”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山地灾害危险性空间分布特征的总体认识。进行丝绸之路经济带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含单灾种危险性及多灾种综合危险性),有利于从宏观层面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山地灾害危险性空间分布特征,有助于域内国家防灾减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