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复性书院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i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时期,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瓜分和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与此同此,西方科技、医学、文化等方面大量涌入中国,受西学东渐思潮影响,不少有志之士开始主张向西方学习,到民国时期,一些激进派甚至走向了极端,“全盘西化”成为当时的主流。民国初期,蔡元培对中国教育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引入了大量西方课程,废除了读经、讲经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学制中的地位几乎荡然无存。这一现象引起很多关心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有志之士的强烈不满,最终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了一场国学教育运动。当时比较独立的国学教育机构主要有20年代初建立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和30年代初建立的河南河洛国学专修馆,并且当时还出现了许多国学研究院,比如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设立的国学门,1925年清华大学设立的国学研究院,还有一些教会大学,如金陵大学等学校也相继设立国学研究院。一时间国学教育如雨后春笋,悄然兴起,大有与西方文化分庭抗争之势。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传统文化被渐渐冷落,传统国学教育的前途堪忧。总之,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学教育经历了繁荣与困境的更迭,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历程。民国时期马一浮所倡导的以国学教育为主的复性书院就是近代国学教育的一个缩影。复性书院从筹划到创办整个过程,同样也经历着繁荣与衰退的跌宕起伏,尽管最终迫于无奈而结束,然而它却始终没有停止过从困境中探寻出路的脚步,成为我们窥探整个近现代国学教育的一个窗口。如何使国学教育走出困境、走向复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通过对复性书院的筹办历程、全面概况、育人成效以及其在困境中的博弈等方方面面的深入剖析,以便更深刻理解和把握近代中国国学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深层次的原因,进而为国学教育探索出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
其他文献
<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央全面总结发展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
本文分析研究了钢筋混疑土简支方板的实验结果,根据钢筋混凝土板弯曲破坏的特征,对简支方板受柱载荷作用下的屈服铰线提出假设,并利用屈服线理论和虚功原理推导出钢筋混凝土
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准社会人,是社会的栋梁,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因此,当
在西方,一般都认为:希腊数学家半达哥拉斯(Pythagoras)最早证明了勾股定理,因而都习惯地称这个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但这一看法历史上并没有可靠的依据。即使承认这一看法,
严重的盗伐林木案件适用"重法条优于轻法条的原则"以盗窃罪论处的观点值得商榷。从客体属性看,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从刑罚量的需求看,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之
为促进焦作市乒乓球运动更快地发展,在河南省取得优异的竞技成绩,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那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起始状态诊断策略体系作为促进焦作市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理论支撑。基
义与利的问题是中国思想史上始终备受关注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许多变化,人们在义利观选择上出现了多样化倾向。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关于“老人摔倒扶与不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它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文章以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对《论语》的理雅各译本和辜鸿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译者的翻
<正>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系统已步入各个领域。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可靠的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计算机房具有一定的洁净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计算机系统特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职业院校旅游类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旅游业产教融合发展的现状,提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继续深化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