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近现代建筑研究——以1940年代~到1970年代建筑为例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被摧毁。尤其是在建国前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城市近现代建筑,由于历史年代并不久远,并没有引起很多的关注,很多建筑在我们还没有研究的情况下就已经被拆除了。近年来,相关学者逐渐认识到城市近现代建筑价值的重要性,并进行深入研究。乌鲁木齐是中国西部典型的近代城市,拥有丰富的近现代建筑资源。本论文以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乌鲁木齐近现代建筑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其历史资料,调研建筑现状,并对其发展再利用进行研究。  本论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从宏观环境到微观调查阐述了本论文研究方向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第二章是概念解析并对乌鲁木齐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为后文的调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笔者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对乌鲁木齐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优秀近现代建筑进行了系列的调研并收集到大量资料。在第三章笔者将重点呈现收集整理的调研资料,为后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建筑作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供事实依据。调研采取结合历史资料、实地人员采访、文字记录、地图标注以及数码拍照的方式对建筑基本信息、内部空间、外部形态、历史沿革进行详细的记载。建筑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在中国2013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有详细的说明,本文运用该价值体系对乌鲁木齐近现代建筑的价值进行评估,基于该评估体系,第四章以调研资料为基础对这一特殊时期发展起来的建筑作品的价值进行挖掘。第五章是对乌鲁木齐这一时期历史建筑保护以及再利用现状的分析研究,依据调研结果归纳总结乌鲁木齐对于这一时期历史建筑保护的原则,再利用的方式,并对保护很成功的案例进行重点研究分析,试图寻找出适合乌鲁木齐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方法。  第六章对全文做一个总结,对乌鲁木齐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近现代建筑未来发展的展望。
其他文献
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部,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国家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正因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
随着我国航空业的发展,航站楼建设成为机场建设的核心,也成为设计师发挥技艺、传达设计理念的重要平台。但我国形势下的航站楼建筑设计较少涉及到旅客行为心理需求的领域,造
住房是居民生活的基本消费资料,是人们的立足之地、栖身之所,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因此,每个社会成员都应享有一定面积的住房。然而,一个国家的住宅发展整体状况和人
高层建筑中由电梯、楼梯、卫生间、设备管道等组成的筒体结构的平面布局意义重大。首先,筒体结构是建筑的抗侧力构件,它的平面布局影响着建筑的安全与稳定;其次,筒体结构平面布局
高校大规模扩招,在学生人数急剧增多,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很多教学都采用了合班教学的模式,听课人数有时高达200多人。此类教室如果不做声学处理,大多存在混响时间过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旅游的兴起,我国乡村景观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何保护乡村游憩地景观特色,充分挖掘景观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使其形成高效、完整并具有传统特色的多
随着当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综合体这一建筑类型逐渐成为城市开发的重要方式,也成为城市生活的主要场所。城市综合体作为城市综合开发利用的建筑表现,其自身的规划和设计通常受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经济发达地区带来了大规模的外来务工人员,其居住空间往往也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对象,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居住空间较为稳定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而对临时性较
随着全球气候恶化,生存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日益紧缺,我们在面对城市现代化进程,面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不断扩张的水泥森林的同时,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在生态
随着我国全域旅游的发展路线,民宿作为提供旅客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住宿、餐饮服务设施,在我国各个地区蓬勃发展。部分民宿可观的经济效益吸引众多投资者纷纷涌入,作为新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