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hole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安全性评估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拟通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探讨经皮穿刺keyhole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单位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应用keyhole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物的40例患者,经皮穿刺使用2.5 cm工作通道,在显微镜下磨除肿瘤表面所在的半椎板或部分关节突,靠近肿瘤表面切开硬脊膜,暴露肿瘤后切除椎管内肿瘤。使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以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波幅下降50%、以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d potential,MEP)波幅下降50%、爆发性肌电活动(free-run electromyography,EMG)作为警报信号。术后针对感觉、运动、反射查体,通过联合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ASIA评分(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评价手术后神经功能。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探讨keyhole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切除的安全性。结果40例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176.5±25.3)分钟,平均出血量51.13±2.86 ml,未出现脑脊液漏。32例患者术中神经电生理未出现警报信号,在围手术期及随访期内均未出现新发神经功能损伤,术后即时VAS评分、ASI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有8例患者出现警报信号:3例患者单纯出现SEP警报,其中1例术中血压降至60/30 mm Hg,予以多巴胺升压后,15分钟后SEP波幅恢复至70%基线水平,60分钟后恢复至基线水平。另外2例手术开始时采用吸入麻醉,术中改用全凭静脉麻醉后,30分钟后SEP波幅也恢复到基线水平。1例患者使用肌松药,出现MEP警报,停止使用肌松药45分钟后MEP恢复至基线水平。1例患者SEP与MEP同时出现警报,在排除麻醉、体温、血压等干扰因素后,警报信号仍未能解除,手术前后VAS评分无变化,股四头肌肌力由术前4+级变成术后4-级,术后半个月随访,双下肢肌力恢复至术前水平。出现爆发性肌电活动有3例,在暂停脊髓、神经根牵拉后,爆发性肌电活动自动消失。40例患者均完全切除肿瘤,经1~3年随访,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感觉、运动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新发神经损伤,以便于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本手术方式神经骚扰少,并发症少,因此keyhole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动物体内试验研究胡桃醌(Juglone)(Pin1受体抑制剂)对链尿左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基因敲除小鼠胸主动脉内膜斑块厚度变化以及Pin1/FOXD3表达变化的影响;通过平滑肌细胞体外试验研究Pin1受体抑制剂胡桃醌(Juglone)在高糖(葡萄糖33m M)条件下对PDGF诱导小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研究目的通过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检测GPC-3敲除后Huh7细胞株及未处理组的lnc RNA(long noncoding RNA,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筛选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lnc RNA,拟在lnc RNA水平探讨肝癌的迁移、侵袭,为肝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和肝癌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研究方法1.分别对GPC-3敲除后Huh7细胞株(Huh7-KO)及未处理组进行RNA数字表
背景:颌面部的肿瘤、腭裂、外伤、牙周病、根尖周病等疾病都会导致口腔中的骨组织缺损,对预后和后期的修复治疗造成不利影响。在这些情况下如何争取骨组织的再生,尽可能的恢复功能和美观是口腔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组织工程作为促进新组织形成、缺失组织重建的技术,是实现口腔骨组织再生十分理想的方法。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除了具有较好的自我更新能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中心动脉压(central aortic pressure,CAP)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及老年病房门诊及住院部的患者共927例(男性
目的:1.研究间歇低氧(intermittent hypoxia,IH)对大鼠心肌细胞中mi R-146a-5p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心肌损伤的作用。2.研究在IH模式下,mi R-146a-5p对大鼠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3.研究在IH模式下,mi R-146a-5p与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XIAP)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XIAP在IH条件下对
目的本研究拟建立HCC术后预防性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预后模型,筛选适宜行术后预防性TACE人群,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纳入原发性肝癌大数据数据库(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13年至2015年HCC行R0手术治疗病例1343例。以2013年至2014年单纯手术人群按1:1随机生成训练组及
目的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ell 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B-CLPD)是一组形态学相似,临床表现惰性发展的累及外周血和骨髓细胞的成熟B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本文旨在探讨初治B-CLP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及其对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1例我院血液科于2016年01月01日至2019年06月01日收治入院的B-CLPD
研究背景:海水淹溺是海上作业、作战时常易发生的事故,是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常导致海水淹溺急性肺损伤(seawater drowning 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SWDALI)。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尘肺和哮喘等非感染性疾病中都起着关键作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
目的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在成人中的发病率较低,约占中枢系统肿瘤的1%。由于缺乏大样本研究,目前针对成人MB的流行病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尚无统一全面的认识,没有明确的指南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本研究基于公共数据库,探究成人MB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评估预后相关因素。材料和方法 基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流行病监督及最终结果资料库(Surveillance,Epidemiol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驱动基因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状态与NSCLC(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1月至2019年6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有进行EGFR基因检测的NSCLC患者的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