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s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呈现出少子化、高龄化、空巢化等特点,加剧了对长期照护的需求,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养老难题。与此同时,生育率和劳动人口数量仍处于相对下降的态势,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出现了“四二一”等家庭结构,家庭保障功能快速弱化。经济方面,物价水平的飞涨带动养老费用、医疗护理费用上升。相比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情况,我国的老龄化是“未富先老”,很多家庭无力承担高昂的养老成本,养老负担沉重。总的来说,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和养老能力有所不足形成了较突出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有力工具,推出了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满足社会养老需要。考虑到老年人自有住房的比率高,房产价值高,偏好居家养老,保险公司推出了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针对老年人失能率上升,长期护理需求增加的情况,保险公司设计了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都是极具意义的尝试,但是就我国已有的实践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了突破两种产品的发展困境,本文参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探讨发展一种新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同时满足养老和护理需求,增强对老年人的吸引力。本文以需求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对新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量分析,得到了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方向,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这一产品,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首先,本文对于新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构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先是概念界定,在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的基础上,该产品对住房价值做了两部分的安排,创新养老金的给付方式,形成了新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并指出其三个突出特点。接着详细阐述了新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所具有的四个功能价值:降低实际和预期投保成本、盘活房产价值增加老年人收入、增加保险公司潜在客户、减少信息的不对称。然后简介了美国和新加坡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和老年人口的特点,对新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发展进行展望。其次,本文论述了新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经济学理论。从代际财富传递理论解释老年人传递遗产的动机,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老年人在老年时期的收入与支出的配置,从行为决策理论研究了老年人参与养老保险的意愿,从不动产流动性理论阐述了住房进行流动的价值。接着对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为后文变量的选择奠定基础。综合已有文献的做法,将影响因素分为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其他因素三类,并对主要的因素展开解释。最后,本文选择我国二十八个省市近五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线性模型,展开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划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研究区域差异。经过对模型的一系列检验和修正,得到了影响显著的因素和影响程度,最终结论显示:家庭规模、老年人口抚养比、失能老人数量这三个因素对于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家庭规模和需求呈负向相关关系,老年人口抚养比、失能老人数量和需求呈正向相关关系;其余因素和需求呈负向相关关系,并不显著;东部地区各因素对需求的影响幅度整体大于中西部地区。然后根据计量分析的结果,从保险公司和政府层面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围绕新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这一新产品,展开了较为全面的探讨,选择以其需求作为切入点,研究角度新颖。同时,对需求影响因素展开定量分析有一定研究意义。但是,在数据的数量和精确性、影响因素的完整性上仍存在不足。
其他文献
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我国以往的人口红利和资源优势逐渐消失,经济增速进入了下行通道,我国从注重经济发展速度向注重经济发展质量转变。因此,科技创新将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的自主创新将会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的研发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信贷资源等金融资源的供给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是,近年来我国房价的持续上涨使得社会更多
美国的硅谷、德国的慕尼黑、日本的九州岛都是著名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聚集地。无一例外,这些集群都是由一些著名企业所引领的,例如,Facebook、苹果、英特尔、惠普、思科、朗讯、英伟达、BMW、Siemens、Linde、Allianz、索尼等,这些企业带领着顶尖制造业集群走在全球的前列,成为世界级制造业。中国华为在全球研发投入最大的公司中排名第六,不仅掌握尖端技术,而且具备超强的组织能力,在世界
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对我国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日益蓬勃,其保费规模从2000年的60多亿增长到2018年的5000多亿元,实现了保费收入的飞跃增长,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险密度与深度仍存在较大差距。加之中国作为人口第二大国,人口基数较多,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这对我国中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带来了挑战。中老年人由于面临较高
在现实生活中,财产代持尤其是股权代持现象普遍存在,股权代持已为法律所允许。对于名义股东的债权人而言,手持胜诉判决并不意味着已经实现了自身权益,还需要向法院申请执行。当名义股东的其他财产不足以偿还债务或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时,债权人一般申请执行时,会针对名义股东名下的代持股权向执行法院提出执行申请。而隐名股东为维护其作为实际权利人的权益,在法院执行过程中,会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通过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来
关于商业保险参与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有关学者主要从家庭的财富水平、风险偏好、背景风险等方面对这一现象给予解释。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就农村家庭社会网络与商业保险参与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关注两个问题:(1)社会网络影响农村家庭参与商业保险的作用机制;(2)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商业保险参与可能性和参与深度方面的最终作用结果。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
中产阶层的发展情况和群体动向一直是备受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其阶层规模愈发壮大的背景下,中产阶层对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中产阶层的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拉动。目前涉及中产阶层的研究多集中在社会学领域,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的研究主题严格来说属于中产阶层的消费和理财研究,而储蓄型保险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寿险市场的最大保费来源,也一直是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在保险研究的领域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金融公司治理的不完善。此后金融机构治理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分支。保险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在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上具有特殊性,因此保险公司治理不能简单等同于金融机构治理。近年来我国保险监管机构不断加强保险公司股权监管力度,同时加大保险对外开放程度,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宣布的“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11条措施”中更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向各行业渗透,带来了许多颠覆式的创新。保险作为家庭风险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首先,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使得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涌入消费者的视线,并且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有助于减少信息的甄别成本,增强信息的互动性与透明性,促使着人们对保险有更好的认知,进而影响着家庭对商业保险的购买。其次,互联网的
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募集稳定的资金,就需要上市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而上市公司在治理过程中,经营权和所有权是相互分开的,经营者和公司的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就直接引发了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的代理风险。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的执业行为和素质直接决定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的好坏,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董事以及高级管理层的决策决定了企业经营效益,董事以及高级管理层如果为了满足自身欲望则
血栓疾病和高尿酸血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两大疾病,针对此类疾病的多肽药物及其保健品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固态发酵的螺旋藻产物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纳豆激酶活性和黄嘌呤氧化酶(XO)抑制活性为导向对螺旋藻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功能评价,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降尿酸肽和黄嘌呤氧化酶间的构效关系,为开发具有显著溶栓活性和降尿酸活性的药品和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