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偏好和组织支持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治理问题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tan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事物。然而经历30年的时代变迁,当前农民工主体大都是出生于80后,沐浴在改革开放春风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由于知识技能相对欠缺、城乡二元制度差异等原因,他们在城市务工过程中,依然遭受身份歧视、制度排斥、隐性隔离等不公平待遇。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治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就业稳定性差、频繁流动引发“民工荒”、城市融合进程缓慢、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治理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难题,它不仅关系到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也对维护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建设等产生重大影响。  学术界已经从收入分配、就业稳定、城市融合等多个不同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治理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结论,提出了包括推进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强化最低工资标准制定与实施、增强农民工社会资本等极具价值的农民工问题治理思路。然而,迄今为止该领域研究主要围绕宏观制度改革的视角展开,关注的重心也聚焦于新生代农民工经济收入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与已有文献不同,本研究强调,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是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实现身份转变的载体,他们若想真正实现“市民化”,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必然更加依赖企业平台,更加依赖雇佣关系的长期稳定。由此可见,雇佣关系稳定是化解新生代农民工治理难题的微观基础。  基于此,本研究从微观企业层面考察新生代农民工治理问题。从社会偏好和组织支持理论视角出发,综合运用理论模型、实证检验和典型案例研究方法,揭示了组织支持增强新生代农民工情感承诺、降低其离职意愿,进而实现雇佣关系稳定的内在机理。本研究从微观企业层面和社会偏好理论视角拓展了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理论认知,也为化解新生代农民工治理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  第一,从社会偏好理论视角出发,揭示了组织公平、身份认同等社会偏好满足是化解新生代农民工治理难题的重要维度。本研究运用社会偏好理论,将互惠、公平和身份认同纳入新生代农民工效用函数,揭示了组织公平和身份认同对农民工行为选择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很强的互惠倾向,组织公平、身份认同等社会偏好满足对提升农民工产出效率和组织绩效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本研究表明,除了传统的工资福利等经济因素,组织公平、身份认同等社会偏好满足也是化解农民工治理难题的重要维度。本研究从微观视角拓展了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思路,也深化了对新生代农民工需求维度的理论认知。  第二,基于组织支持理论视角构建了组织支持感影响雇佣关系质量的概念模型,并收集数据实证检验了组织支持感在增强农民工情感承诺、降低农民工离职意愿中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在深度挖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组织需求特征的基础上,基于组织支持理论视角构建了组织支持影响雇佣关系质量(情感承诺、离职意愿)的研究概念模型,揭示了组织支持感对农民工情感承诺和离职意愿的影响效应,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组织支持感的提升对于增强其情感承诺、降低离职意愿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将组织支持研究从知识型员工拓展至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丰富了组织支持领域的研究文献,同时也深化了对农民工雇佣关系决定因素的理论认知。  第三,从组织公平和身份认同两个不同视角,实证检验了组织支持感影响农民工情感承诺和离职意愿的中介效应,揭示了组织支持感影响农民工雇佣关系质量的内在机理和路径。本研究将组织公平和身份认同引入实证概念模型,构建了“组织支持感→组织公平感→情感承诺、离职意愿”和“组织支持感→身份认同感→情感承诺、离职意愿”两条中介效应路径,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组织支持感分别通过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公平感和身份认同感两条路经来提升情感承诺、降低离职意愿。本研究深化了对组织支持感影响农民工雇佣关系质量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的认知。  第四,运用案例剖析这一质性研究方法,揭示了组织支持契合在化解新生代农民工治理难题中的具体内涵和积极作用。在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等定量研究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运用扎根理论和典型案例研究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组织支持问题进行质性考察,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以海底捞火锅为案例背景,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文本解码等技术手段深度剖析了中国本土服务企业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系统特征和效果。案例研究发现,组织支持契合是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取得成功的关键,组织支持契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支持感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当前的组织支持诉求主要包含四个维度,即家庭网络支持、身份认同支持、组织公平支持和继续成长的机会。案例研究结论支持了前面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结论,并从组织支持契合视角深化了对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理论认知。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与国际接轨较早的酒店行业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发展的形势也是多样化。酒店行业的发展为拉动经济增长,推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此期间我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它表现为思维开阔、富于联想,善于分解组合,引伸推导,敢于创新。教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异性、创新性。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以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大豆‘垦农4号’于开花始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物质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氯化胆碱(CC)和SOD模拟物(SODM),并比较不同植物生长物质影响大豆叶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电力调控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也就日益突出.本文就主要针对电力调控运行安全的风险隐患进行了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跨境迁飞性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迁飞扩散快、为害程度重和防控难度大等特点.2019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思路边岩怎样把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引向深入,使之更扎实、更有成效地发展下去?以下几个问题,是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应当始终坚持的:第一,必须始终坚持围绕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构建有效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好用足课堂40分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享受数学课堂,应是每一位数学老师不懈的追求。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我认为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充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谐的情感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